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养生计划: 一、养生功法 早课1(起床前): 1、 十指梳头、敲头(感觉发热为宜); 2、 十指敲额头、面颊(感觉发热为宜); 3、 双手交叉轮换拍打颈部两侧、肩膀(感觉发热为宜)。 4、 鸣天鼓(36下为宜)。 5、 推腹法(坐卧均可、次数随意)。 6、 打通小周天:①叩首叩手法;②震动尾闾法;③壁虎爬行法;④踏步摇头法。 7、体能训练—仰卧倒立、倒立撑地起、研头(初期选修) 早课2: 1、 取嚏法。 2、 立式拉筋(视颈部疼痛情况,左右腿互换各最少5分钟)。 3、 五禽戏、六字诀全套。 4、 敲打大肠经(左右两臂上穴位)(祛斑、祛痘)。 5、 敲打胃经(从锁骨往下—顺两乳—过腹部—到两腿正面—一直到脚踝部) 6、 敲打胆经(腿部4穴为主) 7、 铜头撞树法—快速升阳强壮法 8、体能训练—印度深蹲(最少50次)---初期选修。 ----------------------早课60-90分钟内完成--------------------------------- 午课: 1、 拍打(疼痛部位;胳肢窝、臀部等) 2、 立式拉筋 3、 补肾功法:“伸懒腰功法”或“抖身擦穴法(肾俞穴)” ------------------------午课时间、地点、次数不限----------------------------- 晚课: 1、 取嚏法。 2、 易筋经、八段锦全套。 3、 卧式拉筋。 4、 周身拍打法。 5、 推腹法。 6、 扭腰固肾法(左右各20次)、面壁下蹲法。 7、 引气归元—金鸡独立法。 8、 形意桩(站桩功)---初期选修 -----------------晚课按顺序做完,每晚保证11点前入睡--------------------- 二、健康饮食:清淡、规律、戒忌生冷辛辣、食饮有节。 1、早餐: 喝粥(夏秋喝薏米红豆汤、冬春喝小米稀饭,夹杂十谷粥、苞谷粥)、煎鸡蛋、热包子、热馒头,煮熟的小菜或咸菜;豆浆配油条;牛肉面。夹杂、交替吃,开胃又营养。水果一定要饭后吃。 2、午饭:吃米面、吃鸡鸭鱼牛肉、炒菜均可,吃饱吃好。 3、晚饭:吃面食为主(易消化),喝粥、吃煮熟的菜。 戒食凉菜、生菜。戒忌饭后倒头大睡。 注意: 1、补充饮水(温开水最好、温茶也可;最忌饮料可乐) 2、饭后盐水漱口(既清洁了口腔牙齿,也有益于调节胃肠酸碱度) 3、平时默诵“戒忌箴” 戒忌箴(明代龚应园) 绝戒暴怒,最远房室,更慎起居,尤忌忧虑,顺应寒温,调节饮食,毋以为言,虚伪无益,一或失调,噬脐何及。养生功法(1)混元益气功 红砂手 初学者必读 环境要求:一是空气清新,二是一段时间内要安静,三是如室外练功不宜太早,以免受凉。 功法选择:一般来说,身体瘦弱者,宜先练内养功,待体壮以后,再练站桩功、行功和各种动功。体胖者,宜用强壮功、站桩功、行功等;高血压者,可练松静功及内养功;胃肠病等消化系统疾患及肺结核等,可选内养功;神经衰弱、阳痿、遗精、早泄等,应选强壮功,配合保健功。总之,应根据中医诊断,分清自己的身体偏于阴、阳、寒、热、虚、实哪种状态。如吸为阳、呼为阴,调整呼吸时阴阳的长短,即可调阴阳。例如,阴虚有火的人,可吸短呼长,着意于呼气;阳虚有寒的人,可着意于吸气,吸气深长。阴生于静,阳生于动,调节动静也可调阴阳。如阴虚者以练静功为主,阳虚者,多练动功。意守也可以调节阴阳寒热,《文始真经》云:“气缘心生,犹如内想大火,久之觉热,内想大水,久之觉寒。”就是说可以用想象和暗示的方法来建立一个适合自己需要的寒热温凉的环境。初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情况选择功法,时间紧张者宜选择练功时间短的功法,以保证能坚持长期练功。体质弱的可选择混元益气功、真气运行法,体质强壮的可选择红砂手等功法。 意守:练气功不同于体操等其它健身法就是有意念活动。眼睛宜轻闭。一般意守下丹田(肚脐下一寸三分)为强壮肉体要旨,意念也不要太重,似守非守,以免着相。意守时的穴位不同于针灸,只要求个大概范围即可。初学者绝不可意守上丹田等上部穴位,更不能在内气尚不充足时强行引导内气通关,以免出偏。 动作:练气功时必需舌抵上颚,以连接任督二脉。如功法有其它动作,宜缓慢,配合呼吸、意念,使之能协调一致。 呼吸:初学者呼吸多短促,练功日久自会轻、细、匀、长,最好呼吸和动作协调起来。 收功:最好能闭目意守丹田几分钟,然后搓热两手,按摩头脸、拍打全身缓慢收功。 辅助活动:不练功时,最好安排时间平躺床上,做深呼吸一段时间,这对功力长进大有好处。 功效:初学者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功法后,不要考虑太多,要坚持练功,一般半月至几个月才有收效,不可着急而另换它法,这样什么功都练不成。