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亚科—春黄菊族(三):黄花蒿
(5)黄花蒿
黄花蒿(学名:Artemisiaannua)为菊科蒿属的植物。其干燥地上部分为中药“青蒿”。
①植物学史
青蒿入药,最早见之于马王堆三号汉墓(公元前168年左右)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名草蒿,将青蒿列为别名,列为下品。宋《大观本草》和《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均有记载。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青蒿一类,自有两种,有黄色者,有青色者,本草谓之青蒿,亦恐有别也”。《本草纲目》载黄花蒿,谓:“此蒿与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绿带蛋黄,气辛臭”。张衍箴认为,在宋代以前,青蒿与黄花蒿是同做草蒿(青蒿)入药的。
胡世林通过比较两者主要分类学特征,认为《本草纲目》所述青蒿即今天的黄花蒿(A.annua L.),而所述黄花蒿谓今天的青蒿(A.apiacea Hance),并提出造成这种纷乱关系的根源之一在于李时珍不当另立黄花蒿。屠呦呦认为,《头注国译本草纲目》在中药“青蒿”项下,错误注以植物学名A.apiacea Hance,而在黄花蒿项下,却注以植物学名A. annua L.,从而造成这种纷乱关系。并建议A. annua L.的植物学名,也用青蒿。
②生长习性
黄花蒿喜温暖、阳光,忌水浸,不耐荫蔽。光照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较大,对土壤质地及pH值要求不严,pH 值5.4-5.7对叶片产量及青蒿素含量无大的影响,但性喜开阔向阳的湿润环境,宜排水良好、微偏酸性的少宿根性草本植物的黄壤、冲积土和紫色土。
③产地生境
遍及中国全境;东半部省区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地区,西北及西南省区分布在2000-3000m地区,西藏分布在3650m地区;生境适应性强,中国东部、南部省区生长在路旁、荒地、山坡、林缘等处;其他省区还生长在草原、森林草原、干河谷、半荒漠及砾质坡地等,也见于盐渍化的土壤上,局部地区可成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
广布于欧洲、亚洲的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欧洲的中部、东部、南部及亚洲北部、中部、东部最多,向南延伸分布到地中海及非洲北部,亚洲南部、西南部各国;另外还从亚洲北部迁入北美洲、并广布于加拿大及美国。模式标本采自苏联西伯利亚地区。
④主要价值
黄花蒿入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用,还作外用药,亦可用作香料、牲畜饲料。黄花蒿含挥发油,并含青蒿素 、黄酮类化合物等。青蒿素,为抗疟的主要有效成分。
传统中药习称黄花蒿为“青蒿”,入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利尿、健胃、止盗汗用。此外,还作外用药。
黄花蒿,是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主要原料。青蒿素,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青蒿素类药物可口服、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甚至可制成栓剂,使用简单便捷。但为了防范疟原虫产生抗药性,普遍采用青蒿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复方疗法。
南方民间取枝叶制酒饼或作制酱的香料。牧区作牲畜饲料。
(6)青蒿
青蒿(学名:Artemisiacarvifolia)是菊科蒿属的一种植物。常星散生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北部)、缅甸、印度(北部)及尼泊尔等。
青蒿含挥发油,也含艾蒿碱及苦味素等。入药但非中药“青蒿”之正品。据报道,该种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之效,作阴虚潮热的退热剂,也止盗汗、中暑等,但该种不含“青蒿素”,无抗疟作用。《本草纲目》等古本草书记述的“青蒿花色淡青,淡黄色”者可能是果种;《救荒本草》与《野菜博录》所载“邪蒿”亦为该种。
(7)茵陈蒿
茵陈蒿(学名:Artemisia capillaris),是菊科蒿属的植物。多年生木状草本,通常生长在海边的旱生沙地上。与同科的“滨蒿”(Artemisia scoparia)共称为茵陈。其幼苗干燥后是一种中草药。亦写作“茵陈”、“茵陈蒿”。
半灌木状草本植物,植株有浓烈的香气。生于低海拔地区河岸、海岸附近的湿润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区。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陕西(东部、南部)、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东部、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及四川等地。朝鲜、日本、菲律宾、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前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茵陈蒿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20余种氨基酸,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在春天,多食用茵陈蒿亦能起到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与其它野菜一样,春季服食茵陈蒿方法很多,可蒸食,可凉拌,也可在煮粥时把茵陈蒿直接放入锅中同煮,茵陈蒿粥味道也比较鲜美。
(8)龙蒿
龙蒿(学名:Artemisiadracunculus)又称香艾菊、狭叶青蒿、蛇蒿、椒蒿、青蒿、他拉根香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西伯利亚和西亚。阿拉伯人统治西班牙时期,才引入欧洲。中文圈里,俗误称为茵陈蒿。
经人工栽培后,法国龙蒿味道较为浓烈,用作烹调香草。龙蒿在法国被称为“四香草”之一。俄国龙蒿则气味较为缓和,通常用于沙拉。在春季其鲜嫩的茎叶可以直接当做蔬菜食用。在高加索地区,俄国龙蒿可用来制作碳酸饮料塔尔洪。
