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 63.4,低于预期67.0和前值67.0。
官方报告表示,消费者信心指数四个月来首次下降,比2月份低5%左右,但仍比去年同期高7%。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的报告在硅谷银行破产之前就已经完成了85%。信心下降主要集中在收入较低、受教育程度较低和较年轻的消费者,以及持有股票最多的消费者。总体而言,该指数所有组成部分的降幅相对平均,主要是物价持续高企叠加金融动荡担忧对市场情绪造成了下行动力。
美国3月一年期通胀率预期 3.8%,低于预期4.1%和前值4.1%。这是一个高通胀可能缓和的信号,因为预期会引导现实的落地。
美国3月五至十年期通胀率预期 2.8%,也低于预期2.9%和前值2.9%。
美国密歇根大学5-10年预期通货膨胀率
官方报告表示,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从2月的4.1%降至3.8%,为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仍远高于疫情前两年的2.3%-3.0%。长期通胀预期小幅下降至2.8%,这是过去20个月来第二次跌破2.9-3.1%的狭窄区间。相对于疫情前两年2.2-2.6%的水平,长期通胀预期仍处于较高水平。随着金融行业持续动荡,以及美联储可能的政策回应的不确定性,未来几个月通胀预期可能会波动。
关于通胀,今天我们聊一下,很多人很关心这个问题,通胀说起来非常简单,无非就是经济体当中流通的货币量超过了经济的体量,太多的钱就追逐太少的商品,那物价自然而然涨了。可是就这么简单的事,各大央行经常拿捏不准,即使像美联储、欧洲央行,里边汇集了世界顶尖的经济学家,他们内部的意见经常也不一致。
首先,作为经济体追求的是产出,简单来说就是GDP增长,大家一起来搬砖,去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然后拿搬砖的得到的货币来消费这些产品和服务,消费又再刺激下一步的搬砖,如此往复,整个经济体它的运转就高效。
为什么温和通胀(比如2%)对经济比较有利?我们今年搬砖赚100元,可以买100个水杯,往后的每年都是一样的购买力,你永远都能买到相同数量的100个水杯。这在宏观层面看来就是经济一滩死水,每年的GDP产出都是一样的,没有增长。
美国CPI年率
可是如果有2%的温和通货膨胀,我们会发现搬砖得到的货币购买力其实是在慢慢消失,而这购买力就被转移到那些新创造出来的钱上,它其实是在对大家的财富进行就持续不断的那种微调,这样我们就不会太安逸了,会想:不行啊,明年只能买到99个杯子了,要努力去搬砖产出,多挣点。另外,既然明年只能买到99个,那我今年就消费,还可以买到100个,这样就刺激了消费。总结来说,温和通胀就是让我们不要太安逸了,逼着你去赚钱、去生产、去消费,那这样社会总需求就上升, GDP 也就上升了。
但是,凡事不能太过!比如说我们今年货币能买 100 个杯子,明年能买 99个 ,后年买 98 个,觉得可能还行对吧?我们努力赚钱。但比如说要像津巴布韦那样,我今天能买 100 个,明天只能买 50 个,再过一个礼拜一个都买不着了,那赚钱就没什么意思了,对吧?三天两头就把大家财富重新洗牌了,那大家搬砖拿到货币,肯定就像拿到烫手山芋,赶紧花了事,剩下的反正你存起来也是马上就消失了。
这种就是恶性通胀,它对经济的打击真的是毁灭性的。像一战之后的德国,当时一块面包要 1000 亿马克,而后天可能就变成 2000 亿了,这种情况下这个经济的金融系统、信贷系统基本上就完全瘫痪,社会生产力也会骤减。当时德国半年之内就有 600 万人失业,最后就导致了新的货币军事管制、政治动荡,还间接导致了希特勒的上台。
那引发通胀的方式有哪几种呢?可能有以下几种:最常被大家熟知就是需求推动,比如突然有部什么生死恋的韩剧袭来,里面男主几百年难得一见的好男人,只要女主想到他,他可以变着花样马上出现在她面前,可奶生可总裁,总之你要的我全都有,然后他们的定情信物是一个什么杯子,看剧的女生喜欢得不得了,而当代女性已经远超半边天,只要女生喜欢,总会有人买单,这样对杯子的需求就上来了,那杯子价格就上涨。大家别忘了通胀衡量的是物价,是一种价格水平。
另外一种是成本推动,我这杯子是由千年玄铁铸成,铸造过程中需要世上最痴情儿女的眼泪开光,那肯定价格不菲,你预订还不一样有货,供给少了,物以稀为贵。当下的日本从通缩进入通胀,其实更多是是成本推动的,这就是输入性通胀,因为日本大量依赖原油等原材料进口。