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功力长进! 混元益气功 混元益气功,是我国佛教圣地----东海普陀山寺僧,在诵经论佛之余,用来醒脑提神、健康身体的一种功法。多年来秘而不宣,后由入山朝圣的香客辗转传出。此功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效果明显。它能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对冠心病、肺气肿、哮喘、胃溃疡、肝炎、关节炎、高血压等慢性病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南京著名百岁老人方安圃先生长年习练此功,102岁高龄时身体仍很健康。 特点:不用拙力。身手似在水中浮沉,飘然自如;呼吸如春蚕吐丝,轻细而长。它重在意境,而不强求意守。要求起如旭日东升,大海扬波;落似平沙落燕,落地无痕。 姿势:全身放松,嘴唇轻闭,舌抵上颚,用鼻呼吸。起身抬手时吸气,注意不要吸之过足,小腹应有如球充气之感;蹲身落手时呼气,注意不要呼之过尽,小腹应有如球放气之感,所谓意守丹田,就是注意小腹部的这种缓慢的一起一伏。切忌憋气(屏气)。 动作:先做右式,双足摆成右丁字步,左手叉腰,手心向下,然后右手侧伸,手心向上,逆时针方向划圈,手臂上抬时身体站直,同时吸气,手臂下落时身体蹲低,同时呼气,一起一落(一吸一呼)为一次,连做9次。然后接着做左式,,姿势、动作与右式相同,所不同的是顺时针划圈,亦做9次。 注意:左右各做9次为一遍,约18分钟,每日一遍即可。至多早晚各一遍。动作越慢,气息越长,功效越佳。一般坚持练习月余就会有小腹发热、掌心发红等得气感。但要按要求,循序渐进,谨防急于求成,出偏差。 红砂手 红砂手,是武林中的一门绝技,历来只凭师传口授,精于此技者甚鲜。夏玉民老师,熟谙此术。为了不使这一绝技失传,征得夏老师同意,介绍于下,以飨读者。 红砂手功法能使双手力大无穷,有强筋健骨、流畅气血、提高内脏的功能,却病延年的功效。相传红砂手武术家运内气贯于手掌后,击掌时没有什么感觉,几天后,伤处就出现朱红色的手掌印,故有此名。 预备式:直立,两脚分开等肩宽,含胸收腹,全身放松,舌抵上腭,思想集中,鼻吸鼻呼。 两臂下垂,掌心向下,手指朝前方。吸气,吸时要缓慢,进入丹田(脐下1寸3分处),同时,两臂上收。呼气时,脚趾抓地,提肛,少腹外挺,意想气从丹田贯彻双手掌,两手掌慢慢下按复原。如此做四十九次。 两臂朝前平行伸直,掌与肩平齐,手心向上,呼吸要求同前。吸气时,两臂收缩,意想贯气到手掌慢慢向前推回原处。如此做四十九次。 两臂向上直举,手掌托天,呼吸要求同前。吸气时,两臂收缩,意想贯气到手掌后,手掌慢慢上推回原处。如此做四十九次。 两臂左右平行伸出,成一字形,手心朝外,手指向上,呼吸要求同前。吸气时,两臂收缩,意想贯气到手掌后,手掌慢慢向外、左右推回原处。如此做四十九次。 两臂下垂,掌心向下,手指朝前。吸气时,以腰为轴,先向左转,脚不动;左转时,双手向里交叉贴身向上画圆弧;当上身完全朝左时,双手向上画弧,交叉在头顶,然后左右分开,掌心向外,同时吸气变呼气。呼手时,脚趾抓地,提肛,少腹外挺,意想气从丹田贯到手掌后,手掌向外按,慢慢下落,身体逐渐转回原来姿势。然后,再向右转,动作呼吸同左转。如此做四十九次。 注意事项:本功法运动量较大,要求练功者体质较好,最好没有疾病。练功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晨,于公园、林间等空气新鲜处,面向东方,吐出浊气,吸入清气。练功期间,要注间营养,保证睡眠时间,节制性欲。练功时手要圆活,用内劲,不要僵硬做作。这样持之以恒,定会功到事成。
养生功法(2)真气运行法、练精化气法
练精化气法亦名少林童子功,过去为修持之士不传之秘。近年由武林泰斗、自然门大师万籁声先生传出。练法极简,每天寝前、早起、午休之时,均可练习。真诀是:侧身而卧(蜷身),以左右食指塞两耳孔,以舒适不透气为度,闭目,闭口,轻合齿,如此,用鼻自然呼吸;待心静后,由鼻呼气时,将气送至两脚板,吸气时不要管它,如此二三次即可。以后仍是自然呼吸,3分钟内,口内生津,咽下就是,随之10分钟内,练至很舒适,觉精管、尿管有收缩感为宜。未成婚的学生、青年,可在阳举时练,练至阳气安顿便可止。慢慢松指放手,停一会或起或卧。有家室之人,房事后练一次,可使全身扩张的毛细血管立即关闭起来,防止风寒入侵,疲劳也得到了恢复,起到及时复元作用。故此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且可以治遗精早泄、中气不足、身体衰弱和控制生理冲动。此功传人万籁声先生曾说:“人身的精液一满就要外泄,如一练此功,可将元精化为元气,而回精补脑。”又说:“固精固气,回精补脑,功效之大,比吃多少人参、燕窝都强。”
