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其实是不太想写这些内容的,因为这都是很基础性的东西。但是发现这些东西大部分人没有,而且很缺少,且认知不准。内容大部分用来解释三观,这些都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会有出入。就我而言,我理解的三观的最终目的是以共产主义或者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立足点的,所以道德要求可能会更高。个人层面需要实事求是的去看待,结合自己的条件去拔高道德水平,当然也可以不拔高,但是底线就是不违反法律。
三观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是贴个百度百科的定义吧。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 ,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先讲世界观吧,就百度百科的定义大部分人应该是看不懂的,因为这些可能都是老学究的论文式语言结构,有点像政治语言,官员能懂具体指的是什么,大多数人只是认为就是一句话。下面开讲具体的,通俗点讲:世界观是就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人们通过观察一些自然现象,来获得结论。这个结论就形成了一系列的世界观,所以每个人的世界观可能有多多少少的不同。
简单讲世界观就是你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你现在对事情发生的处理模板。模板的意思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先尝试,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改进来解决问题。不是太好说清楚,也可以理解为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是对世界观的传递,语文数学英语政史地物化生,这些科目里边的知识是前人对于世界观内容的总结。学好这些知识应该足够你解决物质生活的难题,前提是学好。世界观只是对于物质世界的事物运行规律的总结和归纳。比如小狗是如何喝水的,狮子是如何捕猎的,机器是如何通过齿轮来传递力量的,人体内是如何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能量并提供给人体自身的。百度百科讲的太哲学化,不适合普通人理解。什么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你们要理解的可能用两个词来形容比较合适,即主观与客观,那么怎么理解这两个词呢。主观是指单个个体即某个人的想法或行动,客观是指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即你看到的树是怎样生长的,汽车是怎样移动的,这些基本属于客观范畴。世界观的形成是主观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变得客观的一个过程,最终停止探索和发现所存在的对于世界的看法叫做世界观。所以世界观只是看法,但是这个看法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世界观讲的比较完整之后。人生观观是稍微好讲的东西了,因为这些是建立在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的。
人生观是在世界观之上,对于个人的处理方式,可以理解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如果我不喜欢那么我该怎么办。人生观的要求是幸福满足,是精神世界的富足。普通人的理解就是怎么才能更快乐。当然现在很多人对于物质享受是特别追求的,但是转念想一想,物质财富就那么点,平均分的话其实也没多少,而且一部分人也会拒绝平均分,绝对的平均主义也在历史中得到了验证是不科学的。导致的现象是普通是大多数的人的人生结果。如果这个结论无法改变那么应该怎么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快乐。那需要换个角度看问题,珠光宝气或者美轮美奂的商品能使你得到满足,但是你买不起,这时候你会开始难过或者奋发向上,难过的情绪会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你和工作伙伴或者家庭成员造成争吵或者其他形式的发泄方式,最终关系变差,工作生活越来越不顺心。奋发向上也需要你有能力,不是今天多做了一点点就能弥补的,需要你花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去练习,但你的知识量达到训练量达到你才能够算的上有能力,大概率的是你的奋发向上不够持续在量变质变前停止。那么如何换个角度看问题呢,可以这样看,这些名贵的商品我买不起,但是我可以支付的起一顿家庭野餐,或者一场游乐园的门票,这些东西也可以给你带来快乐,虽然相比名贵商品来说快乐的量不够或者其他,但是你已经做了你的能力范围内的最好选择。这就已足够。简单总结一下就是人生观是在个人能力范围内如何让自己更开心,舒适的生活方式。对于普通人来讲这是最切合实际的什么是人生观的解释。相比于百度百科来讲什么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对于普通人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那些是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所要了解的东西。普通人能做好的只是在不添麻烦的基础上的照顾好自己。当然也并不阻止人去思考这些东西,这些都是很有用的东西。
价值观这一段中,可能很多人看不懂,因为这是很抽象化的东西不像世界观和人生观那么容易理解。需要在生活中找答案。可能找到答案时,你的人生已经接近完美。(完美可能只是你自己认为的完美)人这一生,做好自己,就可以。
价值观也是建立在世界观之上的,个人觉得价值观是对世界观另一种层面的重塑金身。是对世界观的具体化,比如树,车子,房子,生命的具体化。用一些东西来衡量每个东西的珍贵程度。目前来看衡量的东西叫做货币。但是万物货币化会使人迷茫,不可置否的是有些东西是无价的,比如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国情怀,以及生命和环境的律动。这些可能很不好理解,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主导地位影响了人们对于一些不能以货币定义的东西,以货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简单讲爱情本是无价的,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爱情被物化成了房子车子和柴米油盐的消费,这些东西被物化为了爱情或者叫婚姻。不多做评价好与坏,这是时代条件影响下的自然选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 ,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接下来解析这句话,个体的价值观相对于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具有相对滞后性。意思是在某一时代背景下,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先确定,随着社会或群体价值观的发展,个体的价值观随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确定。个体的价值观和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有着许多相似性。目前来看,价值观更多在道德层面,道德要求人做君子,要高尚这和人性的许多方面是有分歧的,道德的明确确立最初在孔子所在百家争鸣的时代。随着古代个体户统治者的影响而不断变化。与此同时文化被统治销毁的同时道德也实现了缺失。现代的价值观体系更多是中西结合,算中国特色。但新中国成立毕竟不算很久,价值观的变化可能也未完全确定或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其实是要求人要终身学习。其实照开了讲,可能这些只是一部分,但是这些答案都是我通过不断的学习进步找到的,这些答案相对来说对于我的作用时最大的,要想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答案,需要你自己不断进步,学习。学习什么呢,学习怎样过好这一生,怎样在临死前觉得自己的一生足够的快乐,足够的丰富,足够的幸福,足够的伟大!
(其实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来说,以人的形式存在的能量只是长久时空中的短暂一刻,更多时候可能是以水的形式,以云的形式,以树的形式,以量子的形式,或者于宇宙中太空中物质的形式。总结一下可能是生物形式,物质形式,能量形式存在。以人的形式只有短短一百年,过好自己的一生可能是很有必要的。)括号内不需要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