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后,“10+1”区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
据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10+1”区中的“第一梯队”竞争激烈,前三排名在近7年来首次发生变化,显示深圳“西协”发展已成定局。
按一季度GDP总量排列,“10+1”区情况如下:
南山GDP为2039.30 亿元,同比增长4.6%;
福田GDP为1312.55 亿元,同比增长 5.3%;
宝安GDP为1112.25亿元,同比增长10.8%;
龙岗GDP为1083.85亿,同比增长3.2%;
龙华GDP为664.29亿元,同比增长5.5%;
罗湖GDP为652.57亿元;同比增长9.8%;
光明GDP为318.54亿元,同比增长7.8%;
坪山GDP为262.78亿元,同比增长17.9%;
深汕GDP为22.64亿,同比增长28.1%;
盐田、大鹏新区暂未公布,去年两区一季度GDP分别为193.22亿元、86.5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见:
南山牢牢占据深圳第一、全国第三,继续与第二名的福田拉开距离。
一季度,南山、福田GDP差距约为726.7亿元,而2022年两区的差距为635.9亿元。
第三名“战况”胶着。自2016年以来,龙岗一直占据深圳各区GDP第三位置。
今年,宝安一季度GDP首次超过1000亿,首次超过龙岗,并在缩小与福田差距。
一季度福田、宝安GDP差距约为200.3亿元,较2022年的211.24亿元差距进一步缩小。
增速方面,深汕位居“10+1”区增速第一;坪山紧随其后,增速位居全市各行政区第一,发展速度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宝安以增速10.8%位居全市第三,在深圳大区中领跑,增速远高于全国4.5%、全省的4.0%、全市的6.5%。
图源:滨海宝安
宝安“狂奔”的动力来自于哪?今年会成为深圳第三个GDP超5000亿的区吗?全年GDP能否超越龙岗,坐稳深圳第三区?一起从数据中找答案:
一、制造业贡献大,“中国工业第一城”中的“工业第一区”
从这次拉动增长的数据看,宝安制造业和投资拉动非常大,又以制造业拉动最明显,不愧是深圳“制造业压舱石”:
规上工业总产值2056.62元,总量全市第一,占全市的20.9%。
规上工业增加值471.99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占全市的20.9%。
其中,宝安制造业在3月启动了一轮加速,3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增速比1-2月提升3.9个百分点,比全市高3个百分点。
在此基础上,宝安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第一,达33.9%,尽显“产业强区”担当。
深圳重提“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着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8”产业集群,制定出台“工业经济30条”等重要政策,“制造业当家”成为深圳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征。
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5万亿元,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全部工业增加值超过1.1万亿元,首次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这意味着,深圳首次成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增加值“双第一”城市,坐稳“中国工业第一城”。
与之相呼应的是,一季度宝安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总量在全市“双第一”,堪称“中国工业第一城”中的“工业第一区”。
目前,宝安共有5万多家制造业企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7000家,约占深圳市总量的1/3,连续6年位居全国县区级第一;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8家高新技术企业,密度是深圳平均水平的1.6倍,是粤港澳大湾区的15倍,是广东平均水平的51倍。深圳布局的“20+8”产业集群中,有“17+2”位于宝安,其中,9个集群增加值位居全市第一,接近或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已经达到4个。
宝安也一直坚持将制造业作为“立区之本”,多年来坚守深圳工业“基本盘”。近年,宝安明确“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发展目标,谋划出“422133”发展主框架。
年初,宝安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先进制造业强区 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连续5年以“一号文”推动制造业发展,加快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
宝安还发布了“1+3+N”产业政策体系,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制造业高端化转型、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创新驱动等,大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实施“龙计划”,加快引进和培育具有枢纽作用的龙头企业,并围绕产业集群、产业空间、重点产业、人才培育等陆续发布的多项实施方案和若干措施,推动宝安向先进制造业高地迈进。
二、投资、消费同样强劲,“三架马车”并进
通常认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分别是:出口、投资和消费。
一季度,深圳投资方面对经济拉动非常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0%,其中一季度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增长33.7%,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6.3%;另外,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9.6%。
宝安投资方面表现同样亮眼,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增长贡献率全市第一,成为了制造业外的又一“王牌”:
一季度,宝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252.76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占全市的18.1%;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31.9%,增速全市第二,仅低于深汕,在大区中排名第一;
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增长贡献率第一,达33.5%。
为何外界对宝安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独特的战略机遇和区位优势十分关键。
首先是湾区时代给宝安带来绝无仅有的发展机遇。
深圳已从特区时代走向湾区时代,正从经济特区迈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向湾发展”成为深圳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
前海扩区之后,宝安1/5的范围加入前海,前海2/3的范围落在宝安;
“黄金内湾”部署新一轮发展,宝安位处临湾核心区,占据深圳临湾片区的重要支点。
其次是宝安成为一个全新的产业交互地带与传导节点。
宝安坐拥海港、空港、高铁、地铁、城际交通、高速路网“六位一体”的交通枢纽,放眼大湾区亦是独一无二,是宝安乃至深圳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宝安地处临湾核心区,占据内湾东岸50公里最优质海岸带,具有天然“中枢”区位。
除了投资,通常被认为是宝安弱项的消费也持续向好。
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速全市第一。
在腾讯天游、深圳航空、顺丰系等重点企业的有力带动下,1-2月,宝安规上服务业营收577.9亿元(错月数),增长52.3%,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234.89亿元(错月数),增长770.3%,增速比去年同期(1.7%)大幅提升768.6个百分点,比全市高729.3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一。
消费回暖明显。
在“悦购爱车”等系列促消费活动的带动下,叠加去年三月全市封控造成的低基数效应,一季度,宝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87亿元,总量全市第三,增长10%,增速比1-2月大幅提升8.5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05.75亿元,增长15.6%,比1-2月提升20.7个百分点;限上住宿业营业额3.54亿元,增长47.6%,比1-2月提升3.0个百分点;限上餐饮业营业额8.77亿元,增长34.3%,比1-2月提升15.2个百分点。
确实,作为深圳人口大区,而且是深圳年轻人最多的区,宝安的消费表现值得期待。
三、潜力强、后劲足,全年超5000亿可能性大
2023年初,宝安提出全年GDP增长7%以上、总量超过5000亿元的目标。
按照一季度的表现,宝安有可能达成目标吗?
对比了宝安2019年、2021年、2022年GDP增长曲线,答案是:可能性很大!
历年数据显示,一季度通常是宝安全年数据最低的一个季度——与工厂生产规律相对应,符合宝安“工业立区”的经济结构特征。
按上述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测算,宝安今年超过5000亿元是“板上钉钉”。
这也意味着,深圳今年将迎来第三个超5000亿元的行政区。
宝安的市场活跃度、企业发展情况也能支持上述数据。
3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宝安商事主体数量达91.51万户,总量在全市排名第一,市“深圳商事主体第一区”。
其中,一季度宝安新登记商事主体2.25万户,同比增长28.51%,日均新增250余位“老板”。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 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在解决“卡脖子”难题、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深圳不久前公布的2022年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中,宝安以1260家上榜企业位列全市第一,数量占全市超四分之一,连续两年成为深圳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最多的区。
截至目前,宝安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6家,位居全国区县第一。
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6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347家,均位居全省各区县第一。
3月底,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创新百强区榜上,宝安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二。南山、龙岗、福田分列第一、第六和第十位。
看来,“80年代看罗湖,90年代看福田,2000年后看南山,2010年后看前海,2020年后看宝安”的坊间说法,真的成为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