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在身旁散步,招潮蟹在脚下来回穿梭,我紧紧靠着一根木棍,努力将根向下“踩”进更深的土里。
我是一株来自东寨港的红海榄,半年前,我离开家乡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带着海岸线修复的重任,与苗圃的小伙伴们一起搬到海口万绿园的海边住了下来,成了一棵“城里树”。
2020年5月,海口湾生态整治与修复项目开展,急需一批防护的岗位,我们红海榄家族和秋茄家族陆续应聘进城,守护万绿园2590平方米的海岸线。我们来到万绿园之后,水鸟飞来了,鱼虾贝类也成了邻居,这片沉静的海岸线变得和岸上的公园一样充满生机。
海南大学内的东坡湖,环境持续改善,十余种鸟长期在此栖息。记者 陈卫东摄
红城湖也有不少红树林。记者 陈卫东摄
其实,我们并不是第一批搬进城里来的红树。红树进城的故事,最早发生在2005年。
2005年,海南大学在开展东坡湖水体治理工作时发现,红树林对有机物过滤、污染物及净化水质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还能恢复整体的生态。
要搬家,我们很焦虑。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有海水潮汐的潮间带,能不能适应城市的淡水生活,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海南大学请来了专家,发现东坡湖的水是通海的,含盐度达到23‰,十分适合我们居住。经过专家的论证后,我们红海榄和海桑、木榄、海莲、尖瓣海莲、无瓣海桑等4000株红树从东寨港来到东坡湖,成了第一批进城的红树。
万绿园海边新移栽的红树林长势良好。记者 陈卫东摄
第一批在城市“安家”的红树生活得不错,这里和家乡的气候环境差不多,我们很快地适应并茁壮成长。日渐长大的我们吸引了许多白鹭和水鸟飞来作伴,东坡湖成为海南大学的一道风景线,不仅吸引了市民和游客到东坡湖“打卡”,还有水鸟调查团队来做调查,生活好不热闹。
我们顺利在海南大学东坡湖“安家”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跃跃欲试,都想找机会到城里生活。
很快,又有新的进城指标来了。
2017年,美舍河5个示范段同时开工,作为一条城市内河,美舍河河段大部分流经城市中心,两岸种植什么成为当时多方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当红树林被提上种植名单时,很多人都认为美舍河不适合我们生活。
海口请来了专家到美舍河开展调查,认为种红树“没问题”,便立马着手为我们装修新家。2017年3月中旬,带着净化水体的任务,我们一批红树兄弟姐妹拖家带口住进了海口美舍河东风桥段,没过多久就在城里发芽抽新叶,很快地融入了城市生活。
万绿园移栽的红树林大部分已经开花了。记者 陈卫东摄
顺利入住美舍河的故事让我们非常振奋,也让城市的河道面貌焕然一新,市民都非常乐意来到我们身边,笑声也多了起来。 一时间,“红树进城”大受欢迎,我们成了城里的“大红人”,还频繁出现在各类新闻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红树林,我们也感受到了满满的成就感。
曾经搬进城市“安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我们入城的脚步也不断加快。现在,你常能在城市里看到我们的身影,我们陆续在海口美舍河、五源河、鸭尾溪、万绿园等公园,三亚河、儋州湾等地找到了家,就连寸土寸金的江东新区,在新建的芙蓉河、迈雅河等湿地公园里都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随着海南对生态的重视不断加强,生活在海岸边的我们搬进城市,发挥着“海岸卫士”作用,为城市净水增绿,改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推窗可见的景观。
我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希望未来能和人类共同生活发展,把城市这个“第二故乡”变成我们真正的家。
万绿园移栽的红树林大部分已经开花了。记者 陈卫东摄
海口率先将红树林引入城市绿化
专家解读:海口为何适合红树入城
“红树林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这些植物分布在不同的纬度范围、不同的潮间带高程,但不同的树种对潮汐、温度、盐度、静浪条件等有相似的要求。”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钟才荣解释道,在城市里种植红树,最大的障碍是缺少潮汐、盐度和滩涂沉积物等必备条件。
“海口可以说是我国第一个将红树林引入市区绿化的城市,现在看来海口种植的红树长势非常好。”钟才荣说,目前海口成功种植红树的地方,从水质来看,均有富营养化的特点;从盐度来看,万绿园、海甸溪、龙珠湾和鸭尾溪等地的海水盐度比较高,均在20‰以上,美舍河、五源河等地的海水盐度比较低,不足10‰。且海口的许多河湖都与海水相连,相对来说生长环境适合。
在万绿园海边红树林下觅食的小鸟。记者 陈卫东摄
万绿园海边新移栽的红树林下,螃蟹成群。记者 陈卫东摄
万绿园移栽的红树林大部分已经开花了。记者 陈卫东摄
“在城市里种植红树,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城市景观,对水体治理有一定的作用,还能让市民在城市欣赏红树林,减少保护地压力。”钟才荣介绍,我国天然分布有38种红树植物,包括真红树26种,半红树12种,几乎所有红树植物均可用于城市咸淡水交汇处的湿地种植。钟才荣认为,未来红树林入城需要结合景观需求对红树的树种进行选择,不要将城区红树植物种植简单等同于其他红树林生态修复,选用合理的种植密度,打造出独特的城市红树林绿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