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让故人安心的语句

这是创刊于2017年8月16日的徐荣耀故事传习研究基地

总第244期

2018年6月28日,徐安新当选宜都市故事学会执行主席

2019年1月12日,湖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文成国为宜都乡村稿家子志愿者服务队授旗,徐安新任队长接旗。

2021年9月14日,徐安新先生不幸逝世

怀念安新(诗三首)

黎孔菊

(一)

李苏杜陆古城游,

堪叹夫君笔采优。

留下墨香馀万世,

同邀驾鹤绕西洲。

(二)

立家立业苦奔忙,

精进打拼飞小康。

妻实经商赢赞誉,

夫诚育李显辉煌。

感恩团月亨樽酌,

遭遇惊雷倒顶梁。

刀割剜心成血泪,

一年黑发盖银霜。

(三)习惯

傍晚

站在街口

习惯性地想看那山顶

飘过来的那片云

多想听那已被尘世吞没

熟悉的汽车喇叭声

那云呢

在哪

已悄悄躲进了两鬓

我成了那山顶

(作者系宜都乡村稿家子志愿者服务队队员、诗人。徐安新先生遗孀)

2019年7月28日,徐安新新著《苔痕青青》出版首发,《苔痕青青》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2019年7月28日,徐安新新著《苔痕青青》出版首发,《苔痕青青》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部近20万字的散文集,语言优美,意境空灵,表现了剧变时代里,乡村教师复杂的生存处境和曲折的心路历程。

徐安新老师与学生们在一起

徐安新老师与学生们在一起

徐安新老师与学生们在一起

苔痕青青

诸家赞说

《苔痕青青》首发式在王家畈乡机关会议室举行

徐安新给乡亲及机关、学校代表赠书

徐安新给乡亲及机关、学校代表赠书

徐安新给乡亲及机关、学校代表赠书

宜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覃扬波,王家畈乡党委书记任阳及宜都市教育局、文联、熊渡电业、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学会、乡村稿家子志愿者服务队的领导和代表出席会议。

原广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朱绪忠的《故乡觅知音》宜都人社局长张祖华的《我们都是乡里人》宜都市教育局长沈锡阳的《乡间一老师,素笔写心怀》宜都市文联原党组书记周保平的《一个乡村教师的情怀》宜都市市实验小学高级教师陈文银的《无边绿意盈心间》宜都稿家子志愿者服务队秘书长徐小红《苔痕印心痕,墨香是心香》陆城一小教师杨大芹《山中有人寄书来》宜都一中高级教师张祖华的《凝血的优思》等评论文章在会上发言交流…

参会代表们在《苔痕青青》出版首发式上发言

参会代表们在《苔痕青青》出版首发式上发言

参会代表们在《苔痕青青》出版首发式上发言

参会代表们在《苔痕青青》出版首发式上发言

参会代表们在《苔痕青青》出版首发式上发言

参会代表们在《苔痕青青》出版首发式上发言

参会代表们在《苔痕青青》出版首发式上发言

参会代表们在《苔痕青青》出版首发式上发言

参会代表们在《苔痕青青》出版首发式上发言

《苔㾗青青》评论文汇

故乡觅知音

朱绪忠

今年 的八一建军节,我收到了一份特别贵重的礼物,来自我的故乡湖北宜都市。

礼物是一本书——《苔痕青青》,作者一名山区小学教师,名叫徐安新。

其实,我与徐老师仅有一面之缘。今年四月六日,潘湾镇吕家坳村举办第六届茶乡女儿会,应家乡领导和朋友邀请,我在热心快肠、大名鼎鼎的中国故事大王徐荣耀、著名雕塑大师周长青先生陪同下去活动现场采风,中午在一个农家饭馆,我与徐老师有缘一见。

安心老师中等个头,四十来岁,给我一种沉稳、谦逊、和气、颇有书香气质的第一印象。我这个人,有看重第一印象的毛病,也许早年看曾国藩的书受了影响,很相信相由心生这一说。

未与安心老师结识之前,徐荣耀老师告诉我,王畈小学有一个很了不起的老师,不仅人品好,文章也写得顶呱呱,用咱们宜都歇后语形容,就是两个哑巴睡一头一一无话可说。跟我一样是军人出身的时仼市文联党组书记保平兄送我一本他亲自主编的巜宜都风》季刊,并提醒我重点阅读一下那个叫徐安新的文章,真心不错。

那是一篇散文《老妻》,写得妙趣横生、活灵活现,一个既彪悍又不乏智慧、既咄咄逼人又不失理性地恶燥女人呼之欲出。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活泼、生动、风趣、幽默,加之深接地气的浓郁乡土气息,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内心并萌生出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是一名职业军人,在部队从事了一辈子的政治思想工作,对于文字的爱好,对于文学的喜爱,早已融入血液,成为生活乃至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得知徐老师有一本书将出版,我在微信里说,出版了请第一时间寄我一本。安心老师懂得我的渴望,巧的是,书到这天是建军节,作为一名军人,一个离乡多年游子,这来自故乡的特别礼物,怎不让我喜山望外?

数十年的阅读经历,让我形成了一个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就是一本书到手后,必先读序言和后记。这样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作品、了解作者。读完巜苔痕青青》的序言和后记,我的心就被紧紧抓住了。我是八月一日中午收到的书,从下午一点一口气读到第二天凌晨,第二天也就是昨天又读到大半夜,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部19.9万字的作品。对我这个虚岁六十六,说老不老、说少不少,读书说不多也不算少的文学爱好者来说,《苔痕青青》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

透过《苔痕青青》,我看到了一位乡村教育观察者、思考者和守望者,触摸到了草野间别样的师魂。这部作品勾勒了社会转型时期乡村教育的生动画卷,抒写了作者从教三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心路历程,沉重中透着温暖,悲哀中透着希望,捧读着,五味杂陈,心动不己。

掩卷遐思,眼前出现了一群面容鲜活的乡村老师,这部作品,不是风花雪月,一己悲欢,而是时代变迁的缩影,是乡村教师的人格塑像和心灵画卷。在农村日益空心化、边缘化的窘境里,在并不如意的乡村教育生态里,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对乡村教育的守望?是什么样的信仰让他们坚守初心?

昨天与安心老师微信交流,他告诉我为什么要写《苔㾗青青》,是因为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有感情,因为心没有灰,没有冷。简简单单两句话,我看到了安心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许,这话语,代表了那一群乡村讲台守望者的初心。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当我读到《欠您一声对不起》、《有个姑娘喊我爸》时,我却数度热泪盈眶。我们的乡村教育能支撑不倒,就是因为有无数默默无闻,不计名利的乡村守望者,他们扎根草野,心怀大爱,不求功名!

