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组织、器官进行生理话动的基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气,是运动着的精微物质,主要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属于阳。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血与津液,都是液体状态的物质,有濡养、滋润的作用,属于阴。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和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气、血、津液运动变化的结果。
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在中医学中还有“精”的名称,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精”指生殖之精;广义的‘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也称为“精气”。
气的形成及其生理功能
气,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的认识,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这种观点被引用到医学领域里,就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人的生命活动。正如《景岳全书》所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医门法律》也说:“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
气是一种活动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无处不在,无处不到。它的运动,在中医学理论里称为“气机”,主要表现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都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即是指人体中元气的运动而言。人体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气机升降出入的运动。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停止而死亡。
(一)气的形成分类
气流行分布于全身各处,表现为各个脏腑、经络等不同组织的生理活动,由于气在人体所分布的部位不同,有不同的来源与功能特点,因此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1.元气 又名真气,原气。人体的气,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其中最基本的气,即是元气。元气属先天之气.它来源于父母,为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于肾,依靠后天之气的滋养和补充,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与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所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元气充沛,则人体健壮而少病,反之如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则元气不足,身体虚弱,易致各种疾病。
2.营气 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精微中富有营养的物质。它分布于脉管之中,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化生血液,与血共行脉中,营养全身。
3.卫气 是行于脉外的气。卫气亦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精微的懔悍部分。它的性质懔悍槽利,不受脉管的约束,而运行于脉外。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在内散于胸腹,以温煦脏腑;在外循行于皮肤分肉之间,以调节胰理之开合,护卫肌表,润泽皮毛,抗御外邪入侵等。
4.宗气 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为后天之气,是由肺吸人之漓气与脾运化之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积于胸中,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亦称“膻中”,宗气并能从气海上走息道(呼吸道),下注气街(脐下丹田部位)。
宗气的主要功能是:①走息道以司呼吸。凡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均与宗气的强弱有关。宗气还可使呼吸之气下注气街(丹田)。“气功”的调节呼吸,就是运用这个原理。②贯通心脉,推动和调节心脏的搏动。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虚里”位于左乳下,是古人诊察宗气盛衰的部位。所以,在临床上常常以“虚里”处的搏动状况和脉象来铡知宗气的盛衰。
5.脏腑之气 元气分布于脏腑,即成为脏腑之气,如心气、肺气、脾气、胃气、肝气、肾气等。脏腑之气是各脏腑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表现为各脏腑生理功能的一个主要方面。
6.经络之气 元气流行于经络,即成为经络之气,简称为经气。经络的传导、转箱功能,即是经气运动的具体表现。针刺穴位时所产生的感应,称为“得气”,表示经气巳经发挥作用。
(二)气的生理功能
从上述主要的几种气的表现来看,气的功能包括以下5个方面。
1.推神作用 气的活动力很强,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等一切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都依赖气的激发,都属于气的运动。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就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脏腑、经络功能会减退,还会引起血虚、血脉瘀滞和水湿停滞等病变。
2.温煦作用 阳气对于人体生命活动如同天空中的太阳一样,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依赖阳气的作用而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人的体温,各脏腑、器官等一切组织进行生理活动的能量,都属于气的温煦作用。故《难经》曰:“气主煦之”,即指气有熏燕温煦的作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能维持正常的体温,维持同属液态物的血和津液等物质的正常循行环流于局身,都依赖阳气的温煦作用。故《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涩)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如果阳气运行失常,温煦作用不足,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就会出现异常的病理改变,如侵寒肢冷,血运迟缓等异常表现,人体的生命活动就要受到影响。
3.防御作用 气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故《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的防御作用,如与外邪相对而言,即属于“正气”。在疾病过程中,正气不断发挥抗病功能,表现为邪正斗争,使病邪得以消灭,健康得以恢复。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侵犯,又能与入侵之病邪作斗争,并驱逐邪气排出,使疾病痊愈。正气还具有很强的修复组织和康复能力。正气充足,即或发病,自可战胜邪气。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则易受邪而发病。正气不足,难以驱邪,病后也难以速愈。
4.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人体不断摄取外界阳光,清气、水分、食物等物质,通过气化作用,使其转化为自身的精、气、血、津液等;并且通过气化作用,机体将代谢产物,如浊气、汗液、尿液、粪便等,经肺、汗孔、膀胱、大肠排出体外,所以,血和津液的化生,津液的输布和转化为汗液、尿液,都属于气的运动变化,简称为气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若这一功能失常,就会影响到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影响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到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
5.固摄作用 固摄,即固护、控制、统摄之意,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体内液态物质具有同护统摄和控制作用,不使其无故丢失,表现为固摄血液、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的生理功能。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液不致溢出于脉外,属于气的固摄作用,称为“气能摄血”。汗液,尿液及其他分泌液,在正常情况下,不致因分泌过多而使津掖大量散失,也属于气的固摄作用。
气的这五个方面的作用,是既有不同表现又相互联系的。从根本上来说,都属于气的正常活动。气分布于各脏腑,即成为脏腑之气,以进行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而各脏腑的生理活动又对气的生成和运行有密切关系,如肾藏精气,肺吸入空气,脾胃运化水谷精气,作用于气的生成;心的搏动与肺的呼吸相配合,作用于气的运行;肝的疏泄功能,则对气机起着调节的作用。
此外,中医学中关于气的名称还有很多,如称从食物中摄取的精华为“谷气”或“水谷之气”;称致病物质为“邪气”;称体内不正常的水液为“水气”等,多是专指某一种具体事物而言。
气的病理变化
气的病理变化,主要有气虚、气滞两类。
1.气虚 由于元气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称为气虚。久病、老年、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劳倦过度等因素,均可引起气虚。气虚的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虚弱无力。由于各脏腑各部分生理特点不同,所以出现气虚的症候也各有特点。如呼吸气短、语声低微,是肺气虚的表现;胃口不好、消化不良,是脾骨气虚的表现;遗尿、滑精,是肾气虚的表现;自汗、恶风、容易感冒,是卫气虚的表现,等等。常用方药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及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都有很好的补气功能。
2.气滞 气的正常活动是运行全身,流通疏畅。如人体某一部分的气机流通发生障碍,则有关脏腑或经铬就会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称为气滞。情志不舒、感受外邪以及外伤等原因,均可引起气机失调而致气滞,气滞常在疾病过程中较早出现,故有“初病在气”的说法。
气滞的主要证候是局部的疼痛和胀闷,胀痛时重时轻,部位不固定,且可与精神情志因素有关。如气滞胸胁,则胸胁胀痛;气滞胃肠,则皖腹胀痛,气滞于肝的经络,可见乳房胀痛,少腹坠胀,等等。其他如排便时的里急后重,也属于气滞的一种表现。治疗以理气、行气为主。常用疏肝散、逍遥丸等方药。
此外,还有“气逆”与“气陷”,也是常见的气的病理变化。气逆,多见于肺或胃的病证。因肺气、胃气以下降为顺,如果肺气或胃气失于下降,在肺可出现咳逆上气的证候;在胃可出现恶心、呕吐、暖气、呃逆等症,气逆基本上属于气滞的范畴。气陷,多见于脾的病证。因脾气以上升为健,脾气不升而下陷,则不但上见头目眩晕,中见脘腹虚张、虚满,而且在下可见久泻滑脱以及脱肛、子官下垂等升举无力之症。气陷基本上属于气虚范畴.气逆和气陷,都是由于气机的升降失常。应降而不降,气滞而上逆者,即为“气逆”;应升而不升,气虚而下陷者,即为“气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