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儋洋共潮生︱穿越千百年的端午记忆

泊潮渔港位于儋州市北部,濒临北部湾,地理条件优越,利于渔业生产,是当地有名的渔业港。儋州光村镇泊潮村就位于泊潮港旁,这里的村民历来以打渔为业,泊潮海龙舟就诞生于此,数百年来,泊潮村自发组织端午赛龙舟的传统,一直沿袭到今天。

与其它地区直接把船体打造成龙身不同,泊潮海龙舟,是用竹子先制作出“游龙”模型,再将其固定在渔船上,模型、渔船合二为一才是泊潮海龙舟。泊潮村由新、老两村组成,今年的端午节,泊潮村要制作五条海龙舟,其中三条,由泊潮老村的制作小组完成。

黄强,土生土长的泊潮村村民,也是泊潮老村海龙舟制作小组的核心成员,负责“游龙”的造型、设计。端午前的制作阶段,在洋浦工作的黄强,利用每天下班后的时间和周末,两地往返,赶制海龙舟。

每年端午活动举办,村民们都会自发出钱出力支持。村民集资买来的竹子,被一根根劈开,用于制作“游龙”的骨架。竹子柔韧度适中,既便于造型,又能保证“龙骨”的坚固。现在,距离端午节还有一周时间,黄强和制作小组也进入了扎制过程中最耗时耗力的部分——“龙头”的扎制。

为了增强游龙在海上的稳定性和操作性,“龙头”部位除了使用竹子,制作小组还采用了钢丝来造型、加固。

在“游龙”的整个扎制过程中,“龙头”的制作需要四到五天,相当于整体工作量的一半。游龙的造型设计并没有图纸,全凭制作人员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想象力。在黄强和制作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四天后,“游龙”的造型基本成型。

今年,黄强在扎制过程工作中,一边制作一边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讲解,他希望将自己掌握的技术,教授给更年轻的一辈。

“上百年的历史,到我们这辈,我们就想把它传到下一辈,很多年轻人也不是说怕苦,有些是不太会,所以每年都回来,慢慢教他们。美术、手工他们也是做得很好,放给他们做,我来看,如果有一些不完整的、不懂的,再指点指点他们。”

与此同时,泊潮新村的村民也在加紧赶制另外两条游龙。树荫下,泊潮新村制作小组的核心成员张志杰,正专心致志削着一条竹片,从孩童时期学习扎制的他,到现在,也已为村里扎制了二十多年的海龙舟了。

扎制游龙,村里从来都不缺乏人手,每年端午前的这段时间,大家都会自发聚到一起赶工。今年的端午节,张志杰依旧带着儿子一起来赶工。

扎制、贴纸、上色,经过十多天的制作,泊潮村的五条游龙全部按期完成。游龙线条流畅、造型精美、金光闪闪,颇具气势。

端午节当天,泊潮村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村民们推着游龙沿着海边巡游,吸引了众多村民、游客驻足观看。

巡游一结束,海龙舟便可以下水了,与其它地区看中竞速的龙舟赛不同,泊潮海龙舟更偏向于游弋展示、表演。端午的阳光里,海面上龙舟彩旗飘扬,村民和游客则在岸边呐喊助威,泊潮端午龙舟赛的喜庆氛围,也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泊潮海龙舟深受欢迎,充分体现了端午民俗的地域性特点,2017年,泊潮海龙舟被列入第五批海南省级非遗名录,并成为儋州旅游开发的一项重要资源。

“这个氛围是非常好的,现在海龙舟已经成为我们儋州端午节的独特符号和重要组成部分了。去传承,不断地去完善,不断地去创新,大力地去推广它,下一步,我们就打算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把这个品牌,这个非遗项目打造得更加响亮。”

除了龙舟赛,端午时节吃粽子也是传统习俗。儋州粽子取叶新鲜,体态硕大,品种繁多。经东坡先生改良后的儋州粽子风味独特。

“我们包粽子的叶子是叫柊叶,野生柊叶,有大的有小的,要配合起来包的。”

黄秀英,是儋州粽子首批手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十几岁开始包粽子到现在,黄秀英已经包了三十多年的粽子。选取新鲜柊叶,洗净煮软,是包粽子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要淘洗糯米。

对黄秀英来说,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每个环节的选材都有不同的讲究。泡上米之后,黄秀英又开始进行包粽子中最重要的一环——配馅料。

新鲜的猪肉,再加上当地跑海鸭蛋腌制出的咸蛋黄,这就是传统儋州粽子所需的所有材料。

海南的粽子,以儋州洛基镇的粽子最为出名,“长坡米烂洛基粽”这句儋州山歌是最好的佐证,洛基粽就是如今的儋州粽子。其实,儋州粽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历史悠久,自汉代以来,就有包粽子的习俗了。宋朝的时候苏东坡,把粽子改良,改良成豆粽,还有加蛋黄,所以那味道就很好,苏东坡对我们儋州粽子也影响很大。”

千百年来,儋州粽子不断融合南北方的口味,经过变化和创新,逐渐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风味,肉粽、蛋黄粽、海鲜粽、碱水粽,各式各样的粽子在当地代代传承。

“小时候就跟奶奶学的,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了,(现在)口感肯定要比以前好多了,肉多蛋多。”

如今,黄秀英用奶奶传下来的手艺,创立了自家的儋州粽子品牌,并在当地开办了粽子生产企业。

规模化生产经营,保障了市场需求,拓展了企业的销路。随着儋州粽子知名度的不断扩大,今年岛内外的订单量都有明显增加。

2016年,儋州粽子获批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儋州也获得了“中国粽子美食之乡”的称号。儋州政府还通过引导行业制定相关生产制作的标准,标准化生产让儋州粽子的口感更加稳定。

儋州粽子手工技艺是第四批市级非遗名录,小小的粽子,传承了千百年,这份端午习俗,不仅让一种美食融入日常生活,更将其转化成了走向乡村振兴的引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千百年  千百年词条  端午  端午词条  穿越  穿越词条  记忆  记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