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恨!天津大爆炸:朋友圈又成了“谣言圈”

时间:2022-04-17 07:42:19 热文 我要投稿

全世界都将注意力投向了天津塘沽,这里发生了一起“爆炸性”新闻——真的是一起“大爆炸”。

8月12日晚11:20左右,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根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的记录,灭火过程中共发生两次爆炸,间隔约30秒。第二次震级更高,相当于21吨TNT。现场曾有蘑菇云升起。

12日午夜,我所在的多个微信群里陆续开始传播起了爆炸现场的视频,很多人都在好奇这到底是哪里?发生了什么?

直到13日凌晨,腾讯新闻、人民网等媒体开始对此事件进行了第一时间的报道,人们才知道位于塘沽的一处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

紧接着,在13日各大主流媒体纷纷介入报道,爆炸事件的信息快速在人群中传播,这本身也是另外一起“爆炸”——信息爆炸。

在这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传播现象,值得反思。

现象一:微信、微博里出现了大量事故现场图片,有的惨不忍睹

在爆炸事件的后续6-8小时内,我们可以在微信、微博上看到大量的事故现场图片。有火光冲天的爆炸现场、有浓烟滚滚犹如战场的爆炸后情形、有一大片被烧焦的汽车残骸、有被震翻在地的集装箱货车、有被爆炸冲击波冲毁的房屋、甚至还有被烧焦的尸体……

总之,用四个字形容就是“惨不忍睹”。一股悲伤、震惊的情绪开始迅速在公众中间传播开来。

现象二:人们纷纷对“我爸是你爸”、“最帅的逆行”点赞、转发

爆炸事件发生后,消防官兵开进天津港,开始开展灾情控制与营救工作。

这时,第二个传播热点开始成形。先是一幅微信截屏开始迅速在各个社交平台上传播开来,“我爸是你爸,记得给我妈上坟”的句子被网友不断点赞和转发。

上午9点半左右,微博ID为“妖妖小精”的网友发布了一幅名为“世界上最帅的逆行”的图片:漫长的通道里,人们行色匆匆地逃出通道,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名身穿橘红色消防服的消防员却朝他们的后方逆行走去,只留下一个背影。

在后续的几个小时内,这幅图在社交网络上被大量转发。很多网友留言为年轻无畏的消防员点赞!

这个阶段的传播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恐怕就是“感动”。人们为消防队员的勇敢无畏感动,也为灾区不断传出的人员伤亡消息牵动。

现象三:谣言与报道齐飞,段子共信息一色

我还发现,在爆炸事故发生后,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充满“揣测”未经证实的消息,一些瑕疵信息也被许多“大V”、“公知”演绎成了谣言和段子。

有细心人对过去24小时内天津爆炸事件中的十大谣言进行了总结梳理,分别有“天津人事变动”、“天津市区空气污染”、“有害气体扩散”、“CNN记者在华报道被官方人员阻止并殴打”、“8岁男孩需要RH阴性A型血”、“微博寻人”、“呼吁为血车让路”、“呼吁周边人群赶紧去医院检查身体”、“乙醚罐爆炸”、“一小区全灭”。

这些信息充斥在新闻报道中,一时间让人真假难辨,还好不断有人辟谣。

现象四:很多机构借机开展“品牌营销”

如果说一些人被虚假信息所蒙蔽是善良对理性的“让道”。那么很多机构“借势营销”就有些让人反胃了。

爆炸事件迅速成为网络热点,各类品牌又蠢蠢欲动,文案狗、营销狗们绞尽脑汁在这个热点上做文章。有的给出了药物使用和伤口清理方法、有的则打出了“情怀牌”,各种祝福、祈祷……还有的迅速抓住热点宣传企业形象。

总之,大家都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刷存在感”的好机会,毕竟像这样“爆炸式”的爆炸新闻不是随便能碰上的。

网络时代,借势营销早就成为品牌营销的标准动作,面对这样的突发性灾难新闻,厂牌更不可能错失机会表达态度,可这真的好么?