分布于中国、蒙古、阿富汗、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克什米尔地区、俄罗斯、欧洲(东部、中部及西部)和北美洲各国;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
中国东北、华北及新疆分布在海拔500-2500米地区,甘肃、青海分布在海拔2000-3800米地区,多生于干山坡、草原、半荒漠草原、森林草原、林缘、田边、路旁、干河谷、河岸阶地、亚高山草甸等地区,也见于盐碱滩附近,常成丛生长,局部地区成为植物群落的主要伴生种。为北温带及亚热带半荒漠与草原地区的广布种。
蒿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醛类物质,还含少量生物碱。中国青海民间入药,治暑湿发热、虚劳等。根有辣味,新疆民间取根研末,代替辣椒作调味品。牧区作牲畜饲料。
龙蒿在法国烹饪中被认为是一种优雅的风味物,可用于肉、鱼和蛋制品。新鲜龙蒿香草也可用于风味醋,用于烹饪。龙蒿是一种好的风味剂,可用于一些蔬菜制备物、肉类、调味料和汤。
11.短舌菊属
短舌菊属(学名:Brachanthemum)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草本或灌木状植物。该属共有7种,分布于中亚。生草原及半荒漠地区。我国约有5种,产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省区。
(1)形态特征
边花雌性,舌状,1-15个,极少无舌状花而边缘雌花成管状的。中央盘花两性管状。总苞钟状、半球形或倒圆锥状。总苞片4-5层,硬草质,边缘光亮或褐色膜质。花托突起,钝圆锥状,无托毛,或花托平而有短托毛。舌状花黄色,少白色;舌片卵形或椭圆形,长1.2-8毫米。管状花黄色,顶端5齿裂。花柱分枝线形,顶端截形。全部瘦果同形,圆柱形,基部收窄,有5条脉纹。无冠状冠毛。
草本或灌木状;叶互生;头状花序放射状,有梗,排成伞房花序,舌状花雌性,舌片近圆形;盘花两性,管状,均孕育;总苞片4-5层;花序托无托片;瘦果三棱形,顶端无冠状冠毛。
(2)灌木短舌菊
灌木短舌菊(学名:Brachanthemumfruticulosum)是菊科短舌菊属的植物。分布在中亚地区以及中国新疆自治区等地,常生长在干旱地、河谷石滩和石戈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12.小甘菊属
小甘菊属(学名:Cancrinia)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簇生草本或灌木状植物。该属共有30种,分布于中亚和阿富汗。中国有小甘菊C. discoisea(Ledeb.)Pojark. 和灌木状小甘菊C.maximoviczii Winkl. 等6种,产西北、内蒙古和西藏。
(1)形态特征
二或多年生草本,被棉状毛,头状花序单生茎顶,但植株有多数头状花序。总苞片不具褐色膜质边缘。瘦果无毛;花托明显凸起,锥状球形;叶裂片2-5深裂或浅裂,稀全缘。小半灌木,被短绒毛和褐色腺体;头状花序2-5个在枝端排成伞房状花序。瘦果被疏柔毛。瘦果无毛或稀在顶部多少具疏柔毛。
(2)小甘菊
小甘菊(学名:Cancriniadiscoidea)为菊科小甘菊属的植物。分布在俄罗斯、蒙古以及中国新疆、西藏、甘肃等地,生长于海拔400米至2,0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荒地、山坡或戈壁滩,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挥发油、香豆素、黄酮类、菊糖倍半萜酯等是我国菊科植物的重要药用化学成分类型,大量研究证实了黄酮类化合物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抗病毒、抗过敏、抗癌、抗糖尿病并发症等及药理作用,小甘菊因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而有疏风散热、明目消肿、败毒抗癌、清热祛湿等作用。
建立于1905年的德国Herbacin化妆品公司通过利用小甘菊属植物开发出了一系列小甘菊护肤产品:小甘菊经典护手霜、小甘菊即时润泽护手霜等,这些产品可以预防肌肤过敏并完全渗透肌肤,保持肌肤弹力舒缓、保湿肌肤等功效。可见,小甘菊不仅可以应用于园林绿化中,在药用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13.石胡荽属
石胡荽属(学名:Centipeda)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小草。该属共有6种,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南美和马达加斯加。我国有1种。
属名Centipeda拉丁语centum(百)和pes(足)的合成词。
(1)形态特征
一年生匍匐状小草本,微被蛛丝状毛或无毛。叶互生楔状倒卵形,有锯齿。头状花序小,单生叶腋,无梗或有短梗,异型,盘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层,平展矩圆形,近等长,具狭的透明边缘;边缘花雌性能育,多层,花冠细管状,顶端2-3齿裂;盘花两性,能育,数朵,花冠宽管状,冠檐4浅裂;花药短,基部钝,顶端无附片;花柱分枝短,顶端钝或截形;花托半球形,蜂窝状。瘦果4棱形,棱上有毛,无冠状冠毛。
(2)石胡荽
石胡荽(学名:Centipedaminima),为菊科石胡荽属的植物。生于路旁、荒野阴湿地。产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朝鲜、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大洋洲也有分布。
本种即中草药“鹅不食草”,能通窍散寒、祛风利湿,散瘀消肿,主治鼻炎、跌打损伤等症。
石胡荽的干燥全草入药。中药名为鹅不食草,味辛,性温,归肺、肝经,药材主产于浙江、湖北、江苏、广东等地。有祛风通窃、解毒消肿、止咳、平喘、抑菌、抗炎、抗癌、抗敏、保肝等之功效,可治感冒、咳嗽、哮喘、头痛、鼻炎、鼻渊、鼻息肉、喉痹、耳聋、疟疾、痢疾、肿毒、疥癣、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现代临床应用于感冒、慢性气管炎、慢性肠胃炎、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关节炎、急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翳、偏头痛、支气管哮喘、百日咳、鹅口疮、鸡眼、膀胱结石、小儿疳积及跌打损伤等病症,脾胃虚弱者慎用,孕妇则忌用。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