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天,气温飙升,我们常常会听到热死人了的玩笑话,但实际上,人被热死的案例却不少见:
浙江丽水,一49岁车间工人,上工期间突然倒地不起,紧急送医时已休克,经抢救,最终还是没能挽回一条命;河南郑州,一男子因中暑被紧急送往ICU,入院时机体核心体温高达42.3度,被诊断为热射病;广东惠州,男子在室外活动了3个多小时,因中暑倒地不起,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人不禁好奇,到底热到什么程度,才会诱发热射病?
高温天气下,正是热射病的高发期,那什么是热射病呢?简单来说,就是重症中暑。
主要就是因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导致身体调节机能出问题,产热超出散热,致使核心温度过高(通常超40℃)的一种病症。这种病的致死率很高,需及时诊治。
那为什么会发生热射病呢?
对此,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吕奔教授团队在《科学》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热射病的重要致死机理:
它是一个物理性损伤过程,因高热产生细胞毒性作用,当体温达到一个高度时,可给细胞带来不可逆的损伤,进而引起炎症反应、血栓,继发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危及生命。
虽然可以第一时间给患者快速降温,但无法阻断它的病程。所以,对于热射病重在预防,尤其这2类高危人群要提醒警惕:
劳力型热射病:也就是户外高温环境工作者,包括消防员、工地施工人员、环卫工、交警等;
非劳力型热射病:体弱老年者、儿童、孕妇。
二、人到多少度会被热死?
高温可能致人被热死,那需要达到多少度才有可能呢?大家都知道,高温带来最直接的危害就是中暑。
而通常情况下,我们人体自带产热、散热机制,机体可从自身代谢、环境中吸取热量。
而一旦体温过高,机体又会通过血管扩张、出汗等方式进行散热,从而保证机体体温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也就是37℃左右。
可高温可致使机体调节功能失衡,引发中暑,而中暑根据严重程度也可分为轻症、重症。
一般来说,轻症患者多有体温升高(超38℃)、多汗、口渴、头晕、四肢无力等表现。
而重症患者也就是热射病,体温通常超40℃,除轻症中暑表现外,还可出现呼吸浅快、脉搏细速、意识障碍等表现,需及时干预,不然可危及生命。
当处于高温环境,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1、恶心
常为呕吐的前奏,但不一定吐得出来,这时要警惕中暑,及时干预。
2、头痛
如果在户外环境活动后,出现持续性头痛的情况,也要当心。
3、呼吸浅快
也就是呼吸的速度明显变快,1分钟超20次,且吸气吐气量小。
4、肌肉痉挛
在户外环境活动后,持续全身肌肉不受控制的抽动,尤其是四肢,也要当心。
三、预防中暑,做好4点很关键
中暑不是小事,别不当回事,做好这4点,轻松预防中暑。
1、避免强体力劳动
如果非必要,尽量避免在高温下活动,如因工作需求避免不了,也要注意强度,慢慢开始,逐渐增加强度,给身体一个适应的时间。
当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不适,千万不要勉强自己继续,应及时停止一切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2、及时补充水分
高温下,及时补充水分很关键,但不要猛灌,建议少量多次饮水,每隔15~20分钟补水200ml即可。
另外,补水时,尽量避免高糖、含酒精饮料,不仅不补水,反而容易丢失更多的体液;过凉的饮料也少喝,容易刺激肠胃。
3、注意散热
户外活动后,如果觉得身体温度太高了,要及时散热,可用毛巾沾水后擦拭身体、或者吹吹风扇,进行物理降温。
4、注意防暑防晒
夏日高温,如果要出门,防晒、防暑工作一定要做好,包括涂抹防晒霜、穿防晒衣、打太阳伞、戴墨镜等;另外,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且最好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清凉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
总之,夏日高温,少出门,如果要出门一定要做好防护防晒、防暑工作,以防中暑。
延展——蚊子变少了,和40度高温有关吗?
今年的夏天,除了热,很多人可能还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蚊子变少了。这与高温有关吗?
据浙江省杭州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成蚊密度(反映蚊子数量多少的指标)监测数据显示:今年7月的蚊子数量比6月少了30%左右,对比去年同期,蚊密度也下降了30%~40%。
究其原因,与高温确实脱不了关系。
因为蚊子最适宜的生存温度是20℃~30℃。如果超过35℃,那蚊子就会失去活力;而一旦超过40度,蚊子可能就会被热死。
总结:中暑虽然常发生,但不能小看它,一旦发生重症中暑,那就危险了。最后再提醒一下大家:高温天气出门,一定要注意防护!
参考资料:
[1]《关于热射病,国家卫生健康委权威解答来了!》.健康中国. 2022-07-15
[2]《热射病让男子多脏器像煮过?直接杀死细胞的并不是高体温!》.中国科学报.2022-07-11
[3]《讲真,这天气真的可能热死人》.腾讯医典.2022-07-1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