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17时37分,迎春分节气。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春分时节,大自然更加有声有色。
这一天,我们共享等长的昼夜。
春分
《春分:燕子来时,陌上花开》
作者/黄耀红
节选自《天地有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春分到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写道: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你问春天,一山春草何以分?一溪春水何以分?一座烟雨迷蒙的楼台,一片风和日丽的春光,又从何处去找寻那条几何意义上的对称线?
此刻,且化作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逍遥于九万里之外吧。越过无数密集的人头与高傲的建筑,我们置身于前所未有的大空间,安静地与太阳相对。今天,它刚刚完成了一次美丽的旋转,正驻足于一个叫黄经零度的起点上。太阳的光,像一根根琴弦,直直地射在赤道之上,仿佛发出柔和的声响,亦如秋分。
生命的秩序就在日将月就中形成。黑与白,昼与夜,阴与阳,此消彼长,相克相生。以北半球论,冬至白昼至短,随后渐长。夏至白昼至长,而后渐短。于冬至与夏至之间,春分之日则昼夜平分。南半球,反之。
每年公历三月二十日前后,太阳就出现在这个位置,不急不慢,不悲不喜,仿佛一场千古约定。
清代潘荣陛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千百年来,每逢春分,皇城都上演一场祭日大典。祭所在日坛,与月坛呼应。在先民心里,日月皆神明。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那点染于绿野间的小小身影,将一双脚深深踩入春泥,农夫的肢体便接通了天地的柔软与欢欣。而当他们从田间回到廊下,便又对着山外的天空兀自凝神。
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春分三候,如此简朴而古老。
玄鸟,即燕子。其身黑白,如阴阳;其声柔美,如呢喃;其踪有信,如神迹。春分归,秋分去,燕子是时间的信物。此鸟筑巢堂前,与人类相亲相爱,如一串飘扬的音符,牵动着家园与远方;又像一把玄妙的剪,沿无形的中轴轻轻剪开春秋。
在三皇五帝的神话时代,玄鸟与凤鸟、青鸟、伯劳、丹鸟一样,均为少昊部落的图腾。至商代,玄鸟更被视为其始祖。
燕子岂止于低低飞过的诗意?它是神圣而至尊的生命来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历史,轻盈地飞进时代的家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雏燕的欢歌里,永远是春天的新绿;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劳燕分飞处,离人落寞时;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xiá),踏青于槛(jiàn)外,遣心于田园;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豁达苏轼,连相思都如此清新悠远……
燕子飞过的天空,偶尔有深灰浅灰的雨云,在山前山后暗暗涌动。雨下了,不再在花叶间沙沙细语,它响亮地敲响黑色的瓦楞,敲响暮鼓与晨钟,并伴随电闪和雷鸣。
在混沌初开的岁月里,一道闪电就是一场生命的惊恐。人类的高贵与理性,就在于惊恐之后的探询。
春分·民俗
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竖蛋,也称立蛋。据史料记载,春分竖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人们以此庆祝春天的来临。我国很多地方在春分举行竖蛋比赛。这个春分,试试竖蛋吧!
放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分一到,草长莺飞,正是放风筝的好时间。走出家门,沐浴春光,奔跑着放飞风筝,与生机勃勃的春天时节相得益彰。春分正值周末,安排一场踏青,放一放风筝吧!
吃春菜
生长在田埂边、坡地间、树丛下的各种野菜,是春天的馈赠。我国部分地区,有春分时节吃春菜的习俗。人们采撷春季野菜,将它们凉拌、清炒,或拌馅和面食用。在我国岭南地区,春分吃的春菜是一种野苋菜。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分养生
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春分时节,气候变化剧烈,忽冷忽热,体弱者容易生病,有旧病的人容易复发。因此,在注意保暖的同时,还要多喝水勤锻炼,按时睡眠。
此外,春季气温回升,血液循环加快,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相对减少,人们时常会感到困倦,民间称之为春困。春困不能单纯依靠多睡觉来解决,会越睡越困,要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多做深呼吸,给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多舒展肢体,尽量少熬夜,保持心情愉悦。
春分·絮语
对很多人来说,春分到清明这段时间,正是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辽阔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起身,桃红李白迎春黄……人们四处收集春天的生机。
春分时节,大地回暖驶入快车道。气温回暖,唤醒了许多故事。能量回转之时,我们也调和自己的身心,与世界同频。
春分的关键词是平分。这一天,我们共享等长的昼夜。立蛋像是追求心态与身体平和的仪式。小心翼翼努力实现目标时,也将一颗平常心放置其中。做到了,就如同掌握了一种舒适的心法。
春分,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个温柔提醒,让我们调整身心,与自然平衡。
从春分开始,我们一路向夏至走去,白昼越来越长。春分,也可以是我们重新启程的心灵起点。愿我们迎着长长的日光,拥抱柔柔的温暖,一路走下去,始终不舍希望与勇气。
文/央视新闻整编
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