昨天我与徐荣耀老师在微信聊天说到安心老师时说,我 戎马一生,敬仰英雄,崇拜好人,透过他的文字,我能感受安心老师是个好人!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当今,能相遇安心老师这样的人,而且又在我的故乡,怎能不相见恨晚引为知音?

作为一个嗜书如命的人,平生读过名家名著不算少,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的作品也很多。但一个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学老师的作品,也能让我感慨良多,这在我的阅读史上还真的遇到不多。人们常说的高手在民间,《苔痕青青》虽是一部散文集,但就其揭示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度深度,就其深厚写作功底和独特美学风格,如果不是读其文,见其人,我是无法相信竟然是出自一个山区小学老师的!

近些年来,也许是早过了爱激动的年纪,读书读得老泪纵横的,印象里好像只有一次,那是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早晨从中午开始》。这一次就是安心的《苔痕青青》。与路遥相这个大家相比,安心目前还只能算小家。正是这个小家,让我大大惊奇了一把,原来民间有高手!我期待并相信,我的老乡能成大家,成大器!因为我的故乡是文化重镇,风水宝地,走出过杨守敬、王永彬这样的近代大学者、大文人。徐荣耀老师和保平书记说,故乡有一群声名鹤起的稿家子,他们有生活,有灵气,他们中总会有一些人会冒出来的

安心老师的文学语言可谓独树一帜,作品中的许多沉重的话题,会让读者呼吸都有困难,但因为作者语言的非凡运用,让读者在痛苦并快乐中,能体味到汉语言本身的美和力,老实说,这不是一日之功能做到的。

我才疏学浅,不会用专业的文学评论语言来评说安心老师的作品,如果久违的故乡的土话来说我的阅读体验,我只能说,读《苔痕青青》,蛮有味,蛮过瘾!

(作者:广西百色军分区原政委、原广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大校军衔,湖北宜都枝城镇人,1972.12月从宜都第二中学应征入伍,退休后居住广州。)

我们都是山里人

——读徐安新《苔痕青青》所感

张祖华

好久没有,如此安静地沉醉地、放下一切地、认认真真地读一本书了,直到最近徐安新老师的《苔痕青青》把我唤回来找回来逼回来。这不,九月初一个周日,开始是窝在沙发里读,继而是坐起来毕恭毕敬地读,再而是站起来读,喊当老师的爱人快来一同分享一同感同身受一同心领神会一同为之赞美。

人无痴不可交,安新我一直叫哥,从嘴角开始发青到如今头顶二毛。翻开《苔痕青青》,突然将我人生在回忆中拉长,七十年代的人都要老了,想起周末放假或是上学那时的我们,就像黄昏山路上放的群羊,一大群弯弯曲曲地行在山路上,清一色背着竹背篓,向山上的老家挺进,或是向学校出发,梦想在装在钢筋盒里,夹在课本中,跌跌碰碰撞击之声至今犹在耳畔,那是一定要跳出农门的催奋曲。安新兄也一样,纯善的一个人,不爱说话的一个人。我也一样,小的时候,怕人,见人总爱绕道走。

我们就是这样的人。老师说,这样的人作文写得好,真的那时我们的作文时常当范文,中学时代写作文在县里获过奖的人。其实我们这样的人的内心深处永远是那么一点纯,一点内秀,一点痴,一点敏感。这样的痴,老哥五十年不改,藏在《苔痕青青》里青青地吟唱,一直唱,就像山上的树,哪怕孤独。我曾努力改过,却过一阵子又回来,就是那痴痴的文学梦。

人无情不可书。安新兄的文字有多美,我要告诉你说想要有多美就有多美,就像鸟儿山中飞来飞去,像音乐的空灵的旋律,还有人间烟火味气息。就像新雨之后地里的庄稼生长出来的模样,韵味深长,希望满在。有些句子带给人久违的诗意:月初山坳,晚风轻柔 ,吹干了一个女人脸上的泪花。泡桐树叶子哗哗地响着,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了些啥……有些句子却又喊山般太息:三讲台太短,英雄出人也难!半生寂寞乡间,也想露个头脸,哪些想出师不利,英雄出山,未能凯旋!

我们都是山里人,安新是语文老师,是驾驭文字的大师,谢谢你用一本书,把山音重现,把山色清朗搬进我家,让我透过文字远眺隐隐青山,迢迢绿水,看得青山在,似是故人来。一所学校,一方村落,人事过往,洗衣尽铅华,人性的光芒,在青青苔痕中闪亮。那个喊我爸的姑娘,那个可爱的村长和校长,还有老王,毛子,你们如今过得么样?安新老师记着你们,用深情之笔写着你们,你们的坚强、坚守,坚韧,天坑坡旧事里,你们永在,像山一样的人!我们都是山里人,命中遇见的人,安新老师记着你们的好,写着你们的好,向他的学生讲述你们的好!读之深,思之深,幽默的文字背后是酸楚的泪,对人性光辉的礼赞。

人无勤则无成。山里人,最大的本事吃苦耐劳,山里人,想信把日子过得实在,耕读为本,勤俭持家。安新兄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人,书教的好,不喝酒不打牌,就爱捉弄个文字,饱读诗书,痴迷墨水。在山里工作半生,我觉得埋没了他的才华。但幸运的是这个时代,地球村给他的写作插上了翅膀,拨开中年的迷雾,山里的风景日渐美丽,一切渐渐清晰,一切但知天命。有点古龙小说的问话:离开和回来有什区别吗?现在看来,没有区别。虽然脚下是坎,四围是山,有点局促,但更方便登山看白云悠远,山路盘桓。人生有些短暂,青青的苔痕又将开出小小的苔花,他们从不曾遗忘了季节,而是更善于抓住季节!

我们都是山里人!苔痕青青,一本好书,观此书,就像观山黛下之绝壁,引我凝望,绝壁上有一水至此,化为飞瀑。对了,我们都快五十岁了,知天命也不停,安新兄,那是我们的新起点!

2019年10月17日于陆城尾笔巷

(作者系宜都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公务员局局长)

乡间一老师,素笔写心怀

沈锡阳

又是一年春来早,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一个乡村教师的教育随笔出版面世了,春风习习,墨香缕缕,书页间,散发出久违的草木香和泥土气!

一个个暖意融融的教育故事,一段段感人肺腑的师生真情,读来如清风拂面,明月照人。我们广大的乡村教育工作者,扎根大地和人民,肩负着立德树人,传播文明的重任,他们也不乏智慧才情,也有从事文艺创造的潜能!

