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4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这一次,我们读的是著名作家王小波的权威传记《王小波传》,作者是文学教授房伟。这部传记以王小波的人生轨迹为记述主轴,抽丝剥茧地梳理出作家的反叛精神和美学风格来源,推导文学偶像的形成。让我们共同阅读这本书,领略当代中国最独特的思考者有趣而浪漫的精神世界。
我们会从连续留言互动10期的朋友中抽取3-5位赠送精美图书,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领读|江徐
十点人物志原创
昨天,我们读到的是王小波在山东牟平插队的生活经历。在牟平青虎山村,他先是干了一段时间的农活,后来被调去学校担任代课教师。他的种种行为,在众人眼里显得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却深受学生的喜爱。这段艰苦的插队生活,对他的认知、思考以及日后的写作都产生深远影响。
结束插队生涯,回到北京,王小波会面临怎样的尴尬局面?他会通过哪些方式为自己打开局面,开辟新的人生之路?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寸步难行的生活
1975年,王小波二十三岁,积累了去云南插队、当山村教师的经历。回到北京后,生活上虽有好转,但仍然苦闷。
20世纪70年代的北京,理想主义的光芒逐渐褪去,显露出令人压抑的灰色氛围。一次次政治运动给人带来的不是激情,而是恐惧。
在散文中,王小波记述了1974年回京探亲时遇到的场景。那是一个黎明,他发现胡同口的小医院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人手里挎着篮子,篮子里装着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
这些人在干什么呢?
这些人都是来“打鸡血的”。据说往人的血管里打过鸡血之后,人会变得精神百倍,还能返老还童。这荒诞的一幕,让王小波感到无比震惊,同时牢记于心。
在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中,王小波描述了那个时期北京一家街道办豆腐厂里的生活,可以算作是对“鸡血时代”的写照。
“我仿佛已经很老了,又好像很年轻。革命时期好像是过去了,又仿佛还没开始。爱情仿佛结束了,又好像还没到来。我仿佛中过了头彩,又好像还没到开彩的日子。这一切好像是结束了,又仿佛是刚刚开始。”
小说的这段结尾,写出了自由意志与“后革命北京”的无聊无趣之间的暗示性联系。
从云南回到北京后,档案揣在自己兜里,关系落不到北京,王小波成了一个“黑户”。
在那个早上买根油条都需要粮票的年代,一个人如果没有档案关系,就不能领取布票、粮票、油票等生活必需票证,生活也就寸步难行。
因此,虽然受到家人照顾,王小波的郁闷却日益严重,之前调皮捣蛋、灵动飞扬的劲头全然消失不见。
他常常待在家里,不愿出去,也不愿见人,一味沉浸在书籍中。有时靠做数学题打发时间,一本《几何学大辞典》几乎被翻烂。
也是从那时候起,他开始构思小说,常在笔记本上写下凌乱的想法。
没多久,教育部大院的同学们陆续回京,大家聚在一起,可解愁闷。王小波经常找朋友聊天,互相借书看。
电视剧《人世间》剧照
有一次,王小波还和朋友赵东江进行了一次“煮酒论混蛋”的神侃,两人一边喝酒一边数算本姓家族历史上的混蛋英雄。最后赵东江败了,因为王小波搬出了王家历史上的头号混蛋——秦桧的老婆王氏。
那时候,大姐王小芹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精密仪器专业,毕业后留校。哥哥王小平在京西木城涧煤矿当工人。小弟王晨光在北京一家烟厂就业。
只有“后进青年”王小波显得有些迷惘,但他并未一蹶不振,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通过读书、习作、学英语等方式进行“自救”。
“后进青年”的自救之路
结束插队生涯,回到北京,一时找不到工作,王小波有一段短暂时间在街道办工厂上班。
从王小波的散文和与朋友的通信中,我们可以对那一时期他的生活状态获得一鳞半爪的印象。
在文章和信件中,提得最多的是和他搭班的刘师傅。这位师傅,以民间朴素甚至粗鄙的自嘲和幽默,为王小波汲取底层生活智慧打开了一扇窗户。
后来考入大学,王小波还和同学分享刘师傅“看天是蓝色,看地是土色,蹲在厕所里任什么都不想吃”这一类朴素而有趣的语言。
和插队时一样,王小波拒绝通过写作向主流靠拢。宋华的一位朋友听说王小波会写小说,就约他写胶东抗战的故事。他拒绝了邀请,并表示不屑。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前天办工业三十条学习班,我中午喝得大醉,被头当场点名,我厚着脸皮不在乎。”
