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宁阳县东疏镇沙窝村村东,蓝天映衬下,一台醒目的红色玉米联合收获机正在地里来回作业,随着接粮拖车到位,收获机满仓金黄玉米棒倾泻而出,崔树站脸上随之乐开了花。
“10月7日专家我这里实地测产,亩产达到了949.6公斤。” 崔树站自豪地介绍说,“这种沙地里能有这么高的产量,真是不错。”
崔树站的玉米喜获高产。
今年42岁的崔树站,是沙窝村村民,今年种了460多亩玉米。由于沙窝村的耕地底部是老河道,所以土层薄,容易漏水漏肥,庄稼产量普遍不高。
2009年,28岁的崔树站回村开始流转土地,建起了家庭农场。“小崔种地,非常善于学习,也很善于应用新技术。”宁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刘海涛夸奖说。对这样的夸赞,崔树站也坦然接受,因为自己在实际生产中也是这么做的。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自己流转的沙地漏水漏肥,地力不行,因此为培肥地力,崔树站每季都采用秸秆还田。为了让还田的秸秆充分腐熟,每季播种前他都要将耕地深翻一次,深度一般都超过30厘米,把秸秆深埋起来。多年坚持,原来贫瘠的沙地,目前有机质含量普遍都超过17%。“这为庄稼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崔树站说。
10月10日,崔树站(左)正在与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刘海涛现场随机鉴定:一棒玉米共18行,每行36粒,综合计算该棒玉米籽粒共重259.2克。
崔树站还介绍,在庄稼具体管理过程中,他是一部手机全搞定,科技感满满。“播种机有卫星导航系统,既走得直,又播得准,而且是最新气吸式的,因此作业时不浪费一点地、一粒种;地里安装了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和墒情传感器,土壤墒情随时上传到手机,哪块地需要浇水了,该浇多少水,我坐在屋里点一下手机,机械全程自动精准完成,庄稼不仅吃得好、喝得好,而且省水、省肥、省力、省时间,关键还能增产。” 崔树站种地,就是动动手指的事儿,“单说浇地这一个活,过去这些地,最少需要要雇3个人,得忙活上半个多月,费时费力费钱不说,若赶上天旱,就没法及时应对,庄稼铁定得减产,现在有了这些智能手段,一天半的时间就能把地全浇一遍,完全能保证庄稼的正常生长。”
崔树站正在介绍水肥一体化中控室的有关智能设备。
为了秋收夺高产,崔树站还有另外的诀窍。适量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是诀窍之一,他介绍,过去当地玉米种植密度每亩一般在4000-5000株,而崔树站种的是耐密植的品种,因此每亩种植密度能达到6000株,有的地块甚至达到7000株;为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播种时采用的是80厘米与40厘米间隔的宽窄行。另一个诀窍是在收玉米时当“落后分子”,比如今年,别人10月10日粮食都已入仓了,他才开始下地收。
“我的玉米,10月初秸秆还很青,这时晚收一天,一亩地最少能多收十几斤粮食,晚收七八天,每亩增收七八十斤不成问题,我种了近500亩地,这个账得仔细算。” 崔树站还介绍,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他还在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指导下,参考小麦的管理技术,采取了一喷三防等等技术措施。
崔树站田间安装的施肥一体化喷灌设备。
刘海涛介绍,由于崔树站特别“慧”种地 ,他目前已成了县农业科技示范户,他的农场,也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展示基地。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王星 见习记者 周丹阳 通讯员 桑蕊 赵峰 宁桂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