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黄河中游的渭南市,总面积1303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32.77万人,是陕西省的第二人口大市。早在秦汉时期,渭南就享有“省垣首辅”、“形胜甲于三秦”等美誉,因其地处中原通往大西北的咽喉要道,还被称为陕西省的“东大门”。
我们常常称自己为华夏民族,文明为华夏文明,但“华夏”这个名称的起源,却很少有人知道。据考证,中华民族“华夏”之称就来源于渭南:“华”即华山,“夏”指“夏阳”,特指横亘于这区间的狭长地域,渭南也因此有着“华夏之根”的称谓。
温和舒适的气候使得渭南物产丰富,自然资源颇为丰饶,其粮食产量位居西北第一,是陕西农业第一强市。修建于1882年的大荔县丰图义仓,还曾被慈禧太后御封为“天下第一仓”。渭南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钼矿储量位居中国第二,铜储量占陕西省总储量的45.7%。
“秦地自古多奇迹”,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处的渭南,以其绚丽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形成了与古都西安相得益彰的旅游胜地,位于古城边的渭南老街,全长一千多米,是旧时县衙门的所在地,虽然不甚繁华,却是渭南最具历史人文气息的一条街道。
悠久的历史并未掩盖住渭南壮丽的自然胜景,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西岳华山,便矗立在渭南的大地上。俗话说不到华山非好汉,以“奇险”著称的华山,是五岳之中最不会令旅行者失望的一座,景区内的长空栈道、鹞子翻身、千尺幢、百尺峡等景点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在华山众多景点之中,最不可错过的,就是始建于汉武帝元光年间(公元前134年)的西岳庙。西岳庙是历代帝王供奉和祭祀西岳大帝的庙宇,庙内建筑规模宏大、气势恢宏,至今保存着王维、李白、杜甫、陈抟等唐宋名人的碑额题刻,被誉为“五岳第一庙”。
渭南自古人文荟萃,相传文字始祖仓颉曾在此创造汉字,从而使华夏文明得以传承。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白水县仓颉庙,由当地百姓在仓颉墓葬处所建,是国内唯一仅存的纪念文字发明创造者的庙宇。每年谷雨时节,都会有大批民众到仓颉庙来祭拜仓圣。
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的韩城市党家村,至今完好保存着123座四合院和11座祠堂,村内石雕、砖雕、木雕精美绝伦,历史文化内涵底蕴极为丰厚,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世界民居之瑰宝”。目前党家村已入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