真气运行法 本功法具有健肾补脑作用,督脉贯通后,真气在任督脉内运行(小周天),头项百会穴和丹田产生相互吸引的磁性力量,这样肾中元阴元阳可上达髓海而还精补脑,五脏精华又下归丹田,补充肾精,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使人体由衰返壮。
从生理学观点看,督脉贯通后,可促使肾上腺和脑垂体间互相激惹、互相滋补、生机旺盛。早在战国初期的《行气玉佩铭》中已有真气运动的记载,内中指出: “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 经会阴、尾闾、命门向后窜动,夹脊向上,透玉枕直达脑海,继而又下行丹田,称为小周天。兹将练功法介绍如下: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方法:取站、坐、卧式,口唇微闭,舌舐上腭,双目微闭,排除杂念。先注意观鼻尖片刻,随即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使其别发粗声,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久久行之,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起来。如果仍然夹念纷扰,可用 “ 数息法 ” 。即呼气默数一,再呼气默数二,这样一直数到十数,再从一反复操作,直到杂念不再兴起,即可放弃数息法。入静后,呼气时真气要入丹田,不要在呼声上打扰。 时间:每天早中晚各1次,共3次,每次20分钟,一般认真操作,10天即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反应:练功到3 - 5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5 - 10天,每次呼气时都感到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效果: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不自然,这是自然现象,不要有顾虑,只要坚持锻炼就会变得自然。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方法:当第一步功夫练到每一呼气,即感心窝发热后,就可以意息相随,呼气时应延伸下沉的过程,慢慢地一步步自然向小腹(丹田)推进。不可操之过急,如果用力过大可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时间:依法每日3次,每次25 - 35分钟,10天就可气沉丹田。 反应:每次呼声都感到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有时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现象增多。这是真气运到小腹,肠功能发生改变,驱逐邪气的表现。
效果: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气沉入丹田后,周围脏器(如大小肠,膀胱,肾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有改善等。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 方法:当第二步功到丹田有了明显的感觉时,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不要再过分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耗伤阴液。可任呼吸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 时间:每日3次,每次增至半小时以上。这一段是在丹田培养实力阶段,所需时间较长,40天左右可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反应:基于第二步气沉丹田,小腹发热明显,十数日后小腹内形成气流,随着功夫的加深,气流也越来越大,小腹力量充实。待力量蓄足后,即可向下游动,此刻练功者有时会感到阴部作痒,会阴跳动,腰部发热等,以上感觉出现的迟早可因人而异。
