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这是一篇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文章,并非严肃学术文章,涉及国学的一些禁区,尽量围绕科学的既有成果和资料。
不做严谨性参考,仅是趣味性阅读。
汉字的优势
时至今日,汉字汉语表达体系的优越性已经数不胜数。
汉字属于象形文字,这种表达方式,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知行合一。
看到一个汉字,看到一个词组,相当于直接看到实物和场景,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
用3500个汉字(概数)就可以把人类生活生产所有情景中的语言情景表达清楚,
而采用字母表达的语言体系,如英语语境,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大爆炸的趋势,
需要不断地制作,产生海量的新单词,
从社会效率来讲,这是一种天然的基因缺陷。
联合国章程,用汉字表达的篇幅是最少的,一样的内容长度。
同时,汉字是象形的。
现在中国人的手机屏幕录入信息量比例,比其他语言有较大的优势,
还有汉字输入的人,是带有代码思维的,不管是拼音输入法还是五笔输入,都是代码思维,这本身是汉字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也就是说,用代码思维来解构汉字输入,是一种必然的结果,看谁领会到这个奥妙,并且做出来产品。
这些年中国的软件业的发展,和汉字思维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汉字体系,不单只是文字优势,字句的表达方式也是有很多优势,这是一整套的系统。
其中,《易经》的取象比类思维体系已经是非常完善了,中国人没有把这些道理用在超算方面,真是可惜可叹,然后也有点莫名其妙,也许时候未到吧。
《黄帝内经》其实也是描述天地人的运作机制的决策树,近些年来,有些不固守的计算机人才也发现了这个奥秘了。
当谷歌的AlphaGo击败人类围棋顶尖大师的时候,全世界的人为之欢呼,中国人就开始在做人工智能应用在中医诊疗方面的尝试。
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围棋的计算机策略,中国人早就做好了蓝本。
关于围棋的“棋经”在中国古代多如牛毛。
这些思维方式和推演过程,最顶级的还是河图洛书的应用。
至于现代的计算机的优势,在于电子设备的海量存储,而思维方式目前而言,肯定是还不能超越阴阳五行,九宫八卦,河图洛书这些数理模型。
中国围棋古谱中的终极算法
中国围棋古谱,诸如《敦煌棋经》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围棋书籍。
其中的内容,朗朗上口,现在读来也是非常有价值,不仅用在围棋上,还可以运用在人生的各种应用场景。
我们摘录一些内容如下:
势若已输,自牢边境,贪则多败,怯则少功。
或以死而营生,或带危而求劫。
弱者须侵,侵而有益,已活之辈,不假重营,若死之徒,无劳措手,两生勿断,俱死莫连。
花六聚五,恒为死兆。內怀花六,外煞十一行之碁;果之聚五,取七行之子。
讲眼形死活和气,还有“角傍曲四,局竟乃亡”。
棋子圆以法天,棋局方以类地。棋有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道数。
生而知之者自不论,非周孔之才,终须习此。
学习古人图谱,“先人之巧”。
这其中有不少内容,为后来世人熟知的《棋经十三篇》所引用,真理是颠簸不破的。
中国古人对围棋的理解是非常宏观的,比如对整个棋盘的理解,对照宇宙穹苍而造,棋子是圆的,棋盘是方的,天圆地方。
十九纵横,共得361数,为周天道数。
十九数属于二十进制的内容,迄今为止,古文明玛雅人就采用二十进制,在计算天文历法方面是有实用价值的。
关于现在计算机设计出来的围棋程序,依靠海量的储存和高速运算和快速的比对来赢得人类。
但是人工智能要用AI来计算围棋的“气”和“势”,为期甚久,其实就算现在高明的科学家,对围棋的“气“和”势”还是知之甚少。
人工智能可以计算庞大的数,但是不理解终极的“数”。
这是人脑的优势。
AI与“老中医”
不可否认, AlphaGo(阿法狗)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进程,全世界各国的计算机领域都在扩大AI应用,包括我们国家。
当中国的计算机精英理解了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之后,很多人不由惊叹,这简直就是一个“老中医”。
于是,中关村的调侃内容增加一个版块,AI=老中医。
他们何其相像,直观来理解,他们都是暗箱运作。
人工智能通过复杂的算法,得到结果;
