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失去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微笑天使:李玟。
cr.网络
从她1993年以《新秀歌唱大赛》亚军出道以来,李玟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一直都是:微笑、明朗、热情又直率。一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是许多人童年里深刻的记忆组成。
cr.网络
直到李玟自述自己的过去,我们才知道她生来就存在左腿缺陷,但她从未服输,也未尝叫苦。医生说了她是不可能跳舞的,她仍然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力,多年来依赖一只腿为支点,在舞台上呈现了许多精彩又完美的舞台。
cr.微博
她总是乐观、又坚定,她透亮的歌声也都充满着温暖和力量。她会告诉粉丝“希望你们自己也身体健康快乐”,希望粉丝不要太担心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
昨晚20点,李玟的姐姐李思林告知大家:李玟于数年前患上了抑郁症,在7月2日于家中轻生。经抢救无效,最终与世长辞。
cr.微博
7月2日当晚,离开前李玟曾最后向粉丝发送了一条语音信息,她说“感受到大家对我的爱跟支持,你们做我的后盾,我会加油”,伴随着隐约的哭腔,她安慰粉丝不要太担心自己,“我也非常想念你们哦”“爱你爱你”。
我们并不清楚李玟所经历的苦难的一切详情,但我们看到的是,这位爱护着粉丝和大家的微笑天使在与抑郁症抗争多年后,最终选择了离开人间。
今天,KY怀着哀痛的心情,想与大家分享“抑郁症作为一种心身疾病,会如何影响我们对生命的态度和看法”。 对抑郁症的了解多一分,在未来我们就越有可能拉回那些我们深爱、却陷入了黑暗中的人。
Trigger Alert
触
痛
预
警
关于抑郁症,
你需要知道的事
1. 抑郁症不是简单的坏心情,而是一种心身疾病
认为抑郁症只是情绪低落带来的心理疾病,仍是一种很常见的误解。事实上抑郁症背后的成因是复杂的,除了诸如神经质、消极应对等心理层面的易感因素,生理方面的变化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比如,大脑会异常地分泌激素,过少地释放血清素,让人感到压力和厌倦感。与此同时,掌控着情绪和记忆功能的海马体也会逐渐缩小,令人的记忆力和认知力衰退,进入更深的抑郁情绪状态(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2020)。
也就是说,抑郁症并不是一种通过调节心情就能治愈的疾病,它是有生理基础的,它跟其他的疾病一样,必要时,也需要药物治疗。
2. 有些抑郁患者看起来很开朗,但实际上每天都在承受抑郁的折磨
抑郁者,并非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看起来就很悲观、萎靡不振,对所有事物都缺乏兴趣。相反,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如CoCo般,看起来依然“乐观”“开朗”。这种情况在一些心理学学术讨论中,被称为“微笑抑郁(smiling depression)”——一类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病情的反应模式。
和典型的抑郁症不同,“微笑抑郁”者 并不是每天缩在床上,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而是拥有比较好的社会功能,甚至令人误以为社交能力比普通人更好 。这也恰恰是“微笑抑郁”的风险所在:ta们的抑郁很难被身边人所感知,有时候就连ta们自己也难以发觉。
而当ta们用微笑来隐藏低落的情绪时,微笑实际上会变成一种有害的防御机制 :它虽然保护着人们免受他人的怀疑,帮助人们掩饰内心的悲伤和羞耻,却也在每一次假装一切都好的时候越发感受到与现实的脱离。
这种对不良情绪表达的抑制,反而会加剧更多的焦虑,使人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而且往往更难对积极信息和事件作出行为和情绪上的回应。
所以,不要认为那些微笑着的、看起来很积极向上的人,不可能患上抑郁症。诸如“你看起来不像是会得抑郁”之类的话,只会加深抑郁患者的痛苦。
3. 抑郁症很难一次性痊愈,会反复发作
有研究表明,抑郁症在五年内的复发率一般为60%。若是重度抑郁,终身的复发风险也高达60%(Lye et al., 2020)。而据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8%(Lu et al., 2021)。
这也证明了,抑郁症是一种持久且易复发的心身疾病,有可能转化为慢性疾病,伴随终身。也就是说,抑郁症其实跟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一样,不仅需要治疗,更重要且值得重视的是维持治疗。
因此,不管是患有抑郁症的人或是身边的人,当我们在面对抑郁症时,都不能因为状态的一时好转而对它掉以轻心,要警惕它的卷土重来。
