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剧舞台涌进二次元文化,王珮瑜清音会首试弹幕
“瑜老板好帅”“来一段搜孤吧”“强哥再拉段”“打击乐不错”“皮鞋太亮了”……在上周末东方艺术的演奏厅内,京剧女老生王珮瑜“京剧清音会”的末尾,王珮瑜打算加唱一曲,背后的大屏幕上同时出现了观众通过手机发来的实时弹幕。观众走出剧场都显得兴高采烈:“这个形式好,听曲听得过瘾,玩弹幕也玩得开心。”
舞台上,王珮瑜不穿戏服不挂髯口,一袭纯色长衫登台。“清音会”虽是她2010年开始独创的品牌,王珮瑜介绍,“清音会”其实源自清末民初的“清音桌”文化,当时一些戏曲名家和名票常在茶楼设“清音桌”,是一种近距离清唱并交流的京剧表演形式。
和过去几次相比,王珮瑜的这一次“清音会”颇有些变化。演出的过程带着仪式感,一张长桌放在舞台一侧,笔墨茶具都在桌上,开场就有检场的端茶倒水,乐队也穿长衫分坐一旁。王珮瑜自己既讲且唱,按照京剧老生的发展历史,详略有致地讲解了很多老生行当里的知识。而配合讲解,她逐一唱了《定军山》《捉放曹》《洪洋洞》等最考验功夫的老生唱段。演唱时,大屏幕上也有很多历史图片和字幕,更便于观众直观地了解。而配合前台的演出,后台还直播了另外一位老生化妆的全过程,王珮瑜的讲解也让观众对这个行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整场演出最为特别的就是弹幕和现场直播的介入。只是,弹幕和网络只在开场之前半小时和返场演出阶段开放,而直播也只是穿插在演出过程之中,这也是戏曲演出第一次使用这样的形式。王珮瑜表示,演出过程中把网络关闭,希望保证演出的过程是严肃以及有仪式感的,这也是对艺术的尊重。
“清音会”导演马千介绍说,舞台、后台以及弹幕三个界面的切换,看似简单,技术上其实挺有难度。未来,视频这个部分还可以有所扩充,功能上变得更为丰富。对于“清音会”这样的形式,马千觉得其实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为,“现在还只是着重展现了京剧的唱腔之美,而且仅限于老生行当,将来在四功五法以及别的行当领域,其实也都适合于清音会。”
对于首次尝试弹幕获得了大部分观众的认可,王珮瑜的想法是,“京剧艺术其实一直就是一个注重演员与观众互动的舞台艺术。弹幕虽然是新的网络手段,但它的实际功能却是历来就有的,也是京剧喝彩文化的一种延伸。我们希望观众除了在听戏中获得愉悦,也能在参与互动中得到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