效果: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通过练功不断地给肠胃增加热能,脾胃消化能力增强,体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对阳痿有一定疗效,对女子月经不调也有一定疗效。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 方法:意守丹田40天后,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够的力量时,即沿脊柱上行,上行时,意识应伴随着真气(勿忘),如果真气到某处停下来,也不要用意识向上导引(勿助)。这种上行速度的快慢是由丹田之力来决定的。若实力尚不足,它就会停下来不动。待丹田力量充实后,自然继续上行。若急于通关,努力导引,会和丹田力量脱节,这是非常有害的。因此必须任其自然,真气的活动情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上行到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项就可以通过了。 时间:每天可酌情增加坐功次数,每次时间也应延长到40分钟或一小时左右。至于通关时间则因人而异,有的人刹那间就通过了,这样通过力量很猛,震动也很大。有人须经数小时或数天才能通过。大多数是在一周左右。 反应:在第三步的基础上练功者自觉丹田充实,小腹饱满,会阴跳动,后腰发热,命门处真气活跃(即 “ 肾间动气 ” )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在督脉未通之前,背部常有向上拨的感觉,头部则有箍紧之感,这是通督前必有的现象。有些人遇到此种情况,常产生惧怕心理,不敢再练,前功尽弃,殊为可惜。这一阶段必须坚持练功,一旦督脉通过后自然轻松愉快,通督是一个飞跃,故称为 “ 积气冲天 ” 。
效果:督脉通畅后,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入脑海,一呼一吸形成任督循环。这时才能体会到 “ 呼吸精气,独立守神 ” 的真谛。精气不断地补益脑髓,大脑皮层的功能增强。凡肾精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酸腿软等症状都会逐步消失。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 方法:一般仍意守丹田。通督以后,各个经脉都相继开通。如头项百会穴处出现的活动力量,可意守头项。灵活掌握,所谓 “ 有欲观窍,无欲观妙 ” 也就是练功不同阶段的处理方法。 时间:每日3次,每次1小时以上,时间越长效果越好。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各种触动现象才能逐渐消失,只余下丹田与上丹田之力显得更加集中旺盛。 反应:在通督脉的前后数十天内,全身常似有流窜动、皮肤发痒似虫爬等感觉,这都是经络通畅,真气旺盛的表现。遇到这种情况,既不要刻意追求,也不要惊慌失措,安心坐下就会自然平复。坐到极静时,以上现象消失,鼻息微微,若存若无,内部真气则更加集中旺盛。
效果:真气越充足,补偿和增强身体的代谢机能就越充分,因而使人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增强,大大减少和排除致病因素,治愈痼疾,坚持锻炼就可以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以上五步功夫是循序渐进的,在整个真气运行过程中,身体会有三种不同变化。第一、二、三步是调整呼吸推动真气。体内真气集中于丹田,这个阶段古称为 “ 练精化气 ” ,这是第一阶段;第四步运用丹田积蓄的真气,冲通督脉,直达脑海,这一段叫做 “ 练气化神 ” ,这是第二阶段;第五步以后,功夫更加纯熟,由于经络畅通无阻,真气在而运行自如,此为高级阶段,称 “ 练神还虚 ”,掌握真气运行的五步、三阶段,才能收效显著。
养生功法(3)少林易筋经
少林易筋经是一种健身目的十分明确的武术套路。“易“的含义即变易、活动、改变,引伸为增强之义;“筋“指筋脉、肌肉、筋骨;“经“为方法。因此,“易筋经“从字面上理解即活动筋骨,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方法。实际上,它更是一种十分经典的气功功法。各位可从下面所转载的练法中仔细体会。
易筋经共计十二势,其预备式为:两腿开立,头端平,目前视,口微闭,调呼吸。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
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屈腕立掌,指头向上,掌心相对(10厘米左右距离)。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 次。
