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好文:怎么理解三顾茅庐中的三分天下的意思(三顾茅庐中的三分天下是什么意思)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著名的隆中对计划。后世对诸葛亮隆中对的评价很高,被认为是汉末三国时期最有水平的战略规划,称赞诸葛亮是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

但奇怪的是,诸葛亮当时只是隐居在隆中的待业青年。在信息流通非常闭塞的古代,在隆中种地的诸葛亮按理来说不可能对天下局势有如此准确的了解。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能做到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

首先要说明的是,诸葛亮的隐居只是不出仕为官,而不是像小说《三国演义》或者某些武侠小说一样躲在草庐里不见人。诸葛亮在隐居时一直保持着正常的社交,甚至在三顾茅庐前可能就与刘备有过接触。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曾担任过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则担任过豫章太守,都是当时的名士。老师水镜先生司马徽是曹操核心班底颍川士族的成员,姐夫庞山民则是荆州士人代表庞德公(庞统叔叔)的儿子。

诸葛亮的岳母是荆州大士族蔡瑁的姐姐,荆州之主刘表的大姨子,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则在东吴为臣。而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都是荆州北方流亡士人的代表,与益州士人也有来往。

正因如此,诸葛亮的社交圈涵盖了中原、荆州、东吴、益州的士族士人集团。在与这些士人交往的过程中,诸葛亮掌握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在掌握信息的前提下,才华无双诸葛亮当然能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