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戏《杨梅甜了》(资料图片)
年轻演员在练习。(资料图片)
山歌戏《红嫲》(资料图片)
山歌戏《羊角花》(资料图片)
山歌戏进校园。(资料图片)
东南网6月24日讯(本报记者 张杰 戴敏 通讯员 温连光)压腿、下腰……6月14日,在龙岩山歌戏传习中心练功房里,十几名学员和着音乐节拍,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基本功。“明天我们会有一场公益演出,到农村去献演。”传习中心主任谢旺兴说,近年来,随着几场大戏的排演,龙岩山歌戏又活跃在观众的视野中,剧团受邀演出的机会也多了。
龙岩山歌戏是在继承传统闽西民间小戏和传统闽西山歌的基础上,加以充实规范发展而形成的剧种,是闽西的一大特色地方剧种。为了提高龙岩山歌戏的创作和表演水平,上世纪50年代,龙岩成立山歌戏剧团,演出作品频频登上国家级演出平台,获得高度评价。
曾获“天下第一团”美誉
1955年9月,龙岩山歌戏实验剧团正式成立。剧团初创时,以温七九等12位民间艺人和文艺工作者为主。当时,设备简陋,仅有12根扁担、1堂锣鼓、2盏汽灯、6套服装。
今年刚入杖朝之年的郭金香,1960年进入剧团,她见证了龙岩山歌戏的鼎盛,也目睹了它的沉寂——
龙岩山歌戏在土地革命时期,就起到很大的宣传作用,当时以山歌传播为主,也有一些红色剧目,可惜目前尚没有找到相关记录。红色山歌的传唱激起了大家的革命热情,比如永定“红色小歌仙”张锦辉,人称“南方的刘胡兰”,她用山歌唱得地主、民团反动派胆战心惊,年纪轻轻就英勇牺牲。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龙岩山歌戏鼎盛时期,当时剧团经常下乡送演。一人带着两个地瓜,背着道具、服装就出发了,越偏远的地方越需要他们。剧团早上出发,傍晚才到达村里。冬天下乡,冷风刺骨,但观众们热情高涨,带着火笼、抱着被子来看表演。
当时,剧团的导演、编剧、作曲、演员等阵容都很强大,演出剧目多达100余个,排演的《茶花娶新郎》《补箩记》《王三卖肉》《龙川夜渡》等龙岩山歌戏,在省内外享有一定声誉,不仅在龙岩地区演出,也到广东等地区巡演,甚至进京演出,剧团成员曾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的亲切接见。“那时能够去北京演出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郭金香说。
1982年,《茶花娶新郎》等独幕山歌剧被改编成电视剧,广获好评;1987年,大型山歌戏《故人》参加福建省专业剧团会演,获得高度评价,荣获多项大奖;1992年,山歌戏《山妹桥》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龙岩山歌戏剧团荣获“天下第一团”称号……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戏曲市场萎缩,为了生存,剧团不得不转型。当时,歌舞开始盛行,戏曲少有人看,剧团不得不尝试表演歌舞类节目。
排演大戏带来转机
进入21世纪,龙岩山歌戏发展越发艰难,人员严重老化、人才断层、基本没有山歌戏演出……“最严峻时,全剧团能上台表演的女演员仅有3人,男演员只有1人,剧团也站在濒临解散的边缘。”谢旺兴说。
转机,源于一场大戏。由于本地山歌戏人才断层严重,2018年,传习中心为了排演大型红色题材的山歌戏《羊角花》,不得不采取“请进来”策略,充实创作力量。
一部大型的山歌戏需要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灯光等各方通力合作,缺一个要素都不行。虽然表演《羊角花》的大部分演员都是剧团内的,但是导演、编剧、作曲等主创力量缺乏。
《羊角花》演职人员达110多名,除男主演之外,其余均由龙岩本土演员担任。对于演职人员来说,排演这出大戏无疑是不一般的考验。整个剧团已有很多年没有演山歌戏了,不少人从来没有接触过,大家从头开始,从零开始。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演员们都下了一番苦功。
叶静是传习中心的一名龙岩山歌传唱者,入职已经有20多年。“我应该算是中心的老人了,歌舞类节目盛行的时候,我还是坚持唱山歌,跟着山歌传承人郭金香老师学习。”叶静说,“直到这次《羊角花》排演,我才真正认识到山歌戏。能够在这个年龄出演其中的角色,还有导演指导,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和叶静一样情况,演员张兴艳2003年从龙岩艺校毕业后到龙岩山歌戏传习中心,但直到这次《羊角花》排演,才真正学习到山歌戏的精髓。“我在学校的专业是山歌戏班,但学的大多是曲艺。”张兴艳说,“前期准备了很久,从开始排练到正式首演有半年时间。对于我们来说,也算是转型。排演时,一些老前辈被请回来教我们表演,非常磨炼人。虽然很多人是从基础开始学起,但大家都看到了山歌戏的希望。”
