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振宇
(2019年毕业于北师大,国内第一批科幻文学博士之一,师从著名科幻学者吴岩)
2318年 一段自言自语。
李豫才第一次下到矿洞里,是在土卫六上。
土卫六的地表零下一百八十度,水冻得比石头还硬。流动的液体大概都是甲烷,偶尔有些汽化的,就形成了狂风和云层。这鬼地方不管在什么意义上,都不适合人类生存,也不适合产业发展。当然,这都是过去了。半个世纪之前,人们发现土卫六底下的水和冰里含有的不是氢,而是氘。
氘是核聚变的燃料,是走向星辰大海的动力。李豫才要做的就是这个。
正是做事的时候。人类围绕核聚变展开的宇航产业链之前已经主要放在小行星带附近,但也就堪堪满足木星轨道以内的航行需求——木星太大了,它的质量是太阳系中其它所有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今天在它轨道之内的这些旅行,总让人感觉距离星辰大海,还有那么些遥远。
地球历2317年6月,李豫才拿到了核聚变动力检修专业硕士的学位证。她登上飞船时,以为自己是来探索星空的,却没料到在距离地球20亿公里外依旧下了矿洞。这年春节没有烟花,橙红色的云层也没有消散的迹象。她把探矿车停到甲烷海边上生产车间,看着流水线上一台台等着打包的八万里牌托卡马克动力模块,忍不住伸出手套蹭了蹭光洁如新的外壳,悄悄说:月球的氦,泰坦的氘,两大卫星伺候着你一台机器,这福气还小嘛!
2120年 一篇初中日记
我叫斯亚,今年14岁。我正在医院里写检讨,我太难了。
今天是我们初中的下井体验课。煤矿是真的煤矿,灯和小车也都是真的,但老师逼我们全程穿防护服和全隔绝内循环面罩,闷得很。至于什么冒顶事故啊、挖煤场景啊,瓦斯突出啊、洪水啊,都是全息影像。据说古代的煤都是一锹一凿挖出来的,太可怜了。
煤还是燃料,但都是直接用大管子连出来的汽化煤。我将来也许要做这个。
可这事儿做起来真的有趣吗?监测地下燃烧场的中微子传感器和引力波雷达什么的,《地火》里也都写过。不过课本上选的版本有删节,我爸帮我找到了最原始的版本,居然是图片格式的,看得眼睛疼。烦死这个叫刘欣慈的了,课文里选好多,还好都是速读课文,不用全文背诵,不过提炼中心思想有些麻烦,找伏笔尤其讨厌。
我爸一直念叨他们小时候没这种上体验课的机会,摸不到也闻不到。我们坐挖煤小车上够不到边上的矿洞,但闻一闻味道还是有机会的。老师也说,学这门课的关键在于对过去时代的感觉。全息影像的片子放到一半,我偷偷把面罩摘了。
这事儿没那么好玩。煤矿里的空气真的很难闻,面罩摘了没一会儿,我脸就全黑了,现在都还没洗掉。
我叫斯亚,我正在医院里写检讨,我太难了。
姜振宇(后排中)
1902年 一些忘却的梦
周树人23岁,学了三年挖矿,在南京青龙山第一次下矿井实习。
在后来的回忆中,他写道……下矿洞去看的时候,情形实在颇凄凉,抽水机当然还在转动,矿洞里积水却有半尺深,上面也点滴而下,几个矿工便在这里面鬼一般工作着。
煤是燃料,是动力的来源,掘煤是现代化的起点。周树人最初想干的就是这个。
然而在当时,事不可为。青龙山煤矿实习之后,周树人便和伙伴一道往东洋去,介绍过镭和X射线,编过地质考察的书,写过科学史相关的文章,但终究舍弃了年少时曾经做过许多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