还有一种就是预期推动,就是预期通胀上升,那最终的真实通胀也会上升。这是经济学上一种自我实现的逻辑,当大家预期通货膨胀的时候,我们手里的货币贬值了嘛,就会自主的增加消费,甚至有可能想超前消费,囤点东西。如果经济体里面每个人都这么想的话,那钱在每个人手里停留的时间就变短了,其实是增加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即使是在货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那流通的那个货币量也变多了,通货膨胀就这么自己发生了。而开头讲的密歇根通胀率预期数据就是衡量这一方面的。
那这三种通胀,经济管理者最排斥哪种?后面两种,对照当下,刚开始俄乌局势影响了全球的油价和粮价,因为俄罗斯为世界上石油和粮食的重要出口国,乌克兰更是被称为“欧洲的粮仓”,这就是成本推动的供应链危机;而对于预期,每次各大央行掌门人都会说“放心,通胀肯定会下来balabala”,这其实就是引导民众对于通胀的预期。
对于需求推动的通胀,容忍度相对要高一些,为什么?很简单,因为需求会上涨刺激消费,带动就业,虽然会带来物价的上涨,但是也会带来的GDP的增长。只有经济实在过热才会去调控,所以这里面就存在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胀之间的取舍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央行把就业和通胀定为政策的双目标。经济学上失业与通货膨胀还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叫菲利普斯曲线,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实际的通胀问题可能是由上面三种情况杂糅而成,真实问题往往比理论上来的更加复杂,大家千万别觉得美联储主席应该由你来当,治理通胀肯定比鲍威尔强之类的。那么,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平衡的度在哪里?我们只能简单谈谈,首先我们要假设一个场景,第一种情况中的你侬我侬的韩剧还没有播出,社会上众多生产杯子的厂家囤积了大量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人工也闲着,好,韩剧来了,厂家直接拿原材料给人工生产,非常容易满足杯子的需求,那几乎就不怎么需要给杯子涨价,而只增加了GDP(产出),这对于经济管理者来说就非常的好。这里大家要注意GDP的核算方式,对于厂家来说原材料和半成品是不计入GDP,只有制成品才能核算进入GDP。
那上面这个度怎么衡量?有的,产能利用率和工业产出等。上面韩剧没来时,其实就是杯子的产能没有充分释放,如果这个时候刺激需求,那就非常好!既能刺激GDP增长,而又不引发通胀。但是大家要知道我们只能说理论,现实经济中产能利用率是需要花时间去统计的,而拿到统计结果的时候需求已经来了,这还只是实际治理困难的一方面而已。
好,说到产能利用率,我们来看下美国的相关数据:美国2月产能利用率 78%,略低于预期78.4%和前值78.30%,从历史来看,数据在合理区间,再拿货币刺激,那更多只能带来通胀的上涨,而不是GDP的增长,所以现在美联储还在加息,而不是放水。
产能利用率
加息会抑制需求,随之也会抑制供给:美国2月工业产生年率录得-0.2%,差于预期2.6%和前值0.8%,进一步证明工厂活动因需求减弱而放缓。但是供应被抑制到极致,也是会推动新一轮的成本端通胀上涨,到时候我们再说!
工业产出年率
以上整套逻辑其实也是各国央行在制定政策时候的底层逻辑,但是我们要知道实际经济问题更为复杂,这也是我们需要跟踪数据的原因,理论只会给我们大致的方式,但是中间的路径极为复杂,经济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招式!
最近有不少人在后台私信给我,希望能把数据讲得通俗易懂、有趣一些,可以的,本号尽量,此次的行文已经在努力了。同时本号也相信,你之所以来看本号,证明有些道路虽然无聊,你也会自发地独立走完,因为这里面可能有你自己也想到达的地方,不管道路是否无聊。
好的,本次的分享到此结束,如觉有用,点个在看,转发一下,这里是经济数据解读系列W杨梅看趋势,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