一杆素笔写师心,一字一句总关情。在社会巨变、教育转型的当下,在充满紧张焦虑、批评质疑的教育语境里,这些来自乡野的文字,为我们敞开了一扇小窗。透过这小窗,我们看到了乡村教育别样的风景,看到了乡村教师的面容和背影。他们对职业良知的坚守,对弱势儿童的悲悯,对教育初心的忠诚,在两难处境中的隐忍,都在字里行间,演绎得那么平实真诚,干净纯正,温暖人心……

读罢掩卷,不由得感叹,老师不容易,孩子王不好当!独生子、留守孩子、隔代抚养多重因素叠加,算得上人类教育史上前无古人的课题,为人之师面临的挑战也是一言难尽!社会上戴着有色眼镜,带着隔膜和偏见,用了轻薄语气指点评判老师的人们啊,倘有机缘读罢这些文字,你会对教育会有新的认知和体验。生命复杂而多元,教育曲折而艰难,教书育人,从来就不是风花雪月的事情,貌似轻松简单的工作,蕴含着局外人难知的苦涩艰辛!

一杆闲笔写童心,童真童趣最喜人!作者已是天命之年,却没有滑入中年油腻的窘境,对校园生活并无审美疲劳、倦怠之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有为人之师的忧患和思考,更有一腔赤诚和真情。

在《叫我名字不打雷》里,这位中年老师的大名惨遭蹂躏:被演员编进谜语里,被留守母亲绣进鞋垫里,被孩子写成书法作品,被调皮鬼背后叫来叫去……这看似有损师道尊严事情 ,作者却将其视为别有韵味的教育情景喜剧。试想如果没有猛虎细嗅蔷薇的爱心,菩萨低眉的性情,如果没有对儿童纯洁天性的同理心,又怎么会有这样微微一笑的超然淡定?在《对面女孩叫小芳》和《有个女孩叫我爸》中,作者把日常的师生之情,写的那么温婉细腻,幽默喜人!为人之师,人到中年不失赤子之心,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一管淡墨写师魂!读罢《一生叹息》、《我和我的放牛班》,读者自会感受到乡村教育生态的复杂混沌。在作者笔下,乡村老师的无奈、两难和酸辛都是娓娓道来。逶迤曲折的文笔,悲欣交集的感情,流露出为人之师的宽厚与悲悯;在《欠你一个对不起》中,作者痛悔自己年少轻狂,因为误解和偏见,伤害了一位贫穷母亲,多年以后还心有隐痛;在《毛子》一文中,作者沉痛检讨自己的教育失误,这种自我批判和自我反省,体现了一个底层知识难能可贵的忏悔精神;在《收礼记》中,作者面对学生家庭的苦难和不幸,他用特有的方式,表达深切的关爱与同情。

作者还饱含深情,塑造了一组民办老师的群像,歌颂了他们在特定历史阶段,做出的无私奉献和牺牲。在《老王》、《粉笔祭》和《天坑坡记事》中,民办老师曲折艰难的命运,不忘初心的坚守,乐观顽强的精神,读来感人至深!他们行走在草野的步伐,坚守讲台的姿态,是乡村大地美丽的风景,是草野间别样的师魂!

满怀乡愁写乡情。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大山里,乡村教师在人们眼里,属于穿皮鞋,吃皇粮的国家人。面对故乡的土地和人民,作者没有知识精英的居高临下,也没有所谓乡贤的自命清高,对底层劳动人民,保持着难得的赤字之心。作者人在乡间,对当下乡土文化传统的失落,留守老小的困境,作者表达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忧患之情;在《周夫人》中,他揭开乡村历史疤痕,反思非常年代的世道的诡异,人心的沉沦,歌唱艰难世事中永不磨灭的美好人性;在《家丑》中,他批判金钱物欲,异化扭曲亲情,却不忘在文章的末尾,为读者抹出一抹温暖和光明。

行走乡间大地,作者用心聆听着新时代新农村进步变化的足音,感应着乡土的脉动和体温。在《茶客》中,他深情赞美守望相助,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在《故乡有嘉树》、《一条大路上高山》中,他热情歌唱新一代农民的开拓创造精神。看得出,作者是一位教育理想主义者,他真诚地相信,教育不但改变个体命运,也是推动乡村振兴,乡土进步的深沉动能!

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教育,是一个大课题。不断涌现的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困惑,也给我们提供了探索实践的鲜活案例和难得契机。这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三尺讲台,是大有可为的!一个普通老师,或许生活空间有所局限,职业发展有天花板,可是只要终身学习,不断求索,坚持实践,他的精神视野,他的创造活力,就会不断超越拓展!三尺讲台并不低矮狭窄,有大格局大胸怀,人在讲台,一样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是的,人在讲台,面对的是生命无限的可能,是未来世界的精彩!我们教育人,应该有这份气度和胸怀!

一名山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艰苦寂寞的环境中,教学之余,读写不停,写下了大量散文随笔。这些文字发乎本心,出乎真情,表现草根知识分子的人生思考和教育情怀,其言也谆,其情也真!今日得以出版面世,实在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宜都是文脉昌盛文气氤氲的文化重镇,拥有全国百强县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森林城市的美名,我们广大教育人,生活工作在这片土地上,不但要有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底气和自信,也应有一份文化创造的自觉和自信!宜都有三千余名教育工作者,他们的精神气度,人文情怀,人格素养,关系这这块土地的血脉和温度,关系着这千余平方公里国土的文明进程!愿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工作之余捧起书本,汲取古今中外人类文化的养分,涵养我们的精气神,壮大丰盈我们的灵魂!愿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勇敢的拿起笔来,书写我们教育人的理想情怀和生命精彩!

愿我们教育人,在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中,挥洒我们心血智慧,散发我们的光彩热能,书写我们幸福美好的人生!

愿我们的校园,书香弥漫,文脉流芳,文气如云!

谨以此序文向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致敬!愿徐老师灵泉奔涌,健笔不停,写出更多更好更美的作品!

(作者系湖北宜都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一个山村教师的情怀

——读徐安新的散文集《苔痕青青》所想到的

周保平

今年暑假期间,我邀请徐安新老师一起自驾到武汉黄陂区旅游,说好三天,结果游览了两天后,晚上他接到了何玉美校长电话,要他赶回来参加第二天上午的会议,我当时建议他向校长请假说明情况,继续完成我们的旅游行程,他没有同意我的建议,坚决要求连夜赶回,最后我只好回去,与他一起连夜开车四个半小时,深夜一点赶回宜都。

长途驾驶,我们一路长聊。

他告诉我,想出本书,书名叫《苔痕青青》。他笑着说,这是2018年初,他与五年级学生打的赌,说好了一年为期,孩子们每人完成两百页成长日记,毕业前编辑成纪念集。老师呢,写一本书记述半生教育经历,师生相互督促,相互鼓励,这美丽约定就成了师生共同的期许。我听得兴趣盎然,这活儿可不是一般老师愿意干,这赌打得有点儿玄!早听孩子说过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也听当老师的朋友说,作文不好教,并没有什么特别见效的方法和通用的路径,很大程度要靠拓宽阅读,培养兴趣,启发性灵……

只觉得一个老师,以身示范下水作文,和学生一齐写,比着写,互相激发,是一件特别靠谱的事情,不由得对这个老师刮目相看,生出敬佩之心。

今年八月中旬的一个双休日,竟然收到了他的散文集《苔痕青青》,看来,这个赌大局己定,想必他的学生也是佩服得很。作为文化人,我深知业余作者,出书不容易,连夜看完了这部近二十万字的散文集。

看完此书,我从心底里对徐安新老师充满敬意:作为一个很普通、很平凡的山区乡村小学教师,他是有文化有情怀有思想的好老师!

