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1字 | 15分钟阅读
来源 | 猫哥的视界(maogeshijue)文 | 花猫哥哥
2022年9月2日,阿里女员工案二审判决结果出炉, 法院维持原判,以强制猥亵罪判处被告人张国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张国是济南华联的前员工,案件的另一位当事人,阿里前员工王某文,事后经司法机关调查取证认定为不构成犯罪,当时已释放。
至此,这起引发全网关注的案件终告一段落。
案件虽判,但余波不止,因为这起掀起舆论风浪的事件中,没有赢家。
阿里女员工周某,本以受害者的姿态出现,但又变成了加害者,她手中口中当初引发全网哗然的“控诉信和传单”, 最后在司法机关的调查结论下诸多被证伪,因为造谣遭到网友唾弃。
周某丈夫,本来相信自己的妻子,但没想到自己的信任换来的却是妻子的欺骗和背叛。
王某文并未犯罪,却被诬陷后千夫所指而社死。
阿里,这个曾经中国首屈一指的企业,因为这样一场伪装控诉而形象空前受损,市值蒸发万亿。
当然,损失最大的是广大网友,同情心被恶意利用,事情反转后被piapia打脸。
谁能想到,造成这个多输局面的,竟然是一篇“小作文”?
1
事件复盘
我们首先来复盘一下整个事件过程。
2021年7月27日,周某与同事王某文,踏上了前往济南出差的高铁,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与华联进行签约。
签约进行的很顺利,阿里方面为了答谢,晚上安排了宴请,在济南当地一家酒店聚餐。
聚餐双方一共有8个人,阿里方面有王某文(男主角1)、周某(女主角)、胡某敏、王某兵,华联方面也有4个人,张某、刘某、陈某丽、张国(男主角2)。
可能是签约顺利比较开心,周某自己在饭局上频频敬酒,随后毫不意外地喝多了。
谁也想不到,第二天早上,周某醒来,发现床头柜有一盒安全套,自己的内裤也不见了,难道自己被性侵了?
2021年8月6日, 周某进入公司食堂,拉横幅、发传单、用扩音器高喊,以及内网论坛发帖等方式,称“遭到高管强奸、公司知情不作为”。
食堂当众控诉后,周某写了一篇长达8000字的“小作文”,核心观点有10个:
1、自己是被强制要求出差,直指这是一场预谋。
2、众人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工作的名义来强灌我酒,让人不敢拒绝,不能拒绝!导致醉倒无意识。
3、我遭遇了客户的猥亵,并称这一切都是主管王某文的故意设计——酒我负责灌,安全我不管,客户想怎么玩你随便!
4、光看别人玩不过瘾呀,自己的女同事,怎能放过呢?王某文压在我身上一直在亲我摸我......
5、衣冠禽兽,做那些事时肆无忌惮,事后又向别人泼脏水?王某文声称这一切都是我主动的。
6、我曾经自杀,老公也快情绪也崩溃了。
7、我生不如死,而他却“兢兢业业”地在上班,各个群里仍然“异常活跃”。
8、多次向公司寻求处理,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敷衍被欺骗被玩弄于鼓掌!
10、歇斯底里的怒吼,豁出去的决心,都抵不过一群保安的威胁和推攘。
这篇近万字的小作文控诉,瞬间炸裂了10亿网民。
在这篇小作文中,周某形象生动描述了一个“被强迫出差、遭阿里高管强制要求陪客户喝酒灌酒、被灌醉后遭到领导猥亵,领导还开了房间4次进出房间性侵、投诉公司却无人问管”的故事,一个被职场霸凌、被客户性骚扰、被公司的冷漠伤害的可怜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瞬时间引爆了舆论。
这很好理解,职场霸凌、客户性骚扰和公司息事宁人这种事,在职场是有不少的,非常能够引发广大打工人的同理心,再加上背景又是阿里这种大企业,本身就树大招风,所以引发了广泛关注,广大网友不论男女,都觉得阿里做的太过分了!
阿里员工自此成了过街老鼠,尤其男员工,“相亲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阿里的”,生怕被扣上“你们公司漠视女性权益,包庇强奸犯”的帽子。
阿里股价,都狂跌了半个多月。
可是随着警方调查的不断深入,甚至把当晚的事情还原到了分和秒,更多细节被发掘,一个个疑点出现了。
1.周某是不是“被逼出差”?
