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曾在《春望》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在我们国家,有很多传唱甚广的家书,比如语文课本中的《傅雷家书》,还有邓颖超写给周总理的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都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也是一封很出名的家书,那就是清末年间,革命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名为《与妻书》。
《与妻书》
林觉民何许人也?简单介绍一下。
林觉民出生于1887年的福建福州,少年时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曾在科举考试的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后,慨然离场。
1907年,林觉民东渡日本留学,并且是最早成为孙中山先生创办的中国同盟会成员之一。
1911年4月24日,广州起义前夕,林觉民回家探亲。这时,他才知道,妻子已有身孕,不过他还是强忍情绪,在深夜用一块手帕,写下了《禀父书》和《与妻书》。
1911年4月27日,林觉民参加黄兴组织的广州起义,苦战力竭,不幸被捕。
1911年5月3日,林觉民从容就义,在广州天字码头被枪杀,年仅24岁。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觉民雕像
林觉民的一生实在短暂,但是他生命的高度,我们绝大部分人,即使活到100岁,恐怕也很难达到。
而那封如泣如诉、荡气回肠的绝笔信《与妻书》,更是为他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壮烈的句号。
信的第一句是这样写的: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不知道各位看见这句话是什么感觉。
我第一次读到时,内心实在震撼,一个人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抱着必死的决心,写下这样的句子。而且,写信的对象是自己深爱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啊。
如果是我,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会选择毅然赴死吗?可能很难。蝼蚁尚且贪生,更何况人呢?但是林觉民不一样,他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林觉民
林觉民对妻子的爱意,在信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等等。
这些句子,细细读来,总会使人泪眼婆娑。这般深切的爱意,我一度以为,只会存在于《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的虚拟故事中。何曾想过,现实生活中的爱,只会更加凄惨,更加悲凉。
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陈意映
实在感觉语言匮乏且无力,不知道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心中所想。就像周总理写给妻子的句子一样:我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唯你,我希望有来生。
可能越是伟大的人,对待感情越是专一吧。这些人的这份深情,都足以让我们很多人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家和国的讨论,一直都存在。虽然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大家都懂,不过在很多时候,当家和国有冲突时,或者说必须取舍时,很多人还是会倾向于选择家庭。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毅然选择国家的人,会被我们传唱,会被历史铭记。
希望大家都可以去读读这封信的原文,不长,十分钟就可以读完。
以后等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会让他读一读这封家书,这才是我们中国人对待爱情,对待国家,应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