对几种传播现象的几点反思

事实上,在人人自媒体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信息都有可能成为“头条”,资讯传播的速度和影响面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可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越应该谨言慎行,因为我们的每一次转发,都有可能成为一次“情感绑架”。

1、多一些事实调查,少一些阴谋揣测

每到一些重要事件发生之时,我们总会听到一些声音:“这背后一定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许这意味着……”。

在这次爆炸事件当中,一个很典型的谣言便是“CNN记者在华报道遭官方组织并殴打”,这个不算长的视频在微信群里被一遍遍地转发,直到今天早上,还有人在群里发“快看,一会儿就看不到了”。

在一些特定场景下,人们往往更倾向于通过主观经验来判断是非,而这恰恰是缺乏事实调查的,尤其是当这种结论可以彰显某种“态度”时,人们往往更愿意主动站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每个人都会如此,包括我自己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先将自己拉到一个道德的制高点,然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开展批评。

在昨天的“声讨大军”中,不少人站出来对天津媒体质疑、对指挥消防救灾质疑,可扪心自问,你真的了解当时的情形吗?在那种紧急情况下,换作是你又该如何应对呢?

正义感必不可少,可是这一定是建立在以事实为依据的基础之上的。否则,你的正义感或许是可能被“利用”甚至“绑架”了。

你看,我又阴谋论了,这似乎非常容易。

2、多一些实际行动,少一些廉价感动

新浪专栏作者王石川在《天津爆炸事故没到感动的时候》一文中提到:在这个沉痛而又沉重的节点,我们又看到了“灾难无情,爱满津城”,又听到“大爱无疆、心系一方”,又有人赞叹“最帅的逆行,最美的人”,以及“满满的正能量,为天津人点赞,为塘沽祈福”。熟悉的煽情套路,廉价的感动“彩排”,又来了。

确实,每当重大灾害发生的时候,我们在社交网络上总会看到各种“感动中国”式的表达,到处都是浓浓的正能量。这种时候,如果保持沉默似乎都不是正常人,一定要在自己的微博或者朋友圈里发上一句“津夜无眠,祝福塘沽”、“最帅的逆行”之类,才能彰显那种“人性的光辉”。

一些商家机构也在自己的官微中贴上“祝福、祈祷”之类的主题海报,表达自己是一家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每个人都有表达的自由和权力,这本无可厚非。我想说的是,当这种情绪演变成一种“公众情绪”之后,它似乎就不再那么简单,每个人都被裹挟在其中,发声已经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成为某种存在感的象征。

而这,真的好么,真的有用么?

3、多一些持续关注,少一些热点追踪

现在国人的困惑是,永远不知道“下一波”热点是什么。今天的热点、焦点到了明天就会过期,一波新闻出来之后,立刻就会有另一波信息汹涌而来。

如今,你还记得MH370吗?还记得穹顶之下吗?还记得东方之星沉船事故吗?

在一波接一波的密集信息轰炸下,我们往往很难对一件事有持续的关注。然而对于公众来说,过速消费信息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人们对一件事刚有了探索的欲望,立马会被新的消息所淹没。

我称之为“新闻速食症”,媒体往往热衷于追逐新的热点,对以往的消息则容易“健忘”,这种“喜新厌旧”背后透露的除了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外,更多的则是责任感的缺乏。而一个没有责任感的民族,是可悲的。

4、多一些总结提高,少一些悲剧重演

天灾难料,人祸可防。尽管这次爆炸事件的真实原因还在调查当中,是否“人祸”仍未可知,但我真的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中国式灾难”有个基本套路:首先是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作出重要批示——“新闻联播”,然后是启动应急预案、全力救治伤员、现场指挥调度、搜救基本结束——“感动中国”,最后是原因正在调查、工作有序进行——“焦点时刻”。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让人遗憾的是,安全事故年年都报,却还在一次次发生。追查、问责可不仅仅是媒体的责任,更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责任,这责任与生命有关,重于泰山。如果不能在灾害中总结提高,那么今天的悲剧还有可能在明天重演。

我们或许没有权利查明真相,但至少可以拒绝谣言;我们或许没有办法抢险救灾,但至少可以防患未然;我们或许没有精力参与调查,但至少可以呼吁持续报道……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