教师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是学生人生引路人,灵魂的塑造者,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我是很尊重老师,很愿意跟老师交朋友的,我是两年前,读到他的一篇文章,才认识他的。知道他1988年师范毕业后,一直在山区乡村学校任教,己经三十一年了。

徐老师告诉我,7月29日将《苔痕青青》公开出版的消息发布家校群,承诺这个暑期内己完成一百页成长日记的同学 ,开学时即可得到老师签名送书一本。他就是这样的一位教师,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徐安新老师一直说自己朋友少,生活很无趣,烟酒不沾,不喜社交,不呼朋唤友胡侃神聊,不会麻将,不摸扑克,不下象棋……我跟他却很谈得来,虽说人在山里,视野一点儿也不狭隘。近年来,他在教学之余笔耕不辍,撰写了二十多万字的诗歌、散文、教育随笔、民间故事、报告文学及新闻报道等诸多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及网络媒体,他的作品关注山区学校教育、关注三农问题、关心留守儿童,我一直观注着他的动态。

读完《苔痕青青》,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也生出一些感慨,一个作家,如果不是心怀大爱,悲悯苍生,对世间美好事物怀着热爱,就不可能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不可能写出读者喜欢的作品。徐安新老师是在用全部身心去感受,去发现,去聆听,写出的作品才会如此生动感人,回味无尽。他对农村教育的思考、对宜都大地的深情,对老领导、老同事的感激与怀念,对困难学生的鼓励,都是出自真心,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有着现实主义的执著与坚定的文学自信。

徐安新现在是宜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宜都故事学会副主席,他积极参加宜都市文联、作协、民协、故事学会举办和组织的各项文艺活动,从不迟到和缺席,每次活动完毕,连夜就写出宣传报道,第一时间在网络媒体上发出。他任市作协副主席尽心尽力,充满活力,朝气蓬勃。

他任宜都故事学会副主席,积极支持和配合中国故事大王、中国好人徐荣耀主席,高扬红色旗帜,紧跟时代步伐,在传承宜都文化,讲好宜都故事,作为一名文化志愿者,他也是全心全意,不遗余力。

最后,我期待徐安新老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教学成果更丰硕,文学创作更出彩!

2019年10月15日于宜都

(作者系宜都市文联原党组书记、文旅局主任科员)

无边绿意盈心间

——读《苔痕青青》随想

陈文银

初秋时节,读到了徐安新老师的校园散文集《苔痕青青》。雅洁的封面,诗意的扉页,一下子把我带入山明水秀的自然之境。静夜捧读,犹如清风拂面,明月照人。

人生在世,孰能无情,身为人师,焉能无情?教育本质上便是以心换心,以情感人,是师生之间情感互动和心灵感应,而决非止于上课下课,刷题考分。诚如一位哲人所言,教育乃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本《苔痕青青》便是从广袤的乡村和美丽校园生长出来的一部充满至情至性的美文。

浓浓师生情,密密手足情,深深家国情,融融故乡情……一本《苔痕青青》, 一以贯之的便是一个"情",可谓字字真情,句句关情。在这个人与人日益隔膜疏离的商业时代里,在充满着焦虑和功利的应试教育生态中,徐老师以极富感染力、震撼力的语言,穿透生活的表象和教育的迷雾,述说他对教育人生的理性思考和睿智洞见,字里行间,深藏着他对乡村教育生态的深刻忧患,对人间真情的深情赞美,对人的觉醒与进步的深切呼唤。

他摒弃了空泛的议论和唯美的抒情,以真诚的笔触呈现校园生活和乡村社会中的复杂冲突和矛盾。一个个五味杂陈的教育故事,一个个电影镜头般的教育场景,一段段百感交集的心路历程,让人难以忘怀。感觉他像是个金玉满堂、抱宝怀珍的有料之人,似乎还有源源不断的故事可以分享给我们。

我不知道《苔痕青青》的书名,是源于清代学者袁枚的诗文,还是源于书中一个叫青青的支教女生,我喜欢这个生机盎然别有韵味的书名。那个叫青青的城市女孩的遭遇,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衣食无忧的娇娇女生,不顾妈妈的反对,怀着一厢情愿的理想,毅然决然地到山区支教,她原本以为山区学校是一个世外桃源,与世无争,可以去种教育理想的试验田,去开剑别样人生。可是她的热切理想遭遇到了冰凉的现实,理想主义在那里并无用武之地,生活方式在那儿也遭人非议,人际的代沟,认知的差异,心灵的隔膜使她再也呆不下去……

她决意离开此地,临行时却一跤跌倒在青石台阶上,久久挣扎不起,在那嫩嫩的,绒绒的,丝丝缕缕,细细密密,绵绵无尽的苔痕上,留下了她青春的泪水血迹……

这个故事写出了青春的挣扎,理想的幻灭,这几乎是每一个走出校门初入社会的青年的宿命,这个故事寓意深刻,开放式的结尾更是耐人寻味。青青选择的对与错,我不好妄加评判,但她那颗敢说敢做的真纯的心,勇敢做自己的劲儿,还是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在《我的眼里只有你》一文中,90后女生阿曼,倾心帮扶一个患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却因家庭变故,不得不忍痛离开她挚爱的学生,师生离别的那一幕,如电影慢镜头般呈现,真是写得感人至深;在《村长和校长》中,为护佑当年被誉为镇村之宝和村庄之魂的村小免遭拆并,校长和村长之间的一段对白,也是鲜活感人。

《苔痕青青 》里,也有不少文字是自我呈现与自我剖析。徐老师讲述了他和一个自闭男孩的故事,不懂自闭症的他,对一个疑是自闭的男孩,他无师自通,使出拍拍肩,拉拉手,说说话的独门"大招",居然让这沉默的小孩展了笑颜,开了心扉,上演了一出真情洋溢的轻喜剧;他走访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女孩,其情其景,如在目前,生动感人;他力劝一个患儿的家长,及时给孩子做眼睛手术,多年后孩子拥有了幸福人生;他积极指导青年教师的成长,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境;他对自己年少气盛时犯下的错误始终铭记,心怀愧悔之情,多年之后念念在心……

