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翠工艺,是一项产生自汉代的汉族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它是首饰制作工艺花丝镶嵌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
花丝镶嵌工艺起源于春秋战国金银错工艺,在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尤以编织、堆垒技法见长,而且还常用点翠工艺,取得金碧辉煌的效果。清代宝石资源逐渐枯竭,采用点翠和烧蓝来替代宝石的位置。
清 点翠钿子 故宫博物院藏
点翠材料
翠,即翠羽,翠鸟之羽。
翠鸟主要种类有普通翠鸟、白胸翡翠、蓝翡翠、斑头大翠鸟、三趾翠鸟等。其中蓝耳翠鸟、鹳嘴翠鸟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单。
翠鸟的羽毛不同的光线下可呈现出皎月、湖色、深藏蓝等不同色泽,其中以翠蓝色雪青色为上品。 而翠羽强烈的色彩不是来自于羽毛本身,而是由光线折射出的虹彩色,就像一个三棱镜分解白光分解成其频谱的彩虹色,这种特性,让其羽变得更为稀有。
点翠采用的翠鸟羽,左右翅膀上各十根(行话称大条)、尾部羽毛八根(行话称尾条),所以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二十八根羽毛。取自背部羽毛称之为软翠,翅膀部羽毛称之为硬翠。软翠色泽鲜亮,质感细腻柔顺;硬翠则相对色差较大,色暗质硬。
制作工艺
点翠制作时先将金、银片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在中间部分涂上适量的胶水,将翠鸟的羽毛巧妙地粘贴在金银制成的金属底托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上一般还会镶嵌珍珠、翡翠、红珊瑚、玛瑙等宝玉石,越发显得典雅而高贵。
点翠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寓言故事《买椟还珠》所说装珠宝的盒子是饰以玫瑰,辑以羽翠,此羽翠就是翠鸟的毛羽。
唐代诗人李峤有诗云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可以看出在当时,点翠饰品已是一种发展成熟且颇为流行的女性装饰了。
宋太祖于开宝五年(972年)下诏禁铺翠,此铺翠即是点翠。
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之时重申禁令,并在亲自参与策试说到论铺金、铺翠,朕累年禁止,尚未尽革,自此当立法必禁之。宋高宗还提出以药玉叶漆金纸代充的方法,这种以琉璃制品仿点翠的做法,可以说是现代以烧蓝、点绸等技术手段代替点翠的实践先驱。
明万历 孝靖皇后凤冠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明清时期,金属制胎以及点翠羽等更加成熟,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金工技艺。清宫中内务府还专门设立了皮库负责管理和收集翠羽,而银库专门设有点翠匠3名,专门承造翠活计。
清代中早期点翠饰品的滥觞仍旧是在贵族豪门之间。清末及民初之时,点翠迅速在民间流行开来。
清 点翠凤凰纹头花 故宫博物院藏
辛亥革命之后,西洋风格装扮席卷上海滩,传统的点翠装饰不再受社会上层富人日常打扮的青睐,又加上经过短短几十年的滥捕,翠鸟数量急剧下降,翠蓝色雪青色的上品翠鸟羽毛也经久难觅,几乎绝世。
中国最后一家传统点翠工坊也于1933年闭门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