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先行,服务群众,共建繁荣富强的新时代。”7月9日,湘潭大学商学院赴长沙市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功抵达印山村村史馆,对党总支书记刘罗仕进行了采访,向刘书记了解“三湘第一村”的成功原因,领悟党建在乡村发展的背后力量。
事业兴旺,关键在党。“印山村自发展之初便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而党建的意义在当今又分为几个面向”刘书记说道。
“纵向来谈,老书记李焕然是必须要提到的...”刘书记带领成员细细回忆道。1987年,退伍的李焕然高票当选为印山村村党支总书记。由能人掌舵,规模化与企业改制逐步推行。印山村在区位与资源双受限的困境中迅速成长为湖南水泥行业骨干企业。印山村也因经济腾飞、环境更加宜居而成为远近闻名的“三湘第一村”。回望历史,刘书记感慨道:“无论在何时,人才引领都是发展的第一要义。而党建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几经更迭,“水泥的轰鸣”已逝,印山村早已在时代发展智慧的牵引下转型至新的道路——农文旅融合发展。“‘农’主要是我们的特色农业产业。农文旅融合,是指自然风光、红色文旅、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农业等多个元素的融合。”刘书记介绍道。如今,村内天玺湖、狮王庙、裕华台等景点珠连成串;酿酒、刺绣等非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特色农业发展成熟。正有着“农文旅”道路发展的盛景。
不仅如此,在工作中也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创新之处。从印山村民宿的发展便可窥见党的高度认知与远见卓识。“因为这个旅游业的逐步发展啊,城市里,包括许多发展成熟的农村都出现了一种新的业态——民宿。”刘书记谈道。几年前,印山村第一家民宿落成,而在利润与创业机遇的逐步带动下,至今印山村已建成20家民宿。但民宿间出现了较大的收入差距,民宿也多集中在中低端层次。对此局限,刘书记强调:“我们高度重视,并且召开了民宿大会进行统筹安排,也正在积极地对接与盘活其他资源、培育新型农民,并且引进年轻力量与成熟化的网络平台。”
水产养殖道路的铺设,则是创新之二。印山村如今的成功可谓是成功了实践“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格言。但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也值得深思。印山村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新的诠释:“我们如今准备发展水产养殖。这有两个考虑,一方面是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能直接有效的提升村民的宜居环境,让村民不出家门就能赚到钱。”
在谈及转型如此成功的原因时,书记说:“这的确也离不开党、村委、政府、企业四个主体之间的融洽配合。”村委工作与政治方面衔接自然,而村企也极具乡土情怀,企业家们以工辅农、以工促农;政府会引导企业的合作。例如建材产业链的打造、建材包装带等产业联系都十分紧密,深度衔接。就像鱼与水的关系。“可以说印山村发展到现在的高度离不开任何主体的奉献,但尤其是党的引领。”刘书记强调道。
提到印山村的未来发展构想,刘书记表示将会打造“四个一”,即一个培训室、一个课程、一本宣传资料、一个宣传短片,其中“一个课程”包括“乡村振兴、党建、基层治理、红色文化”四个方面。此外,刘书记还希望村集体在未来能够成立一个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以此推动印山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针对旅游门票方面,后续计划设置套票,将民宿餐饮与娱乐设施相结合,高效拉动当地经济建设。
要想印山村的旅游业能够蓬勃发展,推广普通话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刘书记早已注意到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便决定在村里每个季度都上一堂课,做好广大村民的思想工作,提升各方面的服务水平,尤其是普通话方面。若能推广好普通话,将会促进当地民宿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印山村村民们的素质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