诀曰: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剑,心澄貌亦恭。
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二势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两侧平举;立掌,掌心向外;两目前视;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反复进行8-20 次。
诀曰: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
两脚开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头,目观掌背。舌舐上腭,鼻息调匀。吸气时,两手用暗劲尽力上托,两腿同时用力下蹬;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收势时,两掌变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将两拳缓缓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反复8-20 次。
诀曰: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舐,鼻能调息觉心安。
第四势:摘星换斗势
右脚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脚形成斜八字,随势向左微侧;屈膝,提右脚跟,身向下沉,右虚步。右手高举伸直,掌心向下,头微右斜,双目仰视右手心;左臂曲肘,自然置于背后。吸气时,头往上顶,双肩后挺;呼气时,全身放松,再左右两侧交换姿势锻炼。连续5-10 次。
诀曰: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回收左右侔。
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
右脚前跨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右手握拳,举至前上方,双目观拳;左手握拳;左臂屈肘,斜垂于背后。吸气时,两拳紧握内收,右拳收至右肩,左拳垂至背后;呼气时,两拳两臂放松还原为本势预备动作。再身体后转,成左弓步,左右手交替进行。随呼吸反复5-10 次。
诀曰:两腿后伸前屈,小腹运气放松;用力在于两膀,观原须注双瞳。
第六势:出爪亮翅势
两脚开立,两臂前平举,立掌,掌心向前,十指用力分开,虎口相对,两眼怒目平视前方,随势脚跟提起,以两脚尖支持体重。再两掌缓缓分开,上肢成一字样平举,立掌,掌心向外,随势脚跟着地。吸气时,两掌用暗劲伸探,手指向后翘;呼气时,臂掌放松。连续8-12 次。
诀曰: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
第七势:九鬼拔马刀势
脚尖相衔,足跟分离成八字形;两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前。左手屈肘经下往后,成勾手置于身后,指尖向上;右手由肩上屈肘后伸,拉住左手指,使右手成抱颈状。足趾抓地,身体前倾,如拔刀一样。吸气时,双手用力拉紧,呼气时放松。左右交换。反复5-10 次。
诀曰:侧首弯肱,抱顶及颈;自头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轮,身直气静。
第八势:三盘落地势
左脚向左横跨一步,屈膝下蹲成马步。上体挺直,两手叉腰,再屈肘翻掌向上,小臂平举如托重物状;稍停片刻,两手翻掌向下,小臂伸直放松,如放下重物状。动作随呼吸进行,吸气时,如托物状:呼气时,如放物状,反复5-10 次。收功时,两脚徐徐伸直,左脚收回,两足并拢,成直立状。
诀曰: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拿;两掌翻齐起,千斤重有加;瞪目兼闭口,起立足无斜。
第九势:青龙探爪势
两脚开立,两手成仰拳护腰。右手向左前方伸探,五指捏成勾手,上体左转。腰部自左至右转动,右手亦随之自左至右水平划圈,手划至前上方时,上体前倾,同时呼气:划至身体左侧时,上体伸直,同时吸气。左右交换,动作相反。连续5-10 次。
诀曰:青龙探爪,左从右出;修士效之,掌气平实;力周肩背,围收过膝;两目平注,息调心谧。
第十势:卧虎扑食势