4. 患病率很高,但诊疗率却很低
上文我们提到,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大致在6.8%左右。
同研究中还发现,1007名长期患有抑郁症的患者中,只有 不到9%的人接受了卫生服务机构的治疗, 其中 仅有不到5%(即12人)的患者得到了适当的治疗 。相比于男性,女性罹患的任一抑郁症及其亚型而言,其终生患病率和12月患病率均显著高于男性。
该研究结果还揭示,大多数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有明显受损,存在至少一个SDS维度(家庭责任、工作、人际关系、社交活动)的社会功能缺陷,即无法再按照角色期待履行职责(比如患有抑郁症的人难以再继续工作,也很难成为一个关心子女、及时回应的父母)。
综上,尽管抑郁症的患病率居高不下,但近些年来,患者始终没有得到配套的医疗诊断及服务,大部分人患病后也较少主动就医,遑论通过诊疗实现康复。
5. 并非每个抑郁症患者都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但总体而言, ta 们的确有 更高的自杀风险 。
值得强调的是:并非每一位抑郁症患者都有轻生的想法。我们绝不能凭借“一个人没有自杀意念”,就否定对方身患抑郁。
同时,根据北京回龙观医院与国家疾控中心于2000年合作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抑郁障碍是导致自杀的首位原因,甚至可使自杀可能性增加20倍。
一方面,这可能是因为疾病带来的社会功能受损,使得患者很难独自再走出家门,维持秩序化的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而这些因素中,相当一部分是自杀风险的保护因素。
另一方面,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抑郁症的共病(comorbidity)情况相当严重,1947名终生罹患抑郁障碍的患者中的759人(41.1%)同时满足包括焦虑障碍(29.8%)、物质使用障碍(13.1%)和冲动控制障碍(7.7%)。多种精神障碍的共病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无望感。
与此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在身患抑郁的同时,还经历了长期的身体病痛、家庭关系破裂及亲密关系的痛苦。这也同样可能增加 ta 们对生命的无助感和无望感(Hong Cai et al., 2021)。
那么, ta 们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心理过程,使得 ta 们将自杀念头付诸实践?
在决定自杀前,
ta 们在想什么?
当一个人决定或想要自杀时,体验到的情绪是不同的,大致有以下几类(Moselli, 2021):
人际影响类:幻想自己的死亡可以达到复仇的目的,用自杀的方式令对方感到悲痛,从而复仇胜利;
寻求亲近类:利用“自杀”作为一种求救信号,希望得到来自他人的援助;
解脱自我类:用自杀来切断自己痛苦的想法和空虚悲伤的感觉;
解脱他人类:想用死亡的方式不再拖累好友和亲人们;
走投无路类:失去了任何治愈或恢复的希望,或得到任何人的帮助;
极端冲动类:没有任何确切的理由或想法,情绪上头;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如果 ta 们的症状一直不断恶化、难以痊愈的话, ta 们会表现出多种以上所说到的情绪。比如, ta 们会对未来逐渐丧失信心和期待,也不寄希望于他人能够把自己拉出来;ta 们一心想要从无止境的内心煎熬中解脱出来,同时又不想要他人被自己影响和拖累 。
总的来说,这种复杂的心路历程通常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Klonsky & May, 2015):
在第一阶段, ta 们体会到的主要是 心理痛苦 (psychological pain),包括 自责、孤独和害怕 等等。除此以外, ta 们还会体会到无助感(hopelessness)。
这些感受的影响之下,自杀想法会时不时出现。但随着情绪的起伏, ta 们的自杀想法也会反复变化,会一时间产生强烈的自杀意图,一时间又畏惧死亡,在进退皆苦的心境中反复挣扎。
当自杀想法变得持续且频繁时, ta 们进入了第二阶段。 这时 ta 们企图向外界寻求救援,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自救。ta 们会尝试和他人建立联结感,比如说和熟悉信任的人聊聊自己最近的心理状况,或者发展一些新的兴趣爱好。
这些联结可以帮助 ta 们分散注意力、并带来愉悦感,从而缓解糟糕的心境,减轻 ta 们的自杀想法。
但如果无法有效地建立与外界的连接,又或者产生的联结感无法有效缓解心理痛苦和无助感时, ta 们或许会走向第三阶段。
比如:
ta 鼓起勇气打了求助热线,却被回复:“你自己怎么不能乐观一点?”
发了消息给朋友,“我能和你聊聊吗?”朋友视若无睹,完全没有回音。
向父母发出求助的呼唤,“我真的觉得很不舒服,可以带我去医院吗?”
父母认为 ta 就是太矫情了,哪里就真的确诊什么抑郁症了呢?