《苔痕青青》第二辑《故乡有嘉树》 ,写的故乡山水草木,人情世故。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家乡的风土人情,书写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存处境和平凡人生。乡土原本属于特定地域的词语,在徐老师笔下,乡土被赋予丰实的文化内涵,转换成精神家园的代名词。这里民风淳朴,鸡犬相闻,邻里和睦,人们亲如一家,守望相助。乡村生活的真善美,山野风物的精气神, 描摹得栩栩如生。

《苔痕青青》 第三辑天使降临到我家,主要是亲情的真心抒写,有对天伦之乐细腻传神的刻画,有对兄弟之情浓墨重彩的渲染,有对父母之爱力透纸背的讴歌。让我难以释怀的是 《抽旱烟的母亲》,作者开篇即言:他一直觉得自己母亲不像个母亲,倒像个长工和佣人,除了做事就是做事,遇事爱发脾气,骂人粗声大嗓,还抽旱烟喝白酒,全无一点母亲的慈爱和温情。这位不更事厌烦母亲的少年,在聆听了语文老师的一番长谈后,才深深懂得,是生活的艰辛让母亲把活命放在第一位,顾不上审美,抽旱烟喝酒也只是她在沉重生活重压之下仅有的生趣。

少年长大成人,在外事业成功,母亲卧病在床,他侍奉到最后,母亲与世长辞,他痛彻心扉,下葬时却在母亲的棺木内放置了烟酒,还骄傲地告诉世人:我的母亲不是一般人,她是抽旱烟喝白酒的女人!读完此文,我唏嘘不己,几欲泪奔。

在这样一个虚拟文化日益泛滥,功利主义日益肆虐的时代,徐老师能牢牢地固守自己对教育的本心、对生命的真心和对生活的热心,实乃可敬可佩!

徐老师的语言,既有阳春白雪之思,又有下里巴人之趣,真是意到笔随,酣畅淋漓,读来一气呵成,畅快无比。他善用长短句,兼以文白夹杂,还能将方言俚语和成语俗语甚至古典诗词烩在一齐,实在颇有机趣。他还善用网络热词,如信息孤岛文化沙漠等词语让人耳目一新,感佩不己。

我执教于市里一所窗口学校,他驻守偏远的山村校园,我们同是语文人,都视读写为立身之本,在文字的交集中,我们结下了君子之交,虽谋面甚少,却心神相通,这就是缘份。

他是一个乡村守望者,也是一个时代观察者,教育思考者。在《他的学校在云上》一文中,他借主人公之口说出了自己对教育有独特的体悟和认知:我心目中的儿童教育,只是陪伴与守护,陪伴孩子完整的童年,守护孩子澄明的心性,涵养孩子与生俱来的慧根……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当下,在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喧嚣中,这样的声音有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况味,读来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说实话,我不是作家诗人,只是平凡读书人教书人,可内心深处,对于那些灵魂深处的歌唱,深入人性写作,我总是像一位虔诚的信徒,心怀敬意,毕恭毕敬。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写过一本书《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他认为,我们能够在阅读中直面存在的虚伪与庸碌,净化自己喧嚣不安的灵魂,这话实获我心。这个比喻,与咱们的黄金屋颜如意可谓相映成趣。

感谢徐老师用朴实无华的文字,为读者呈现出这样丰盛的精神盛宴。读完此书,我仿佛来到一片广袤的原野,放眼望去,芳草连天,绿叶无际,心中充盈的是盎然绿意。这绿意,是山野大地的春色,是文学教育的原色,也是文人与文学的本色。

我的阅读习惯是读书要趁热打铁,写文章也要趁热打铁,在秋老虎依然热情不减的时节,这块铁我是不是打出了自己的初衷,这随想式的书评是否合乎作者本意,我是不知道的。

可是这又有什么要紧呢,我们都是教书人,我们都是语文人,读书写字,舞文弄墨,固然是情怀所至,灵感驱使,但我以为,读书作文应是一项工作技能,职业本分,不读不写,性灵枯窘,言语无味,何以授人?如此说来,这短短书评,就当是练笔又怎么不行?

青青苔痕,师者真情,无边绿意,映在我心。

(作者系宜都市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市民间文艺评奖委员会副主任)

山中有人寄书来

杨大芹

那日,安心大哥在微信上问我的地址,我一下子乐坏了。我就知道,山中有人寄书来!

小心翼翼地剪开塑料袋,浓浓的墨香便扑鼻而来,雅洁的封面上,远山如黛,白鹭低飞,落红翩然,芙蓉照水,美!

苔—痕—青—青我不由得念出了声来。这一刻,清人学人袁枚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句子,也一下子闪现在脑海。

封面不错,书名也好!我禁不住笑了。

安心是山里老师,我们是在笔会上认识的,我们都是山里人,靠读书走出了大山,我们都是语文人,视读写为职业本分,我们偶尔见面,总有话谈。最开始读到安心大哥的作品,是在小学语文群中。安心大哥文思如泉涌,在群中总是一天一小篇,两天一大篇的发着教学随笔。我呢,总是一字不漏地拜读。心中不免暗暗惊异好奇,老实说,在这i浮躁功利的时代,并不宁静的校园里,坚持读书写作,不容易,况且,他还是在乡里呢。

他笔耕不辍几十载,一支粉笔写春秋,一杆素笔书心怀 。《苔痕青青》全书二百一十四页,洋洋洒洒二十万字,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教育的思索,对文学的真诚!

苍茫宇宙,芸芸众生,我们何其渺小,何其卑微。用文字为教育写真,以文学为生命留痕,况且,身为人师,也是给害怕写作的孩子们做出样子,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

还是说说我的阅读体验吧,开头第一篇,《我的眼里只有你》写得情深意长,读来让人悲喜交集。有点儿自闭的山里娃捡宝,遇到个城里来支教的老师,演绎了一段美丽的师生情缘。我的眼里只有你!当捡宝遇上阿曼,整个人儿像是苏醒过来了,捡宝的世界悄然改变。天空湛蓝,阳光灿烂,有了欢颜……读罢这温暖的故事,我想起一句西方箴言:爱,是解决人类一切困境的最后答案。是啊,教育,纵有千难万难,有了真诚的爱,教育会自有温度,教师也会自带光环,奇迹会在不意间出现……

当捡宝在狂风暴雨中等待阿曼将他刑满释放,我的心也一下子生疼起来,这出人意料的举动,却是一个弱势儿童对爱的呼唤!多好的一个故事啊,当读到师生离别那一段,捡宝跌跌撞撞一路追赶,阿曼老师一去不返,山野里回荡着孩子的哭喊,我的泪也一下子涌了出来。

安心大哥用最质朴的文字,娓娓述说着这个再平凡不过的故事,我相信读到它的人,见心见性见真情,心也会一下子变得异常的柔软。

《欠您一声对不起》中,那个贫病交加、老实巴交的山里母亲形象,读来让人难以忘怀,而字里行间,作者的忏悔之意,自我剖析,读来也是让人唏嘘不己。<<收礼记>>中的那位智障的母亲,一句我的萝卜好,我的萝卜多,我们也吃不了,牛不爱吃,羊不爱吃,猪都懒得吃的独白,让你实在忍俊不禁,可她内心的那份善良与热情,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崇,却是真诚……

安心大哥的文字是本色的,简单如话,平实如水, 波澜不惊,没有什么的文学化的处理,却写尽了一个乡村教师眼里的世道和人心,欢喜与悲情……

《苔痕青青》里,青青与阿黑的故事也颇耐人寻味,90后的城市女孩,怀着纯真的理想来到山里,无奈新理念与旧思想,传统价值与现代观念,注定要发生剧烈的碰撞,演绎出一曲耐人寻味的悲喜剧。为什么要写一棵树,一窝雏鸟,一只流浪小狗的遭遇…….