右脚向右跨一大步,屈右膝下蹲,成右弓左仆腿势;上体前倾,双手撑地,头微抬起,目注前下方。吸气时,同时两臂伸直,上体抬高并尽量前探,重心前移;呼气时,同时屈肘,胸部下落,上体后收,重心后移,蓄势待发。如此反复,随呼吸而两臂屈伸,上体起伏,前探后收,如猛虎扑食。动作连续5-10 次后,换左弓右仆脚势进行,动作如前。
诀曰: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腿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鼻息调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赖支撑;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
第十一势:打躬势
两脚开立,脚尖内扣。双手仰掌缓缓向左右而上,用力合抱头后部,手指弹敲小脑后片刻。配合呼吸做屈体动作;吸气时,身体挺直,目向前视,头如顶物;呼气时,直膝俯身弯腰,两手用力使头探于膝间作打躬状,勿使脚跟离地。根据体力反复8-20 次。
诀曰: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头惟探胯下,口更齿牙关;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
第十二势:工尾势
两腿开立,双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举至头顶,目视掌而移,身立正直,勿挺胸凸腹;十指交叉,旋腕反掌上托,掌以向上,仰身,腰向后弯,目上视;然后上体前屈,双臂下垂,推掌至地,昂首瞪目。呼气时,屈体下弯,脚跟稍微离地;吸气时,上身立起,脚跟着地;如此反复21次。收功:直立,两臂左右侧举,屈伸7次。 诀曰: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头,凝神一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更作坐功,盘膝垂眦;口注于心,息调于鼻;定静乃起,厥功维备。
总考诀曰:总考其法,图成十二。谁实贻诸,五代之季。达摩西来,传少林寺。有宋岳候,更为鉴识。却病延年,功无与类。
健康指导:
易筋经气感强,收效快,尤其是内外兼修,身心同养,性命双修,具有御邪疗疾,延年益寿,开发潜能的功效。从中医研究的角度看,易筋经以中医经络走向和气血运行来指导气息的升降,在身体曲折旋转和手足推挽开合过程中,人体气血流通,关窍通利,从而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而按现代医学观点来看,修习易筋经,会使人体血液循环加强,从而改善人体的内脏功能,推迟衰老。 易筋经运动量较大,动作难度较高,因此,全套运动只适宜于体质较好的青壮年慢性病患者。体质较弱者,可量力而行,有选择地操练其中几势或减少每势操练次数。心脑血管和哮喘病发作期间忌用。
养生功法(4)----闭精仙法
气功练习者,每练至丹田气满,真气运至百会时,容易遗精走丹,影响练功进步。有一八旬老道传出闭精仙法,练后果然奇妙。其法如下:每当小便时,深吸一口气纳入丹田,而后闭息,意想此气由丹田至会阴,沿督脉上百会,即守住百会穴,复想此穴有一绿色的“水”字,始行小便,待小便解完,将气嘘嘘呵出,同时意想百会处“水”字随气下行于丹田。此功法闭精甚严,即使再行房事,亦无正常精子排出。否则需开精门,开时去掉一切杂念,小便之际呵气即可。
五行掌 是五台山传下来的养生祛病功法,其特点是三调并用。动静兼练、刚柔相济、虚实变换、松紧相辅、运动全面。五行掌包括预备活动和推、拓、扑、捏、摸五种功法,可根据病症或根据四季养生,选练相应功法,也可按顺序全套练习。具体功法如下: ①功前预备活动。宽衣松带,全身放松;轻轻叩齿36次,舌在口内搅动36次;分3次吞津,以意念送至脐下丹田处;以手指梳头数次,双掌相对搓热,然后干洗面36次。 ②推法。属木,与肝相应,默念“嘘”字。站立,两足平行,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两臂下垂,屈腕,掌心向上,指尖相对,靠近小腹;以鼻缓缓吸气,意念暗示清气从两足大趾沿大腿内侧的肝经上升至两胁;与此同时,两手如托物状,缓缓上移,至胸前与肩平行时吸气尽;随呼气默念嘘字,暗示浊气尽出,清气由两胁沿肝经降至足大趾;同时反掌,掌心向前,指尖向上,随呼气双手缓缓向左前方推出,左脚随之向左前方迈出一步,呈弓步,重心在前屈的左腿上,右腿伸直;至呼气尽时反掌,掌心向上,指尖相对,向下收回至小腹前,同样伸左腿屈右膝,重心后移至右腿上,再开始吸气,如此反复5~10次,收回左腿;再换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并重复5~10次。