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7岁的王秀萍是海南(潭牛)文昌鸡股份有限公司种禽事业部总监,目前博士在读。从小在县城长大的她,万万没想到未来的工作会和鸡打交道,而且一坚持就是十年。
这个“鸡司令”不一般,曾每天抓1万只鸡
王秀萍本科学的是动物科学,每次做实验或是到乡下实践的艰苦经历,曾让她一度想逃避。为了避免和动物打交道,研究生选读了草业科学专业,以为离动物越来越远,却没想到走进了“鸡窝”。
2012年,王秀萍硕士研究生毕业之际,海南(潭牛)文昌鸡股份有限公司到校招聘,丰厚的待遇以及对大海的向往,王秀萍和男友毅然来到海南发展。那时,王秀萍已经考上公务员。
就这样,这个害怕小动物的姑娘开始走进鸡窝抓鸡,一看二摸三量,每天抓的鸡数量达1万只左右,只为选出最优质的文昌鸡。“每天都很累,躺在床上就不愿意起来,加上抓鸡的时候被啄伤,心里很委屈。”王秀萍称,刚从河北来到海南,由于气候不适应和想念家人,让她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一想到男友千里迢迢陪她来海南发展,便坚持了下来,一步步攻克难关,慢慢做出了成绩,所培育的鸡苗越来越受农户欢迎,也越来越有干劲。
10月24日,记者见到王秀萍时,身材瘦小的她奔波于鸡场和孵化厂间指导工人操作。走进孵化厂,这里的消毒工作一丝不苟。记者跟随王秀萍一同穿上防护服,眼前一筐筐小鸡仔正在等候农户的到来,王秀萍随手拿起一只小鸡仔说道,潭牛鸡配套系是国内第一个快慢羽自别雌雄的配套系,显著改善了商品代文昌鸡肉质,并且提高了商品鸡的抗病力和适应性,通过快慢羽辨别雌雄,准确率高达99%以上。
“小鸡仔”做成“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鸡苗卖给农户后,如何把鸡仔养大养好也是一门学问。王秀萍表示,结合各镇地理条件差异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对有劳动力、有养殖场地的贫困户,负责提供鸡苗、饲料等,并配备养殖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质量验收和销售等工作,保证养殖的每只合格鸡利润不低于3元。按每户投入2个劳动力,最低六个棚,每批可饲养21000只鸡,每年出栏2批次计算,每年每户纯利润可达10万元以上。
对有劳动力、无养殖场地的贫困户,则采取“公司+村集体+贫困户”模式,由村委会牵头租赁提供场地,公司垫付资金指导建棚,贫困户参与劳动,以点带面,一个劳动力年纯收益可达3万-4万元。该模式在大致坡、锦山、潭牛、铺前等67个镇实施,跨镇域联结带动贫困户300余家,惠及贫困人口366440人,已带动农户养殖出栏文昌鸡累计260万只,为农户带来846万元可观的收入。
“‘小鸡仔’做成‘大产业’,全方位、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王秀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