文尾处有一句给了回答,那青青苔痕,是不是想要给灰白的僵冷的水泥,再刷一遍生命的苍翠和碧绿?这意味深长的叩问,直抵人的灵魂。掩卷沉思,那青青苔痕,那灰白的水泥,那沁入苔痕的青春血泪,是生命在呼唤,是心灵在呐喊!我们的教育,对生命爱与美,心灵里的慈与悲,是少了一些的……

《苔痕青青》里,没有什么出彩的人物情节,也没什么惊人辞句,一串小故事,一些小人物而己,读来却是那么亲切,仿佛就在眼前,就在身边,触手可及。捧读着这小小的书,总想要透过字里行间,去寻觅,去体味,去审视一些我们熟视无睹的东西,关于乡村,关于教育,关于生命……

诗经里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山中有人寄书来,我无以为报,写了一篇小文,表谢意。我和安心老师都是山里人,喝山泉的人是不缺营养的,安心大哥是有故事的人,愿他不忘文学的初心,笔耕不停,写出更多好更美的作品。

(作者系宜都市陆城一小高级教师,市稿家子协会会员)

苔痕印心痕,墨香是心香

——读安心校园散文集《苔痕青青》有感

徐小红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安新老师处女作《苔痕青青》,借用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经典小诗《苔》的雅名,意境清幽,寓意深远。

青青苔痕,生在低处,长在角落,在阳光照 到的地方,就算无人眷顾,她也宠辱两忘,悄然绽放,恬似平凡的人们,不争宠,不攀比,全然按照自己的生命意志和节律,纵使卑微,也要彰显出个体生命独特的价值,演绎出生活的精彩,绽放生命的意义。

四年前,我千里迢迢,孤身一人来到王畈小学从教,都说安新老师个笔杆子,是个书虫子,很有点特立独行的样子。因与他同姓,每每见我,都称赞徐家屋里的姑娘蛮不错,从城区到山区来从事教肓工作。放假没事就来我家玩,在王畈我就是你的亲人,他经常这样对我说。

人在异乡,初为人师,难免困顿迷惘,在并不称心如意的乡村教育生态中,在教育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安新老师给予我许多指点和帮助。我学的是英语专业,因为师资缺乏,只能改行教数学,很是郁闷。他鼓励我说,你是英语老师中,能教数学的,又是数学老师中,能写文章的,是个什么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老实说,《苔痕青青》写的不过是一个山里学校,一些山里孩子的幸与不幸,一些乡村老师的悲喜人生,在这个浮躁喧闹的人世间,阅读气氛日益稀薄的当下,只怕难得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可是我是读进去了的。看起来粗枝大叶的安新老师,他的心很细膩,他的文笔很唯美,世人都说文如其人,他的人与文是统一的,是有内涵的。

他是用一双悲悯的眼晴,一颗慈爱的心灵,去写山里的孩子和老师,写教育的事情。《欠您一声对不起》中重返校园的阿雄,《有个孩子喊我爸》里的残疾苗苗,差点双目失明的丽丽,生在单亲家庭的疙瘩......他笔下的困境儿童,有的家庭残缺,衣食无着;有的失去双亲,疾病缠身,有的性格扭曲,偏离家庭……他们的成长故事,交织着无尽的眼泪与酸楚,也流淌着无言慈爱和温情,读来让人悄然动容,无法忘怀。有意思的是,这些曲曲折折的教育故事里,他总是给弱势的孩子,安排一个给他撑腰的好老师,给困境中老师安排一个给他撑腰的好校长,给左右为难的校长,安排一个撑腰的村长……

文学是人学,教育也是人学,人文关怀,人道主义,对生命困境和人生苦难的深切关怀与同情,是文学和教育永恒的主题。虽然仅仅从教四年,我也深深懂得了,帮扶贫困儿童,关爱问题孩子,把教育公平普惠的阳光雨露,播撒在每一个贫困孩子的心田,把希望和光明带到每个困境的家庭里,是我们教育人的责任。在党和政府倾全力解决贫困问题的当下,教育公平,教育扶贫是一道考题,考验着我们的教育人的爱心与智慧,也考验着我们的良知和初心

我和安新老师都在求学时代,遭遇人生困境,都在成长路上,得到党和国家、学校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作为农民的孩子,有幸走上教师岗位,为国家社会服务,在三尺讲台上实现自我价值,我们怎能不知足、感恩、奉献,又怎能不为势弱孩子,贫困家庭伸出援手,捧出真心?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我的眼里只有你》里的阿曼,《收礼记》中的执教女孩小丁,《对面的女孩》小芳,还有《苔痕青青》里的青青老师。安新老师笔下的女孩,都是城里女顶,怀揣教育梦想来到山区,走上讲台,历经幻灭与挫折,却初心未改。在这些女孩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读到了自己的故事,心中也有万千感慨。

我也曾像阿曼一样,为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伤透了脑筋,定真心的付出打动学生的心灵,使浪子回头回到正轨,收获一份难舍难分的师生之情;我也曾像小芳一样,初上讲台手足无措,面对问题无所适从,是校长和老师们无私帮助,理解包容,我才站稳了三尺讲台;我也曾像青青一样,从教之路几多坎坷,但我战胜了孤独和挫折,是文学的力量,让我找回了自己,看到了教育的苍穹之下,也有诗和远方!个中情景历历在目,仔细体味书中人物原型,字里行间,依稀有他,依稀有我,也有我们朝夕相伴的学生。

纸短情绵长,墨香即心香!

我读得懂这平凡文字背后的人生。毕竟我俩是自家人,我们都是教书人,我俩共教一个班,我数学他语文!

文学和教育都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灵,文学是心灵的滋养,精神的绽放,教育是人类文明的接力,是个体生命的成长。这两件事情,都要人们捧出真爱和真心,付出全部的精力和感情。

而我,有幸当了老师,又有幸与文学结缘,还有幸与安新老师携手共教一个班!滚滚红尘,茫茫人海,这是怎样的一个奇缘?