在众人的努力下,龙岩山歌戏传习中心排演的大戏《羊角花》获得巨大成功,不仅被列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项目,还参加省第七届艺术节暨第27届戏剧节会演,获得剧目三等奖、演员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同年参加“茶香中国”全国首届采茶戏会演。
“羊角儿代表了红色年代里无数为革命无私奉献的普通女性,很感人,时隔这么多年再次看到山歌戏,让人想掉眼泪。”年过七旬的观众刘树林看完《羊角花》后说。
2020年,另一部大型红色题材山歌戏《红嫲》再次将龙岩山歌戏的魅力呈现在广大观众眼前,让龙岩山歌戏着实火了一把。
多措并举坚守传承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地方戏曲、曲艺等濒危稀有且具有重要文化遗产价值的剧种。
为了能够让龙岩山歌戏得到传承,传习中心通过项目带动,培养山歌戏传承人,建立老中青梯队式的人才传承模式,通过社会教育、团带班等形式,形成人才的有序传承。
2016年,传习中心开始通过龙岩艺校委培山歌戏班学生。“我们还聘请本地的老艺术家、专家给学生上课,让这个班的孩子既能接受专业培训,又能受到本地文化的熏陶。”谢旺兴说。
与此同时,当地党委政府也加大保护、扶持力度,通过编制保障,让优秀的毕业生能够进入剧团。“委培山歌戏班目前有22名学生,这批学生按照三取一入编,也就是有7名中专生有正式编制,这是非常难得的。”谢旺兴说。
大戏,让山歌戏剧团全员得到锻炼与成长,更多的积淀则来自于小戏的排演。
近年来,为了能够让龙岩山歌戏传承下去,传习中心坚持排演山歌小戏,让年轻一代的演员对龙岩山歌戏有接触、有了解。
“团队中的演员真正接触大型山歌戏的机会毕竟少,为了把这个剧种传承下去,让年轻一代的演员有更多接触山歌戏的机会,我们坚持排演小戏。”谢旺兴说。
提起山歌小戏,不能不提到龙岩文化研究会会长江和基,他与山歌戏结缘已久。从警察岗位退休后,他拿起笔与山歌戏剧团携手,参加了不少小戏的编剧工作。
“龙岩山歌戏,根本上还是人民的山歌戏,一定要接地气。”在江和基看来,农村、学校是龙岩山歌戏演出的主阵地,所以小戏也必须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选材有龙岩本地特色,才有吸引力。
推介新罗斜背茶的《我的茶乡我的歌》;讲述华侨爱国爱乡故事的《王源兴》;红色故事《军号响起》《挑着金银到延安》……江和基创作的一系列具有浓浓龙岩特色的山歌小戏和歌曲,不仅得到观众的认可,也锻炼了剧团演员。
“村里的斜背茶如今越来越火了,已经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山歌戏《我的茶乡我的歌》里的山歌《斜背茶香》,很多村民都能朗朗上口。”江山镇老寨村村民陈永标说,“山歌戏送演到乡村,是为我们加油鼓劲。”
“三年一大戏,一年一小戏,我们通过创作排演山歌小戏,提高山歌戏保护传承意识,同时每年定期赴各乡镇、学校巡回演出100场,也结合当地需要创作一些专题小戏,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谢旺兴说。
“这些年,当地党委、政府在龙岩山歌戏的人才培养、培育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新罗区文体广新局局长陈雄说,新罗区高度重视龙岩山歌戏的传承与发展,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了更好地保护、发展龙岩山歌戏,正在筹划改造提升侨声影剧院,让其成为龙岩山歌戏排练及演出的主场地,并交付龙岩山歌戏传习中心管理使用。
在郭金香看来,传承和发扬龙岩山歌戏,除了让更多优秀的龙岩山歌戏剧目“走出去”,扩大知名度,还要努力夯实观众基础、做好传帮带。让她感到欣慰的是,“现在政府部门对于龙岩山歌戏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让我看到更多可能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