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中,明天又迎来二伏,闷热潮湿的天气,浑身粘粘的,人也很容易打不起精神、没有食欲,看到食物也会没有胃口。俗语说的“大暑小暑,有米不愿回家煮”,就表达了这个意思。就在人们逐渐淡忘节气传统的时候,食材用另一种方式感知着季节的变化,提醒人们四季和时间;顺时而食是自然、健康、简单的饮食方式,也是一种天然的养生方式。在大暑和二伏相遇的日子里,有哪些美食会让人津津乐道呢?
一、喝茶
在上海,讲究“头伏馄饨二伏茶”。茶叶中含有大量无机盐,可以补充夏天高温闷热天气人体流失的钾钠;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刺激口腔黏膜分泌唾液,产生清凉感,所以夏天喝茶比喝水更解渴,而且还有助于醒脑提神和消暑。除了饮用香气清新、鲜爽回甘的绿茶;香甜味醇的红茶;还可以饮用有助于发汗散寒的姜茶。
在以前的老北京,夏天的街边,常见到用几张板凳和木桌支起的茶摊,瓷碗里是用碎茶沫冲泡的茶水,茉莉花茶中带着那股清香的味道,价格实惠又受大家喜爱。大碗茶在京城曾经风靡一时,出门在外若是口渴了,在茶摊上花上二分钱,来上一碗大碗茶,喝完清凉又惬意。就像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中唱道的那样,“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
二、吃面
在北方,讲究“头伏饺子二伏面”,虽说面条可以天天吃,但是在二伏这天,老字号华天延吉餐厅里早早就会有不少市民排队吃冷面,冷面以鲜香、酸、辣、甜、咸,五味中和,再加上筋道的面、清爽的面汤、泡菜牛肉鸡蛋的配料的加入,二伏的时候吃上一碗,清凉又舒坦。就连一些有名的包子铺、饺子楼,也会在二伏这几天推出凉面、牛肉面、炸酱面、打卤面、炸酱面、西红柿打卤面、尖椒肉丝面等等不同口味的面条,来满足市民的需求。
在河南,除了烩面、豆角焖面,凉面条也是一道独特的美味:煮好的手擀面条过凉水,加上番茄鸡蛋卤子,再放上黄瓜丝,荆芥,最后浇上两勺蒜汁,搅拌均匀即可。这里面添加的黄瓜丝、蒜汁和荆芥是吃凉面条的精髓所在。
在山西,“二伏面”的种类太多了:有牺汤(主要原料为优质羊肉、羊头、羊脸、羊骨架、肝、脾、肾、肺、血等)、清汤面、臊子面等汤面,焖面、熥面、凉面等干面,还有搓鱼鱼、拉条子、掐疙瘩、剔拔股、揪片子等不同形式的面食。简单的一碗蒜泥麻酱凉面就能让人吃完由内向外地舒服:煮好的面条过凉水,加上黄瓜丝、香菜、小葱,再淋上芝麻酱,吃时别忘就几瓣大蒜。
三、吃仙草
在广东、福建,不少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也叫“凉粉草、仙人草”,是药食两用的草本植物,因为它有着神奇的消暑功效,被人们称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如果省事,可以买现成的仙草粉来制作:取适量仙草粉与水混合成无颗粒状的仙草粉糊后,与适量的糖一起缓缓倒入开水中,边倒边搅拌,沸腾后关火,然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后放入冰箱冷藏,凝固后切块,再与牛奶、蜜红豆、芋圆等一起搅拌调和,这样,一份消暑甜品烧仙草就做好了。
四、吃鸭
江西人讲究“头伏吃鸡二伏鸭”,鸭肉脂肪的含量比猪肉要低,而且,还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钾、铜、铁、锌等微量元素。夏天吃鸭肉,既滋补又养胃、增食欲。除了在家里红烧、炖汤、清蒸以外,酒楼饭馆里的烤鸭、莲花血鸭、啤酒鸭、老鸭粉丝汤、老鸭猪肚汤、卤鸭脑壳等各种美味吸引着人们三五成伴的一起去吃鸭。
在民间亦有着“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老鸭一般用于炖食最为滋补,可以加入时令的莲藕、冬瓜等蔬菜煲汤,荤素搭配、营养互补。还可以加入加配芡实、薏苡仁、绿豆等一起炖,既增食欲又有助于祛暑。
五、吃鸡
老杭州人讲究“头伏火腿、二伏鸡”,伏天吃鸡肉不仅滋补还能帮助人们补充消耗的体力。在二伏这天,不少人一大早会去有名的烤禽店买一、二只肥滋滋冒油花的烤鸡,外皮酥嫩,里面肉质软嫩,连肉汁里都散发着鸡肉和香料的香气,一家三四个人吃刚刚好。除此之外,一些老字号或饭馆的白斩鸡、炸鸡、油淋鸡、虾油鸡、鸡汤煲等等也会供不应求。
六、吃米糟
米糟,就是醪糟、米酒,是以糯米为原料,蒸熟后加以酒曲天然发酵而成。吃起来酒香柔和口感香浓,既美味又养生。在福建等地区,有大暑节气食米糟的习俗,将米糟加上红糖、荷包蛋煮食,是一道简单又祛暑热的美食,据说这天食用能“大补元气”。民间还有“老米酒、篼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的说法。
节气与美食的“邂逅”,通过合理搭配,简单,健康,自然的方式,在感受自然变化的同时享受美食。再忙再累,你我都别忘记即时而食,适时补充营养,让身体更棒,平安健康过夏天~
每天的柴米油盐让我们对琐碎繁杂的厨事早就没有了“若如初见”的感觉,但可是然而but,“不计得失、浑然忘我、乐在其中”依然是我们每天的不懈追求。爱生活、爱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本文系趴窗看雨的小龟编辑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