做推法时,动作宜缓慢,配合柔和自然的呼吸,目光注视双手,屈腕稍用力,使指尖有麻酥酥的得气感,意念暗示气血沿肝经循行路线升降,吸气时大趾微微上翘,容易得气。 ③拓法。属火,与心相应,默念“呵”字。预备姿势及动作基本同推法,但吸气时暗示清气从小指内侧沿心经路线至胸中;呼气时默念“呵”字,暗示浊气尽出,清气沿心经散至小指,同时,推出的双掌如拓碑贴状,由左向右缓缓移动,至呼气尽时,直腰双腿下蹲,掌心向上,指尖相对,双手向下收至小腹前;再开始吸气如初,并重复5~10次;收回左腿,再出右腿,从右向左拓,也重复5~10次。做拓法呼气时,除默念“呵”字外,要意守掌心“劳宫”穴和小指尖内侧的。“少冲”穴,并使手指伸直用力上翘,以产生酥麻的气感,腰要正直,躯干随双手左右升降做圆运动。 ④抃法。属土,与脾相应,默念“呼”字。预备姿势同推法;随吸气左腿屈膝,尽量上抬大腿,足尖向下,暗示清气从足大趾内侧沿腿内侧的脾经上升至腹部;同时左手屈时,掌心向上,五指并拢自然微曲,以肘为轴,从小腹右侧向上,向左划弧运动,至与视线平时,吸气尽,掌心转向面部;随呼气默念“呼”字,暗示浊气尽出,清气沿大腿内侧的脾经下降;同时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左掌转向前方,向左。向下划圆,降至小腹前,又反掌向上,叠于右手背下;再吸气时,换右手右腿,动作同开始,如此交替地做5~10次,再后退做5~10次。做抃法时,手、眼、头、腿、呼吸、意念要配合好。 ⑤捏法。属金,与肺相应,默念“丝”字。左脚向左前方迈一大步,呈弓步,左臂向左前方伸,掌心向上,五指收拢如捏球状;右臂抬起,向后屈时垂腕,掌心向下,五指亦如捏物状,屈肘40度左右,手置胸前,使肩、肘、手相平;随吸气,伸左腿,屈右腿,重心右移,臀向后坐;同时左臂屈时收回,右臂在左臂上方向向左前方伸出,两掌相对经过后,双双反掌,左掌向下,右掌向上;同时,暗示清气从拇指经臂内前缘的肺经吸入肺中;随呼气,左臂向前伸出,右臂屈肘收回,腿也呈前弓后箭,重心移向左前方,同开始动作;同时默念“丝”字,暗示浊气尽出,清气沿肺经散至拇指;如此反复5--10次后,再换右臂右腿向右前方迈出,也往复5--10次。做捏法时,动作应缓慢轻柔,躯于前后移动,而胸腰则左右扭转,以扩大肺活量。
⑥摸法。属水,与肾相应,默念“吹”字。左脚向左前方迈一大步,呈前弓后箭步,两臂自然下垂,肘微屈,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置于小腹左前方平脐;随吸气,双手由左向右、向后收回,做划圆的抚摸动作,收至右下腹时吸气尽;同时左腿伸直,右膝屈曲,重心后移至右腿上,左足尖微微上翘,足跟着地,暗示清气从足心“涌泉”穴沿大腿内侧的肾经上升至腰部两肾;随呼气默念“吹”字,暗示浊气尽出,清气沿肾经降至“涌泉”穴;同时双手向左,向前摸出,意守掌心,手指微微上翘,以产生气感;同时屈左膝,伸右腿,重心前移至右腿上;呼气尽时,再开始做前动作;如此反复做5~10次,再换右腿向右前方迈出,亦做5~10次。做摸法时,双掌与地面平行划圆,如磨豆腐一般,高不过脐,腰部随呼吸及双掌动作转圈,躯干要保持正直,这可加强对“肾俞”等穴的意守。
铁 布 衫
用于技击之中可护体闭穴,力大惊人,浑身杀手,集技击健身于一体,其妙无穷。
浑元一气
两脚开立路比肩宽,双膝微曲,膝盖不超脚尖,手指自然分开,双手置于体前,如抱球状,掌指斜向前,掌心相对,斜照丹田。双目垂帘,舌抵上腭,精神敛,呼吸柔和自然,全身放松。意念。吸气时,天地之精气从头顶百会穴吸进了丹田,小腹凸起;呼气时小腹微收、吸进之气分作两股流至脚心。如此反复练习30~60分钟。
金刚站桩
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脚成外八字站立。膝微屈似坐,双手提抱于胸前,与胸相距约30公分,手指似弯非弯,似夹非夹、劳宫相对、身体正直、两眼微闭、舌抵上腭、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全身关节成三角状弯曲,体会“全身皆气”的感觉。
霸王举鼎
接上式,自然呼吸,吸气,意念人中穴,呼气,意念双脚大拇指,微微调息六次。随后,全身似一大磁铁,有很大的吸力,使空间气体围绕全身各部,有些感觉后,舌尖放平,眼平视,脚跟自然落地,双手成掌,平置于肚脐,肚脐放松,双掌渐渐合拢,掌心照肚脐,“气贯丹田”自然呼吸9次,后双手置胯侧,重复上述动作6次。
铲膀压气
接上式,立身正直,脚距与肩同宽,曲肘举臂,掌心向内,两掌之间距一尺左右,中指尖高与眉齐,意守人中穴,继之,眼神注视右掌,待右掌发热后向外翻转,重心右移,此时左掌下压,开左虚步,坐右胯成仆步势。当全身有气感时,左臂自右而左压气铲掌,右臂外翻撑掌,掌心向天,重心随之左移,丹田下压,成左弓步,有全身热量,气感大增之感,并贯注掌、指部。此时,只要右掌托天,丹田下坠右肋便可抗打。立身直,左向练功。动作意念皆可同右势,一左一右各做六次。