祝愿《苔痕青青》墨香万里,爱传人间。愿我们的孩子,亲其师,信其道,也爱上读书,爱上作文!

(作者系宜都市中小学二级教师,市作协会员,稿家子协会秘书长)

凝血的忧思

——读《苔痕青青》

张祖华

山中有人寄书来,原是同道教书人。

这是一本校园散文集——《苔痕青青》。开卷不觉莞尔,本色文字里,透着轻松,幽默,读着读着就沉重了,苍凉了。

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一个草根知识分子深虑时患的眼神,感到了一个乡村教育人凝血的忧思。他笔下的村庄,呈现得如此真实,如此惊心。乡土的沉沦,乡情的异化,教育的荒芜,人心的变化,无不真切地告诉我们,乡村在巨变,已不再是诗意的所在,宁静的桃源。

他这样写 《人情》:有人四年三桩事,有人三年四桩事,有人年年无事找事。有人恨不得母猪下崽鸡抱窝,也请一回客!家底单薄的人家,为情所迫,有点喘不过气,进门送恭喜,心里牙痒痒,恨不过!今日乡村,人情寡淡,攀比盛行,人心异化不堪。金钱的迷魂阵,人情的乱麻丛,裹挟着底层的人们。幸好有识之士正在觉醒,大刀阔斧治理着人情风,意在重建乡土人伦,重兴乡风文明。

他这样写村人,古哥没读什么书,一身江湖痞气!可是朋友遍天下,三教九流,红黑两道,玩得很是慷慨潇洒!在我心里,这个山里娃已经异化扭曲。表面风光,不停蹦哒折腾,终究还是狗肉难上正席。古爷对我说:你古哥虽然混得开,到底还是没文化的粗蛮人,只会撒钱,搞关系,换女人,整日的花天酒地!我就怕他跑偏了,出问题!如古爷所料,古哥最终出事。古哥结局是悲惨的,他失去了敦厚纯朴的乡村文化的滋养,失去了心灵的根。

《家丑》写的是异化的亲情,李婆婆老伴死后,她成了一只瘪气的皮球,在三个儿子的门前,来来去去,就是进不去。有时候在老大屋檐前闷坐,有时候在老二门前发呆,有时候进老幺的牲口棚里,跟鸡鸭牛羊们长篇大论。邻居说,这婆婆,儿孙满堂,却孤单一人。这样的文字,读来让人悲凉不已。

《人情》中的老张头的故事,也让人扼腕叹息。他本儿女双全,却独自生活多年,像个孤寡老人。老人牵牛上山翻下山涧,昏死半天。村人将老人急送医院。村长给老人儿女打电话,竟惹来一通劈头盖脸的教训。村长不计较,预垫医药费,安排人护理,以呼吸机维持生命等待儿女。可儿女回来竟然是这样一串反问:是谁签的字?谁同意的手术方案?这么个破医院也敢干大手术,我看你们是挣钱不要命!几十里山路颠簸,为什么不打120?弄个轿子抬下山,伤得这么重,怎么经得起折腾?你们医院和村里,都跑不了责任,这是不拿人的命当命……

《抽旱烟的母亲》读来更是戳心。阿黑眼睛里,自己的母亲不像个母亲,倒像个长工和佣人。一天到晚,灰头土脸,不是在田间,就是在猪圈,除了劳作,就是劳作,而且,还抽旱烟喝白酒。同学上台念作文,听到人家母亲,有的温柔美丽,有的慈爱贤惠,阿黑心里充满了爱慕嫉妒恨。为什么人家的母亲,都有母亲的样子,我的母亲不像母亲!老师找他谈话,他喷出的全是母亲的不是。

老师以亲历教育阿黑不可恨母亲。阿黑像被什么电了一下,似乎有一点觉醒。

当不懂规矩的母亲兀自闯进教室,把一个蓝包放在讲桌上,煮熟的鸡蛋滚出来,在讲台上旋转不停,阵阵哄笑声里,阿黑无法呼吸,痛不欲生,他手忙脚乱,收拾了残局,拉起母亲的手,飞跑下楼,走出校门,指着马路怒吼:‘滚!’

读到这里,我沉默良久,仿佛整个世界都黑了,周身全是寒冷。

我们乡村怎么啦?我们的教育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阿黑心里得了什么病?值得我们教育人深思追问。

在《一条大路上高山》里,作者借文化不高却正直而有头脑的明哥的话,说出了自己对教育的忧患:如果光是教聪明,得高分,孩子们长大,一个个我字当先,心胸狭小,眼光短浅,没有国家集体观念,没有感情,那咱们国家社会遇到困难可怎么办?当《古爷》里的古爷力主学校教育培养出大人物,搞出大动静的时候,我说:我们老师,只负责培养规规距距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出不出人物,那是天意,我也不打包票的。庄户人家的孩子,只要品行端正,肯做事,会做人,不败家辱祖,孝敬父母,有碗饭吃,就谢天谢地,还想出人头地咋的?作者用很实在的语言道出了教育必须教人做人,这是教育根本。

遗憾的是,应试教育下的乡村教育也是一言难尽,诸多缺失令人忧心。作者人在讲台,不是给教育界涂脂抹粉,极尽歌功颂德,而是以一种鲁迅式的笔法,直面教育现实,直指教育界的种种病象,试图引起人们的注意关心。

在《苔痕青青》里,城里女孩儿青青,和四个小伙伴带着情怀和浪漫,投进大山怀抱,开始了教育之旅。她们将现代理念融入教育生活,给沉闷的山区校园带来蓬勃生机。然而,她们的新作派却引起校长的焦虑:上个语文课怎么就出那么多花把戏,又唱又跳,还自个打花脸演戏!一堆女娃追着男老师到寝室,问的什么问题?搞什么生日party,成何体统?弄个蛋糕把脸搞得脏兮兮。写个作文咋还上了山,钻了洞,下了河,摸了鱼,安全出了问题算谁的?半夜三更电脑咋还开着,到底是在搞学习,还是打游戏?个别班级学生恶作剧,下了英语课还讲英语,厕所门口碰了老师也飚一句,这是挑衅还是调戏?把唐诗宋词也翻成英语,还不是糟踏我们的文化么,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上个英语课,不背单词,看起了泰坦尼克号,他们就不晓得有些画面少儿不宜?

