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说是经济趋势,是老板个人的学识、胆识,是机会,是技术,是资源…
那为什么在夕阳的行业也有做得很优秀的,再朝阳的产业都有活不下去的?
为什么很多老板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却可以把企业做得如此红红火火?
为什么当年载众多下海的“商人”之中,王健林可以造就现在的“万达商业帝国”呢?
为什么马云一个不懂IT,不懂管理,师范专业毕业,甚至开始的时候连光碟都不会放的人能有现在的成就?
为什么郭广昌一个哲学专业,未曾触及过投资,运营的人,却可以创造一个有一个神话呢?
究其原因,归结在一点就是———他们懂得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公司的想法。那反过来说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懂得,又如何懂得?他们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老石智业集团董事长石真语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得出:“一个企业发展如何从小到大,一个大老板是如何炼成的?究其根本就是老板认清自我心智模式的同时,与企业的战略相匹配”。
马云的心智模式决定了他是企业的精神领袖。借此吸引了大批追随者、“仰慕者”。从而建立起“阿里巴巴王国”。
任正非、王健林同属军队出身,出生在50年代左右,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疾苦,也经历过军队的鲜明纪律。所以企业发展战略和行事风格都有雷厉风行之感。再说郭广昌,性格中是个不愿出风头、低调的人,甚至公众讲话都会“矜持”的人。所以公司战略一直走着“强强联合”,大家一起干事业的道路。
不同年代的企业家由于其生活环境,经济背景,自身经历都有着不同的心智模式的表现。一个老板的心智模式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战略,企业文化,团队风格,高管建设等等方面。而心智模式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之外,后天的了解、培养与重建更为重要。
放眼中国未来的30年,中国企业的出路的究竟在哪里?我们发展的瓶颈是什么?为什么大量管理思想的涌入却
不能为我所用?
中国老板的心智模式又该如何认识,如何重建?
如何让整个组织的心智模式构成一切创造力的“慧根”,而不是企业发展的“魔阻”?
又如何把每一个管理团队成员的心智模式,统领在企业大的心智模式之下,并达成共识;让团队成员心中的那个“数”,统一到公司层面的“数”,达成真正的战略共识、战术共识、执行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