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在《伤寒悬解》里说:“小柴胡汤,柴、芩清泄半表,使不入于阳明;参、甘温补半里,使不入于太阴,则邪解于本经,而无入阴入阳之患,是之谓和解表里也。”
黄元御的解读与前面那些医家的解读不一样,前面的医家提到不入太阴,这里黄元御提到不入阳明,这种提法供我们参考。
人参、甘草有使邪“不入于太阴”之功,联想到李东垣用药心法中常用苍术“下安太阴”。参、甘与苍术,前者在于补,后者在于运;前者为静药,后者为动药。用小柴胡汤,见“舌上白苔”者,可不用人参、 炙甘草,而加用生苍术,取效良佳。
人参和甘草,这里指的是炙甘草,能使邪不入太阴,而苍术有安太阴的作用。言外之意,也就是说,苍术也有使邪不入太阴的作用。但是,人参和炙甘草是补药,而苍术是运药,人参和炙甘草为静药,苍术为动药。
在这里本人延伸一下,把用药的清,补,运这三种类型说一下:
以味苦、性寒为代表的药物,具有“清理”作用,能助阴抑阳,此为清。
以甘(含酸、咸)味为代表的药物有补充营养的作用,此为补。
以味辛,性温(热)为代表的药物有促进物质运化的作用,能助阳抑阴,此为运
苦寒能清,甘咸能补,辛温能运。
在用小柴胡汤的时候,舌上白苔,舌苔有增腻的趋势的时候,我们真的要安太阴的时候,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用人参和炙甘草来补,一种办法就是用苍术来运。有很多的时候,不用人参和甘草,而用苍术。或者把炙甘草换成生甘草,把人参去掉换成苍术。同样是安太阳,同样有不使邪入太阴的作用。
由小柴胡汤加苍术,可联想到后世常用的小柴胡汤合平胃散方,即柴平汤方。由柴平汤方又可联想到临床上常用的小柴胡汤合二陈汤加减,小柴胡汤合保和丸加减,小柴胡汤合四君子汤加减等等。这些合方在临证使用中,有需用人参者,有需去人参者,总需依证用药。
小柴胡汤既然能与上面这么多的方合方,当然也可以合半夏泻心汤合方,当然也可以和温胆汤合方,这样就连起来了。合小柴胡汤这一系列的方剂,这个使用的范围就大了。
在这些合方的临证中,有需要用人参的,有需要去人参的。用也好,去也好,总是与辩证使用,而这些合方,需要我们在临床上去体会,体会的越多,感觉就会越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