校长开起会来也有点诡异,罗列学校十大危机,警戒青年教师不可误己前程,误人子弟。青青们讨了个没趣,沉默了。年轻教师的规规距距安安静静,非但没有引起校长对自己扼杀教育个性、教育生机的陈腐僵化的办学思想的警觉和反思,反倒让他生出了一种超级自信。他在全校教师会上狂吐豪言:学校要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要上台阶建特色创品牌,杂七杂八高高低低的树一律砍去,不像样子的花花草草,一律打灭草剂;该硬化的地方都硬化,走遍校园,要脚不沾泥,目光所见,要整齐划一!校园不是公园,不是休闲地,是流汗的地方,是拼搏的赛场,不能容许师生,一个花,一个虫,蹲在那儿看半天!个别老师养些花花草草,我看也没多大意思,又费时间又费精神,我们是管学生的园丁,不是侍弄花花草草的园丁,玩物丧志可不行!

校长一声令下,寄托着全校师生感情,代表着学校精气神的大青树被刽子手们残忍地锯掉了。泉池填平了。几块被孩子们溜得光滑的天然石不见了踪影。那条叫阿黑的小狗,也被逼得没有了呼吸。校园建了水泥的假山和平台,摆了一长溜水泥的花盆。放眼校园,只见一片灰茫茫的水泥地,插了不锈钢牌,文化墙上,写满了路线方针,发展规划,近景远景,还有大小领导合影,往圣先贤关于教育的言论……

在教坛上碰得头破血流的青青黯然离去,作品最后写着:青青的眼泪,无由来的,大颗大颗,掉下来。红的血,清的泪,滴在苍苔,如水墨沁在宣纸,无声洇开。

文中的青青在流泪。我想,每一个真爱教育,有生命感觉的人也会流泪的。教育的目的是催生生命,尊重个性,而不是扼杀生命,抹灭个性,一所校园,不管其形式做得如何有声有色,如何花哨热闹,如果失去对生命的爱与关怀,失去对个体的理解和尊重,校园便失去了灵魂,就会沦为政绩的展示区,智力的训练营。

难能可贵的是,在痛陈现实的缺憾和教育弊端的时候,作者更能自我反思与剖析。在《欠您一声对不起》中,不羁少年阿雄逃学,我一路追到他家,得到的是一碗黑乎乎黏糊糊的蛋炒剩饭的待遇,初为人师的作者深感屈辱,气急的他口不择言:叫你儿子上学是正经,初中都不读完,一辈子下贱,一辈子穷光蛋!保不定落个断子绝孙!不久以后我了解到这个家庭背后的贫困和苦难,意识到自己的轻狂,这一幕化为生命里‘无法承受之轻’,成为永久的悔,无论我人在哪里,是穷是富,是高是低,我心里都有一块搬不开的石头,都有一笔还不了的老账。

我对阿雄妈妈伤害是重的,不过,更重的是自己。作者写:一种从未有过的羞愧和悲哀涌上心头,压迫着我的灵魂。我也是一向标榜自己心向弱者,笑傲强人,看不得人间欺凌和不平。自己也是边缘弱者,哪想到却在浑然不觉中,伤害着比我更穷更弱的人。不读书,就‘一辈子下贱’么,就该断子绝孙么?这就是跳了农门,跻身所谓知识阶层之后,我潜意识里的鄙夷和轻蔑么?将骨子里思想的黑暗毫无遗漏地抖出来了。这是一种灵魂的拷问。作者能真实而细腻地写出自己心灵的黑暗并进行深切的反思,实属不易。

毋庸置疑, 一个心胸狭窄、缺乏明亮正气的人无论如何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作者反思文远远不只这一篇,像《收礼记》《毛子》《天坑坡旧事》《我和我的放牛班》《叫我名字不打雷》,篇篇读来,深沉痛切,发人深省。

在深剜乡村种种病象以期引起读者思考的同时,作者也满怀深情写出了看似荒芜园地上的一束束明亮的光,给了读者极大的欣慰和鼓舞。

想来作者将整部散文集取名为苔痕青青,是大有深意的。青青眼里,这山里学校,并不荒凉,反倒处处诗情画意。绵绵阴雨里,一个星期就有青苔爬上来,细细的,嫩嫩的,绒绒的,青得逼人眼晴!古代诗人笔下的青苔,也一时间在她脑海里鲜活起来: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微根如欲断,轻丝似更联。文尾又写在青青老师忍痛准备离开那所山区学校的时候,忽然在坚硬的灰白的水泥台阶上,她看到了青青的苔痕!嫩嫩的,绒绒的,丝丝缕缕,细细密密,绵绵无尽。

哦,空山新雨后,它们又重生。作品以苔痕青青为题,文中文末多次写青青之色,显然作者是有意识地赋予了青青以特别的象征意义了。虽然僵硬灰白的水泥强压、扼杀着生命和个性,但是,真正有个性的生命是灰白、僵冷的无生命的东西压不住的。即使一时被压住,它也会暗暗生长。尽管最初只是那么一点,但最终会绵绵无尽,一遍又一遍地刷新生命的苍翠和碧绿。

作者对青青寄予了非常的感情,他特别自信地认为,只要青青存在,教育就有无限的希望。这种写法,确实很鼓舞人心。《苔痕青青》这篇散文里的青青老师,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人物,是极富青春活力,极有创造性的理想教师的代表。我觉得文中的无数个我,就是一个典型的青青式老师,他的思想很好地体现了尊重生命、尊重个性、追求民主、追求自由、追求创造等现代教育的理想。作者不仅写出我本身的青青式的教育理想,而且将青青式的教育理想寄寓在许多普通、优秀的教师以及关注教育的人身上了。

像《我的眼里只有你》中那个没跟家人商量就自个儿跑到山里当孩子王的阿曼,像《对面的女孩》中的小芳,像《老师》中的那个王老师,像《天坑坡旧事》中的那个烧锅炉的王老师,像《他的学校在云上》中的那个叫阿兰的女子以及那个叫安静的男子,还有像《一条大路上高山》中的那个明哥,等等,都能看到青青老师的灵魂和作派。作者笔下有无数个青青老师,就像水泥缝间的青青草,在顽强地挣扎着,健康地生长着。

这些青青式老师,是健康教育的魂,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也是我们教育真正的希望。

2020年4月22日晚

(作者系宜都市一中高级教师)

《苔痕青青》首发式后,参会人员游松乐山影辑

《苔痕青青》首发式后,参会人员游松乐山影辑

《苔痕青青》首发式后,参会人员游松乐山影辑

宜都乡村稿家子们看望徐安新遗孀黎孔菊女士

搜索建议:让故人安心的语句  让故人安心的语句词条  
热议

 【歌词】小拜年/恭喜发财 / 歌...

歌曲:小拜年词曲:陈国宝演唱:高胜美歌词千寻:正月里过新年哪人人多喜欢哪买了几个高射炮背着那大茶鞭家家户户贴上那新对联哪正月里过新年哪人人都拜年哪带来了几个大红...(展开)

热议

 小学生亲情的作文400字

小学生亲情的作文400字汇编九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