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体虚怕冷、手脚冰凉捂不热?厨房四宝助你过个暖冬

时间:2022-04-21 08:00:27 热传 我要投稿

有约君说

秋冬季

不少街坊有这样的困扰——

明明穿够了衣服,或是盖上了厚被,

却依旧觉得冷,

尤其手脚总是冰凉冰凉的,

怎么捂也捂不暖。

这有办法调理吗?

有!中医师来支招!

妙方就藏在每家每户的厨房里,

用对了驱寒又强身。

手脚冰冷常见于三类人

手脚冰凉,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不过有些人即使做足了御寒措施,手脚依旧捂不热。还有的人,不仅冬季手脚冷,夏天也有这样的状况。

(图/视觉中国)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可从以下三种情况寻找原因:一是肾阳虚;二是气血不足;三是淤血引起。

一般来说,老年人、女性更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老年人群体中,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退化,老年人容易出现肾阳虚、气血不足等问题,如果有基础疾病或者久病初愈,这类症状会更为明显。而女性常见于气血不足,一般生理期过后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

此外,对于缺乏运动以及没有规范有效锻炼的体虚的年轻人,也是手脚冰凉的常见群体。

单只手(脚)冰凉

要排查血管问题

除了体质原因,如果长期手脚冰冷难以缓解,也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脑血管或者血液循环方面的问题。

比如,四肢末端血液微循环功能不好,就容易导致手脚冰凉。一般来说,血液从心脏输出时温度在37℃左右,如果血管内存在血管痉挛、堵塞等问题,血液无法顺利到达四肢末端,那么造成的反应就是四肢温度偏冷。

因此,如果四肢冰凉情况比较严重,或是出现单只脚或者单只手冰凉的情况,应警惕有可能是血栓性疾病或下肢静脉栓塞性疾病引发,要尽早看医生确诊,别拖延了救治时机。

体虚怕冷

厨房四宝来帮忙

如果只是体质原因导致的畏寒,饮食上可注意多摄入温补食物,或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通过药方、药膳来调理。

(图/视觉中国)

不止是吃,都说“足底暖全身益”,泡脚也是秋冬下肢保暖的一个好方法。

不过,中药材的种类这么多,看得人“头都大”,有没有更日常、更简易的调理方法?有!

几乎家家户户都常备的这些调味料,内服外用“双管齐下”,用对了也能温补驱寒。

生姜

中医认为,生姜能散寒暖胃、止咳止呕,属于辛发之物,可振奋人体的阳气。易伤风感冒、晕车晕船或有怕冷、手足发凉、吃冷食后易腹泻、纳差等体质偏寒、脾胃虚寒者适合多吃姜,因为姜性温,可以用来温中驱寒。不过,体质燥热、阴虚、湿热、痰热之人就不宜了。

如果遇到外感风寒,怕冷怕风,周身肌肉酸痛,可取一大块生姜,用刀拍扁或切片,再加一勺盐煮开后泡脚。一般泡个2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即可。

红薯生姜汤

材料:红薯200克、生姜15克、红枣4粒(1人量)。

做法:红薯削皮后切成大块、生姜去皮后切片,红枣撕成两半后备用;将红薯放入锅中,加入清水800毫升,大火烧开后加入生姜及大枣,转小火30分钟后即可。

点评:红薯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宽肠通便的作用,适合蔬菜水果进食较少的冬季。生姜性味温辛,有祛湿散寒、温中益脾胃的作用。两者搭配,效果更佳。

花椒

花椒性温,在中药里属于祛寒类药物,能除寒、通血脉、调关节。

很多人喜欢用花椒泡鸡爪、鸭爪,其实它也是泡脚的好药材。花椒泡脚可以驱湿散寒、止痛。

比如,在受凉后感觉肚子胀气或是腹痛腹泻时,抓一把花椒加入适量水煎熬,待充分融入水中后倒入泡脚中,先熏双脚,等水凉到能下脚时用来泡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加入热花椒水,水以盖过脚踝为好,泡上半小时,以全身微微冒汗为宜。泡脚用量一般15~30克。

胡椒暖胃汤

材料:五指毛桃30克、党参20克、白胡椒10g、生姜3片、猪肚半个、瘦肉100克(3~4人量)。

做法:将五指毛桃、党参用清水洗去浮尘,稍浸泡,白胡椒、生姜常规处理。猪肚冲洗,刮去白膜,翻转用生粉反复揉擦,洗净,飞水处理,瘦肉切大块。将全部药材食材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大火煲沸后,改中小火煲约1.5个小时,最后加入适量的食盐,撒上葱花即可食用。

点评:冬季是调养肠胃的好时节,此汤健脾益气、暖胃祛寒,适用于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胃寒冷痛等人群。

桂皮

桂皮又称肉桂,性大热、味甘辛,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等作用。

使用桂皮泡脚,尤其适合四肢冷、腰膝疼痛、肾气不足的人群。泡脚用量一般10~15克。

但由于肉桂性质偏热,建议不要每天使用,一周2~3次为宜。同时,孕妇及阴虚火旺的人群不可使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注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肉桂丁香煲羊肉汤

材料:肉桂10克、丁香3克、羊肉300克、生姜适量(3~4人份)。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汆水。肉桂、丁香洗净,生姜切片。在瓦煲中放入清水2升,把以上食材全部放入煲中,武火煲开后改文火继续煲1小时,最后调味食用。

点评:羊肉是补虚佳品,可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肉桂、丁香与其搭配,可增强温补作用。

艾叶

从中医的角度看,艾草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平喘止咳等作用。

艾叶特别适合一些手脚易冷,整晚脚冷难眠的阳虚的人群。可取干艾叶30~50克,先用水煮开后加凉水或待降低温度后泡脚,也可以用部分热水浸泡艾叶20分钟后再加水泡脚。

不过,容易上火的人或用艾叶泡完脚易咽痛口干的人,不要天天用艾叶泡脚,一周两次左右就好。

艾叶红枣茶

做法:取鲜艾叶120克(或干艾叶30~50克),红枣10个,鸡蛋1~3个,红糖适量。

做法:艾叶、鸡蛋洗净,红枣去核。往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加入艾叶、红枣、带壳鸡蛋,煮10分钟。把鸡蛋取出去壳,再放回锅内继续煮15分钟,最后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点评: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络的功效,搭配红枣和鸡蛋煮茶,能养气血、行血气,有助于缓解怕风怕冷、手足怯冷、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等不适等症状。

小提醒:

泡脚要有“度”,水温不宜高,一般40℃左右;泡的时间也不宜过长,10~20分钟为宜;浸泡的高度最好能没过脚踝。泡脚后一定要擦干,最好顺便按摩足底和小腿,可助缓解一天的疲劳。

整合自广州日报、健康有约、老人报

编辑/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