夏天到了,许多海南人都有出门戴帽子遮阳的习惯。其实,在我国古代,冠和帽已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不仅有实际功能,还是文化和社会身份的象征。爱戴高帽的北齐儒士宗道晖、“醉看风落帽”的唐代诗人李白、着雨巾风帽的浪游之客、提倡“冠必正”的蒙学教师……千百年来,冠帽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在不同时代留下了文化烙印。
帽子起源
衣毛而冒皮
许多人认为“冠”就是“帽”,“帽”就是“冠”,将两者等同,其实不然。《说文解字》对“冠”的定义是“絭也。所以絭髮,弁冕之緫名也”,意思是说冠是卷束,是用来卷束头发的饰物,也是戴帽子这一动作的泛称。《说文解字》还收录了“帽”的通假字“冃”的解释:“冃,小儿、蛮夷头衣也。”意思是帽是人们行冠礼之前穿戴的首服(也称头衣)。在我国古代,冠、帽、巾、幞、帻、笠、胄都是首服,但这7种首服的样式和功能存在差别。
相较于在正式场合戴的冠,帽子更加轻便实用。东汉刘熙在《释名》中说“帽,冒也”,大意为帽子是冒出于头顶的衣物,最初老百姓为御寒而戴帽。魏晋时期,贵族也开始戴帽子。南北朝以后,帽子逐渐普及。
说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最早的帽子是织物做的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同帽)皮。”在原始社会,古人将兽皮盖在头上,或许这就是帽子最初的形态。
据《礼记正义·冠义》记载,三皇时期,人们以冒(即帽)覆头,至黄帝时,始有冕。在黄帝以前,人们以羽皮为冠;在黄帝以后,人们以布帛为冠。这说明,正是因为人文始祖黄帝的卓越贡献,华夏民族以衣冠为表征,较早沐浴了文明之光。
冕旒。资料图
冕旒
天子诸侯之帽
《尚书》中提到了“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这一关于“华夏”的描述。古代所有冠服中,以冕服为首。《说文解字》对“冕”的解释是:“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紞纊。”冕是大夫以上官员佩戴的礼帽,冕的覆板较长,垂下玉瑬(同旒),两侧悬挂瑱玉,冕板下垂旒是其主要特征。旒的数量是佩戴者等级地位的标志,十二旒为最高等级。《礼记·礼器》载:“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
唐代诗人王维在《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写道:“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首诗描写了外宾云集的早朝场景,展现了大唐声威远播、万邦来朝的盛况。
皮弁。资料图
冠笄之礼
三千年的传承
从周代至明代,冠礼是男子成年时的一项重要典礼。男子参加冠礼,意味着长大成人、迈入社会,要开始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礼记》载“二十曰弱,冠”,即人到了20岁的时候要参加冠礼。
据《仪礼·士冠礼》记载,加冠要加三次,第一次加缁布冠,第二次加皮弁,第三次加爵弁。缁布冠,早期是用黑麻布制作的,朴实无华,寓意尚质重古、永不忘本;皮弁一般由鹿皮制成,呈圆形,能覆盖头部,大臣通常上朝时戴它,寓意以后能事君、勤政、恤民;爵弁是一种平顶的帽子,与冕有些相似,不过没有旒。三次加冠,由缁布冠到爵弁,冠服等级越来越高,每次加冠后都有不同的祝词,由长辈告诫被加冠者要培养成人的志向德行、责任感,保持成人的威仪。冠礼之后,被加冠者已是成人,就行成人拜见之礼,在非正式场合仍可戴帽,在正式场合必须戴冠。
对应男子的冠礼,古代女子到了年龄要参加笄礼。在周代,笄礼在女子15岁时举行。笄就是簪子,笄礼在民间也被称为“上头”或“上头礼”,其流程与冠礼相似。
海南省博物馆藏元代灰陶戴帽男俑。资料图
宋代流行款
东坡帽和椰子冠
宋代,除了在重大场合戴的冕冠外,比较常见的冠帽有通天冠、凤冠、远游冠、进贤冠、貂蝉冠、獬豸冠、幞头、乌纱帽等。其中,幞头的来源是民间的裹头巾,在唐代就开始广泛穿戴,至宋代后更加流行,从皇帝到百姓都戴幞头。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一些幞头里面以木为“骨架”,外面以漆纱作饰,看上去平整美观。
帽子的样式大都有历史传统,但也有人突发奇想设计一款,就能引领时尚潮流。北宋大文豪苏轼将幞头加以改造,设计出东坡帽,引得京城百姓纷纷效仿。东坡帽有内外两层,内层有四个面为方形,比外层高;外层也是四个面,且四面都不相连,其间有开口,前口开得最大,后面有两条带子。东坡帽的主要特点是帽身较长而帽檐很短。北宋李廌在《师友谈记》中说“士大夫近年仿东坡桶高檐短帽,名曰子瞻样”,南宋洪迈在《夷坚志》中说“人人皆戴子瞻帽”,可见东坡帽的流行程度。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贬海南儋州。居儋期间,他喝完椰子水后,请当地手艺人将椰子壳制作成帽子,称之为“椰子冠”。后来,苏轼之子苏过模仿制作了一顶“椰子冠”,寄给当时谪居广东雷州的叔叔苏辙。苏辙收到礼物后,十分高兴,还写了一首《过侄寄椰冠》诗。苏轼也曾写过一首关于椰子冠的诗:“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规模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诗中流露出苏轼对自己设计帽子的创意的认可。
海南省博物馆藏清代官帽。资料图
清代之后
帽子成为职业象征
清代的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强制人们改冠易服,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冠服装饰变化较大。清代官员的官帽分为三种:朝冠、吉服冠、常服冠。朝冠又称“顶戴花翎”,花翎为孔雀等鸟类的羽毛,不同品级的官员佩戴不同规格的翎。除了官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戴的便帽是瓜皮帽。在清代,瓜皮帽又被称为“六合一统帽”“六合帽”“小帽”等,因为它是由六块黑缎子或绒布等缝合而成,形状如半个西瓜皮。海南省博物馆收藏了清代官帽文物一件、清代七品官帽顶戴一件。
清代之后,帽子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帽子成为某些行业成员统一穿戴的服饰,被赋予职业象征意义,例如护士帽是护士职业身份的标志;除了最初的御寒抗热功能,帽子还延伸出许多新功能,比如舒适、修饰等,正因功能多元,帽子的款式也越来越丰富。
新中国成立后,用麦秆编成的大檐帽一度在南方、北方都很流行,目前这种帽子仍比较常见,算得上是一款经典的帽子。改革开放后,贝雷帽、渔夫帽、报童帽、鸭舌帽、牛仔帽等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帽子,也受到一些年轻人的喜爱。传统款式与现代流行元素交织,中国人与帽子相随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