根据警方通告,这个项目是周某负责对接的项目,出差计划也是周某自己提交走了流程审批,并不存在“被逼出差”一说。
2.王某文是不是“高管”?
后来被验证的事实是,王某文并不是周某上级,而是同一个团队的平级同事,两人在阿里层级都应该只是经理级。那怎么说高管呢?既然是同事,利用职权威逼出差一说也不存在了。
3.酒桌上发生灌酒和猥亵了吗?
根据警方通报和证人证词,酒桌上周某是主动喝酒,并不是被灌酒。有证言说,“周某喝多了向张国身上靠,随后又趴在张某腿上。”
后来周某喝多了欲呕吐,张国主动陪同,在呕吐后回房间路上,张国的确是摸了周某,但并未“被带到无人包间猥亵20分钟”,而且也没有发生“王某文全部看在眼里却坐视不管”,根据调查,饭店当时没有“无人包间”。
4.饭后当晚王某文性侵了周某吗?
这才是最离奇、最令人奇怪的一段过程,通过警方调阅录像,王某文的确4次进入了周某的房间。
第一次:王某文和济南华联超市陈某丽打出租车送周某回酒店,然后二人间隔15秒离开周某房间。
第二次,王某文在酒店楼下等车时,接到胡某敏电话,说周某一直给她打电话,让王某文去看看周某情况,然后呢?王某文进入周某房间,10分钟后网上下单买了安全套,但还没等安全套送到,下单后的10分钟王某文就离开了。
第三次,王某文在酒店门口打车准备离开,又接到杭州同事胡某鹏(女)微信视频电话,说周某多次与其联系,让王某文查看一下周某情况。王某文连接了视频通话于0时13分进入周某房间,向胡某鹏证实周某已入睡。7分钟后王某文离开周某房间。
第四次:王某文下楼后,发现自己的雨伞遗忘在周某房间,于0时24分进入周某房间,两分钟后离开房间,打车返回酒店休息。
经过警方体检,周某并没有遭遇强奸。
更离奇的是第二天。
7月28日早上7时14分,周某与华联的张国联系,告知房间号码,张某从家中携带一盒未开封的避孕套,周某房间后敲门,周某开门,随后张某进入房间,周某说想再睡一会儿,便躺在床上,张国对周某进行了猥亵行为。
之后周某睁开眼,躲在床边,张国问周某想不想发生关系,周某说不要这样,并裹着被子坐到旁边的床上。此后气氛比较尴尬,张某和周某不怎么说话,周某断断续续问了其前一晚在饭店发生的事。
9时35分,张某离开周某房间时,带走周某内裤一条,避孕套(未开封)遗留在房间内。
随后周某报警。
通过这些警方通报和判决书描述,我们基本可以还原出来当晚发生了什么, 可以说是一个喜欢玩暧昧的女性+一个被引诱到差点出轨的男性+一个色胆包天的男性的故事。
首先,在这场饭局中,周某显然是个主角,频频敬酒,有证言还说“张国未喝完,周某用右手抓住张国的左手,劝张国把酒喝完”。
这可能让张国觉得周某对自己有意思,于是色胆包天的张国在扶周某的过程中摸了周某,也就是警方所说的“猥亵”。
但是显然,周某并不喜欢张国,因为饭局于10点多结束后,陈某丽、王某文一起送周某返回下榻酒店,出租车上,周某在王某文脖子上留下一个深深的吻痕,陈某丽甚至还听到后排的王某文劝周某说“不要这样”。
这个吻痕成了整个案子的关键,也就是说, 是周某自己对王某文采取主动的…… 正如王某文妻子后来的控诉文章所说:“周某先后两次主动亲、搂、抱、摸我丈夫,给我丈夫脖子上吸出“草莓印”五天才消下去...”