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得出症状。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通过不断地优化算法模型,模糊算法和神经算法的发展,越来越像一个“老中医”。
当然老中医的四诊模型,也是不断地优化形成的,从这个角度看人工智能和“老中医”的算法进化也是一致的。
当然厉害的“老中医”会用时空的数据来分析病情,甚至用到河图洛书,易学八卦等知识框架来做数据处理。
这是一种终极的“数”,也是人工智能难以企及的高度。
谦和既济之前的文章谈到【对数】和【取象比类】的类同。
其实,“老中医”和AI更相像。
2019年10月21日,第6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展示区,参展方展示了多种可“望闻问切”的人工智能设备;各个分论坛上,“人工智能+中医药”则是与会专家热议的话题。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9年有些公司开发出来的 AI中医药诊疗系统,其AI把脉、手机问卷替代中医询问,内测准确率90%以上,这个准确率已经是相当高的了。
谷歌AI的逆天算法
说完AI与“老中医”的算法纠缠,我们不妨来看看谷歌公司的另外一种玩法。
不过我们还是从技术的可行性方面来窥探一二吧。
注意,这是2018年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机构是谷歌,不是国内的某家地摊机构。
因为,接下来的研究成果,很容易给某些国内的平台判定为“封建迷信”,真是醉了。
在 2016年的时候,谷歌“医学大脑”团队正在训练AI预测疾病和预测死亡,
这个满怀神学色彩的“特异功能”,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给冠以“封建迷信”的神技能,似乎已经被谷歌研发AI系统变成现实。
在谷歌开发的一个研究程式中显示,AI借助这个程式可以系统分析病患的医疗记录,从而在病患就医24小时之内便可预算出,该病人的死亡时间!
人类的死亡时间,这一禁区,给谷歌AI成功闯入,是偶然也是必然。
在研究中,谷歌对来自两个医疗中心至少21.6万名成人患者进行了病例数据采集,共得到460亿电子病历信息数据,研究人员将这些数据全部“赠送”给AI进行深度学习,从而让AI准确预算病患的死亡率。
这项AI技术对医院患者面临的一系列临床问题进行了测试。
测试时间至少为24个小时。
让人惊异且沉重的是,它的预测准确率,竟然高达95%,注意是95%,95%。
很多国学文化粉,看到这里会联想到什么,就自行脑洞打开吧。
未来AI时代,汉字的天然优势
未来AI时代,汉字是占住天然的优势的,因为机器可以通过读图,直接理解什么意思,而不像拼音字母那样还要去教机器什么意思。随便举个例子,就比如“辛”字,这是一个颠倒站立的人的象型字,通过字的构型,我们就知道它是在描绘一个道行逆施的罚犯,所以带有“辛”字的汉字多半带有犯罪的意思在里头,如“孽”、“辡”、“辦(办)”、“辨”……,同时,也很容易的联想到辛劳,辛苦,艰辛......等词汇。
只要教会机器读图,机器很快就能理解你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很容易与你沟通起来,所以,未来AI时代,必定是汉字的天下。
传统文化中的说文解字体系,简直就是汉字的智能分析模型。
这是对单个文字的识别。
人工智能完全可以把汉字词义从现在追溯到甲骨文的所有词义,从这个角度出发,这个方向的AI简直就是一个考古学家。
比如汉字的防痴呆模糊识别也是有很大的优势。
我们先看看这段评论的两种表达方式,如下:
为了不让编辑器的智能识别系统发生短路,用截图的形式表达。
其实,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段话的正确表达顺序如下:
研究表明:汉字顺序并不一定影响阅读!
事实证明,当你看完这句话之后才发现字都是乱的。
终极算法
回到本文开始,人工智能在围棋方面的“气”和“势”,这些属于道的层面。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主要还是在算法,在“术”的层面去完善,但是要突破上升到道的层面,那就是另外一种系统工作了。
而全人类的主流学术界,还是在远离“道”的完善。
就是人类本身尚且如此,更何况AI会了解多少“道”的东西。
好莱坞关于AI的影视作品,也在注入人性的层面,就是给AI赋予人类情感方面的要素,也是有一些探索和思考了。
谷歌的AI不仅可以下围棋,还可以推算人类疾病趋势和寿命。
那么,如果这个AI足够强大,是不是可以计算整个人类的结局和发展方向呢?
这就牵扯到终极运算问题了。
天下万事万物,耕种有时,收割有时,一切都是有定数的,东西方文化莫不如此认为。
那么,终极算法存在吗?
如此存在,终极算法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