而当 ta 们向外界发出的求救讯号被一次次掐断,ta 们也逐渐走向最危险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中,ta 们很可能会进一步考虑,并做好准备如何离开这个世界。
实质上, 抑郁的自杀,也是一种和外界连接的丧失 ,因为 ta 们的自我或许没有那么多的力气再拉自己一把,拼尽全力发出的呼唤,也是想要重连紧密的连接,而不是被推开、拒绝。
抑郁者需要自救,
但更需要的是
有人和 ta 并肩战斗
在许多患者的体验中,抑郁就像是溺水、向无尽黑暗深渊的坠落。痛苦的部分源于,即使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和外界联结,但却被剥夺了这种建立联结的能力。
而最痛苦的则是, ta 们能够意识到联结或许可以让自己感觉变好,但自己就是丧失了这样的能力和可能,并在一次又一次的退缩和恐惧中,陷入了孤独的绝望。
这意味着, 一个陷入抑郁困境的人想要自救,是非常非常困难的。ta 们更加需要的,是来自他人的、社会系统的支持和救援,去通过外界的力量将 ta 们从沼泽和深渊中“拉”出来 。
那么如果你的身边有抑郁或抑郁倾向的家人、朋友,该怎么在能力之内为 ta 们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以下几个层面,值得我们一起去思考并做出尝试:
从温和地倾听、陪伴开始
对抑郁患者来说,亲友能够为其提供一个具有安全感的叙事和情绪空间,是十分重要的。构建这个空间的第一步, 就需要我们少一些对 ta 们「为什么」的追问,用更多认真的倾听和回应,去慢慢地接近 ta 们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 。
作为 ta 的倾听者,你不用多说什么,而是需要温和的表达跟足够的耐心,以及向 ta 传递「无论如何,我一直都在」的信号。
用你微小的行动“推着” ta 回归生活
抑郁症患者跟生活的断联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ta 们可能是丧失了对生活的兴趣,也可能是根本无力进行正常的生活。
如果你可以经常在 ta 身边,必要时“推着” ta 重新和生活建立联系,是非常关键的。多带 ta 走到户外去或是接触自然,特别是多晒太阳。因为增加光照时间能有效促进大脑中血清素的分泌(苏泼曼, 2003),使抑郁情绪得到一些缓解。
必要的时候,可以试着评估 ta 需要做哪些事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并将这些事拆分成一点一滴的小任务,陪 ta 一起去完成。比如能按时进食、洗漱。
每当 ta 完成一个小任务,记得及时地给 ta 肯定和鼓励,这些声音既会是避免 ta 继续“下坠”的阻力,也会是重建 ta 生命兴趣的力量。
帮 ta 改善失眠的细节
对于很多身心疾病而言,能好好睡上一觉的修复作用是极其关键的。当抑郁患者遭遇严重的失眠,除药物治疗之外,我们需要坚信:依然有许多细节能够共同作用于睡眠的改善。
它既包括起居环境的改善,比如通风的房间、舒适的床品、恰到好处的灯光、气味,也包括生活习惯的纠正,如均衡饮食、减少咖啡因的摄入、睡前远离电子产品等等。
切断糟糕的人际,增加积极的人际
这一点本质上,就是帮助 ta 远离不够好的关系和外部环境,同时建立新的积极的联结。现实中,前者很可能包括一份令人窒息的工作,一段糟糕的恋爱或婚姻,又或是一个被压抑、暴力填满的原生家庭。
而后者,可能正是由每一个愿意帮助 ta 走出来的你,以及你为 ta 所做的努力带来的。
替 ta 寻求专业治疗,关注轻生风险的征兆
先主动询问 ta 的就医意愿,不论是去医院还是去看心理咨询师,都尝试替 ta 迈出治疗的第一步。而通常,这个治疗会是一个十分漫长和反复的过程,中间 ta 很大可能会放弃。因此即便你只是去帮 ta 去预约挂号、陪伴 ta 咨询就诊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请细心地留意 ta 是否存在自杀的倾向,特别是在 ta 独自一人呆着的时间,或有隐秘的自残行为出现时,尽可能地不要离开 ta ,并向直接地表达你的担忧和关心。
这里为大家提供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热线:400-161-9995; 中国心理危机与自杀干预中心救助热线:010-62715275; 均为24小时服务热线,如果你认为自己或身边人需要,请一定要发送给 ta 。
写在最后:
抑郁症对人的折磨,就如同经历着一场「慢性的绝症」, 在真正战胜它以前,抑郁患者要面临的巨大考验,其实是怎样在漫长的生命中和抑郁共处 。
这个过程里, ta 们当然需要自助, 但 ta 们能够实施自助的前提是,依然有爱的人始终和 ta 们的生命、和 ta 们的心灵保持着联结,不断联才有可能不失联。
每一个愿意陪在 ta 们身边的人,都是 ta 们的战友,也会是 ta 们愿意相信值得活下去的理由。
正如KY小姐姐所说:我愿意相信,在死亡来临的一刻,那些已经痛苦了很久的灵魂感受到的是“终于可以休息了”的轻松和平静。但我更希望我和所有人都能相信,永远都还值得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