他总是一副边缘人的面孔,对主旋律的东西抱有深深的警惕和怀疑。
工厂上班时期,王小波并不开心,自我解脱的方式只有读书和写作。他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因此,他对于读书这件事简直如痴如醉。
为了掌握一技之长,王小波在父亲安排下,跟随二机部精通数国语言的俄语翻译黄仕奇学英语。王小波小说《我的阴阳两界》中,酷爱西夏文的边缘学者李先生,就是以黄仕奇为原型塑造出来的。
就算置身困境、依然超然自得的黄老先生,和喜欢插科打诨的王小波非常投契。师徒俩既教学又谈天,闲暇时还一起去海淀买废弃钢笔尖、劣质的茶砖、快过期的便宜墨水。
黄老先生的教学不走正常路子,王小波把《英语大词典》翻至破烂,不会朗读,他以非凡的毅力一遍遍抄单词。结果,他能流畅阅读英文原典,但听说能力不行,还为此闹出过笑话。
除了拜师,自修也是王小波学习的重要手段。除了通过听西方古典音乐提高修养,他和朋友们更是为找书看想尽办法。
有一次,朋友借到一套《基督山恩仇记》,用胶卷相机拍下来,再用王小波做的投影仪偷偷投射在墙上。
每次放投影,院里的青年都像看电影一样,挤在他家看“墙书”。
关于这番特别的阅读体验,书上有一段动人的描写:
“窗外的天黑着,小屋却明亮无比。
投影一页一页地翻着,墙上的字有时清晰,有时模糊,但底下看书的青年人,却鸦雀无声,聚精会神,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投影仪轻轻转动的声音。
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那么专注认真。”
爱情问题
逐渐成熟起来的王小波,遇到了人生大问题——爱情。
王小波看起来木讷,内心却非常敏感。他的爱情道路和心路历程鲜为人知,直到去世后,大众才通过《爱你就像爱生命》《浪漫骑士》等书了解到他和妻子李银河的浪漫故事。
不过,李银河并非王小波第一个痴恋的女性。作家心目中最美的女性,很可能来自其早年生涯,尤其是初恋时期。
小说《似水流年》中,惊世骇俗的焊女“线条”,据说来自王小波当年的同学——身材高挑、容貌秀丽的肖林。她特立独行、自尊自强的品格,还有投身革命、出生入死的巾帼风范,都让王小波非常欣赏。
电视剧《人世间》剧照
认真的读者会发现,王小波写于1971——1978年之间的作品中,总会出现一些“清秀可爱”却又“古灵精怪”的女性。《王小波传》的作者房伟认为,这些女性形象,或许暗示着王小波早期的某些情感经历。
1975年,王小波结束山东插队生涯刚回到北京,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
通过朋友介绍,他认识了一位姑娘。这位姑娘温柔可爱,长得漂亮,在中学教书。双方父母也都认识,王家人对这姑娘比较满意。王小波也经常到姑娘家去,给她的几个弟弟讲故事,把小男孩迷得五迷三道。
两个年轻人彼此很钟意。奈何王小波当时的工作前途和个人条件,似乎都不能让姑娘的母亲满意,于是只能分手。
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夏天的雨夜,姑娘来王家还书,两人相对无言。姑娘告辞,王小波送出门,两人在门口谈了很久。
这一次失恋,让他很久不能从低落的情绪中摆脱。
那时候,与他谈对象的女孩检查出脑子里长了瘤,需要住院治疗。两人约定,等女孩病愈了一起到山东青虎山插队。
遗憾的是,女孩没多久就病逝了。
先下乡插队的王小波听闻噩耗后,因为未能陪伴女孩走完最后一程而深感自责。
这段隐秘的伤心事,王小波一直深藏心底。后来在山东牟平插队期间,有一天在山上干活,
兴之所至,他才将自己的心事讲给圈外人听。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王小波的情感生活处于空窗期,直到李银河出现。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的是“后进青年”王小波的自救之路与爱情问题。插队结束后回城的王小波,关系无法落到北京,日常生活举步维艰。又因为一时找不到工作,他将就着在街道办工厂上班,还利用业余时间跟名家学英语,听西方古典音乐,想方设法找书看,希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凭借强烈的求知欲,王小波后来是如何成为大学生的?又是如何与李银河相遇相知相爱的呢?
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点在看,做个独立思考者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好书
点在看
做个独立思考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