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巷又称仁和坊,原称夏宅巷,因为此巷在明朝出了一位正三品南京太常寺卿夏升而得名,后以“仁爱和气”新风尚的寓意,取名仁和坊。
巷口的夏家宅院,在高楼的挤压下已被围墙围住,不见尊容。
直为街,曲为巷。仁和巷,宽3米、不足400米长的巷陌,长长短短四道弯,可谓名副其实,不愧是府城最弯曲的小巷。
沿着仁和巷弯弯曲曲的石板路漫行,长长的巷道墙面上,画有以“仁”、“和”为主题的数十位琼山古代先贤,为首的正是被称为“一里三贤”的邱浚、海瑞和许子伟。
巷中残存老建筑,似乎在无言诉说往日的荣光。
巷子的三岔口,立有一座三圣宫,虽简陋,但香火不断。
‘左边也有个土地庙。
右首就是 有名的丹霞井 ,墙上有关于井的介绍,是府城最古老的古井之一,井深11米,也是府城最深的古井。石雕的井圈上,密密麻麻地磨出了81道绳勒痕沟,最深约有8厘米,可见当时汲水频繁。现在已用铁网保护,只能从缝中细看。
一口水井滋养着一方百姓,记录着传奇的历史。传说喝了丹霞井水的人有福有禄有寿, 在古代,这里是府城的中央,古道台、镇台和琼台等“三台”的核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这口丹霞井一直供附近的官商民众和琼台书院的师生使用。据说,琼台书院自创办至改制为琼台师范学院的二百多年间,培养出探花1人,进士20多人,举人100多人,教化生徒一万多人,人们都说是丹霞井的水滋养了他们,才金榜题名,奎星高照。
井台附近的老件物。
沿着巷道继续走,拐两个弯,在仁和坊31号前,又能见到一口古井。井边立着一块石碑,上书篆书大字“福禄井”。不知这口井是不是丹霞井的注释和备用。
福禄井对面是古琼州府城隍庙,巷道旁有一紧闭的铁栏门,往里可见其大概,里面还有戏台和石条凳。
出仁和巷,上文庄路,拐入琼山工人文化宫,在后面楼间角落,也有一铁栏门,旁边一墙面挂有“海口市不可移动文物,仁和坊琼州府城隍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