马步练气站马步桩站立,鼻吸气至胸际,重心下落双腿成骑马式,同时挺胸折腰,正头,两手握掌,曲肘平行上抬,拳心朝上,至头部前上方两肘弯90度,肘尖停于头斜上方止,闭气,恢复立式,吐气,反复练功20次。
外功修炼
力按千斤 两脚开立比肩略宽,头正项直,百会上顶,舌抵上腭,两手下垂置于大腿外侧,肘微屈,掌心向下,手指分开,指尖朝前。采用逆腹式呼吸法,以鼻缓慢吸气,收肛,双掌提至腰两侧小腹内收,意领丹田之气升至百会;以鼻缓缓呼气,双掌慢慢下按复原,用暗劲按,即用意不用力。把胸腔之气压到丹田,头顶之气亦降回丹田,同时松肛,小腹绷紧凸起。反复练习18次。
怀中饱月 两脚开立比肩约宽一脚,下坐成马步。两手成拳置于腰侧。用逆腹式呼吸法,鼻吸鼻呼。吸气,双拳变掌提起至胸前,掌心相对,指尖朝前,闭气提肛,用抖劲,双手缓慢用力向前空插,力贯双掌,气运全身。插到尽头,呼气,再吸一口气,双臂向下划圆弧朝左右分开,直伸成一字形,掌心向前。继则双手向内恻用力环抱,掌心相对,脚趾抓地用抖劲,双臂缓慢地用力内收,意念杯中抱树,一触树身即用手劲将其粉碎。双手向内夹至胸前时变为掌心向下,用暗劲朝小腹下按,将气贯到丹田,小腹随之鼓劲外凸,按毕呼气。反复练习18次。
霸王举鼎 两脚开立比肩约宽一脚,下坐成马步,双手成掌下垂置于膝内侧,掌心向前。用逆腹式呼吸法,吸气,双手握拳,屈肘举双拳于肩前,拳心相对,同时小腹内收;闭气脚趾抓地,上下齿用暗劲咬住,双手如抓千斤铜鼎,缓缓向头顶上方托举,同时意领丹田之气上达于头顶,头部如顶有千斤重物,双拳上举时,眼珠上轮,意守百会穴。双拳举到尽处,慢慢下落至肩前,呼气,放松全身,但头顶千斤之意不可松。如此反复练习18次。
迎面抬肘 两拳从腹前向上,经胸前向两肩前方摆起,肘关节弯曲,两前臂怀地面垂直,拳心朝里,同时吸气。随之体左转,右脚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右臂成肘随转体向前摆起肘尖向前,意肘关节似挂重物,肘抬起后重物来回摆动。随呼气,恢复立式。随后面重复上述动作连做20次。
铁牛拱地 接上式,弯腰垂头,头顶百会穴抵住地面,开始是软土地进行,十日后可改在水泥地或硬地面进行。同时两手放于脊背上,两腿叉开伸直,舌抵上腭,吸气入丹田,呼气意守百会,行功三分钟左右(不可贪多)即可立身正直接作下式。
玉兔踢门 选一僻静的石壁之处,以右脚站立,抬左脚向石壁踢击,随后可换右脚行功,如此反复左右脚轮换踢击。待脚掌外沿有疼感时,可双脚外侧着地,来回走动,疼感消失后可重复上述动作,反复数次做下式。
金刚指劲 侧身立于桌前,左手五指置于桌沿,右手持厚5公分、宽8公分木板一要,放于指上,以意领气上升膻中穴经左侧下沿手臂内侧运于手指,闭气,然后右手指持木板用力搓碾左手指,随后呼气,放松。至将五指搓热发红为度,换右手习之。
金刚拍打
金刚炼丹 如前马步站立,左手握拳于腰侧,右掌上举于右前上方。用逆腹式呼吸法,以齿缝吸气,小腹内收,意想腹中之气上提到胸;闭气,以意将内气贯入丹田,小腹自然绷紧外挺;右掌以掌面向小腹拍击,同时以鼻作短促有力的喷气。鼓动于腹,意想丹田内气从神阙穴(肚脐)进发,抗住手掌的拍打。可换左手如法练习。反复练习15~30分钟。
金刚掸尘 如前马步站立,双臂左右分开,伸直成一字形,掌心向前,手指并拢。采用逆腹式呼吸法,口吸鼻呼,以口之齿缝作深长缓慢的吸气,小腹内收,将腹中内气上提到胸胸部自然外挺;气吸足后闭气,意想胸中内气充盈;接着双掌同时向胸部拍打,用掌面拍击胸部同时以鼻作短促有力的喷气,气沉丹田,意想内气从膻中穴(两乳之间)进发,胸部肌肉暴发用劲,抵抗手掌拍击。反复练习15~30分钟。肋部亦可如此拍打,练法同上。
金刚击鼓 左脚向前跨出一步成左弓步,左手握拳置于腰侧右臂朝体前平伸,掌心向上,掌指朝前。用逆腹式呼吸法,口吸鼻呼,以齿缝作缓慢深长吸气,小腹内收,胸部外挺,同时以意领气上达头顶百会穴,眼珠随之上轮,意守头顶百会穴;气吸足后闭气意想内气布满头部;屈右肘,右掌以掌面拍击头顶部,同时以鼻作短促有力的喷气,胸腹部肌肉同时用劲,内气上顶,意想手掌拍打在一弹性极好的球体上,可练头顶坚硬且具弹性。左手拍打亦如此法进行,唯用右弓步而已。反复练习15~30分钟。注意:以上各式拍打力量要由轻至重,随着功力提高,可逐渐换成拳、砂袋等物拍打。
遍身排打
直身站立,吸一口气闭住,鼓气运劲于准备排打的部位,意守该处,用掌、拳(功夫深了也可用砂袋、竹条把、木棒等)排打,排打过程都是闭气,闭不住气时停止排打,如此反复习练。然打顺序:先排小腹,再打胸部,然后到腰部及肋部再到头部、背部(可直接用竹条把或木板排打),最后到四肢(打下肢时可站弓箭步)。排打完毕,揉摩一下受排部位放松全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