第二次回到酒店,经前台电话联系周某征得同意后,给王某文办了房卡进入房间,进了房间后,根据警方通报,王某文有了“猥亵行为”,但是这个猥亵行为到底是不是违背周某意志的?我们很难判断。
《南方周末》曾咨询法律专家,结论是:“在司法实践中,不管是强奸案还是强制猥亵案,女方但凡酒后与男方发生性关系或亲密行为,只要去告,男方一般都会被定罪。”
也就是说,不管王某文是主动,还是被动,不管是亲亲抱抱,还是抚摸等肢体接触,只要事后周某翻脸,王某文都会被认为是“猥亵”。
王某文看着对自己有好感、醉酒后热情似火的女同事,当时显然也是动了心的,要不然不会去网购安全套,但最终可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再想到了家中的妻儿,最终还是放弃了,选择离开了房间。
所以我们说王某文是个有贼心没贼胆,在最后关头悬崖勒马的男人。
但张国就不同了,张国先向周某要到了房间号,然后又敲门进入周某房间,发生了亲密行为,并带走了周某内裤,留下了安全套,这说明张国也是做好了和周某发生关系的思想准备的,但因为周某并不同意,所以才离开了。
至于张周二人发生的亲密行为到底是不是违反了周某意志,我们同样不清楚。
如果真的是被强制猥亵了,那么周某的的确确是个受害者,也的确有权利用合法的手段争取自己的权益, 但她的的确确不应该再成为一个加害者,因为她颠倒黑白,把张国做的事情一股脑安在了自己的同事王某文脑袋上,也顺手把整个阿里拉到了祭台之上。
在那篇充满了想象、情绪、煽动和愤怒的小作文中,灌酒、猥亵等罪名都属于王某文,而对真正张国却惜墨如金,我们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小作文王某文的名字出现了14次,还有大量的“他”也指代的是王某文,而张国呢?只出现了4次,甚至比王某文的上级的名字都少。
这种写作技巧在完美让阿里成为了众矢之的的同时,也成功引起公众关注,为自己案子的天平上加上了一块重重的砝码。
很明显,周某的小作文并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为了把事情搞大。
虽然周某的小作文引发了广泛同情,司法系统不是舆论场,司法系统更看重证据,在查阅了大量证据后, 最终检察院对王某文做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王某文终于获得了清白,而不再顶着一个强奸犯的名号,阿里也总算脱离了“包庇强奸犯”的大帽子。
事件反转后,周某的栽赃陷害瞬间引发了网友愤怒,我相信你,你却利用我?周某不仅面临了大批网友的指责,阿里也直接起诉了周某名誉权侵犯。
这时,周某再辩解说自己严重抑郁、双向情感障碍,只能引发网友的群嘲了。
毕竟,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她利用诬陷和造谣来企图达到自己目的,最起码,同样应该承受相关的责任吧?
昨天法院终审结果后,周某对媒体表示,法院判决并未达到自己的预期,但证明了自己从未说谎。这个自我强调再次激发了网友质疑和反感,有条评论说:那王某文当时被无罪释放是不是更能证明你的欺诈?
2
小作文的反思
随着法院的判决,阿里女员工案告一段落,但这件事仍然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在维权的时候,开始学会用小作文了?
小作文到底是弱者的救命稻草,还是别有用心者的帮凶?
在警方仍在调查的时候,就单方面引发舆论的评判,是对还是不对?
在一起纠纷中,一方滥用小作文,另一方却不会写小作文,是不是一种不公平?
关于小作文的思 考还有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小作文这种社会现象并不会因为周某的小作文被揭穿而消失,反而会因为它制造的巨大影响而被大用特用。
那么,为啥小作文有这么大威力?
因为小作文在挑动舆论、煽动情绪、争夺话语权方面有先天性的优势。 我们回顾一下近年的小作文事件,就会发现不少共通之处。
第一是对立性强。
我们翻翻很多小作文,都会发现小作文一般都是“弱者”一方写的,在写作过程中,只有塑造自己的弱,拉大对方的强,才能激发起更多的同情心理,毕竟同情弱者是社会本能,“谁弱谁有理”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市场, 只要将身份、地位的差距拉大,就不愁激发不了公众的“仇富”“仇权”“仇高位”的心理,让公众成为自己的枪。
比如阿里女员工事件中,周某很清楚,王某文和自己没有发生关系,但是这事又不能这么算了,以此事为由头讹张国这个华联超市员工,能讹出多大利益?所以,必须把强制猥亵的罪名安到王某文身上,这样才能以“职场霸凌”“高管性侵”等由头把事情闹大。
而且,就连王某文的级别也太低了,所以必须把阿里高层拉下水,于是时任本地生活事业群总裁的老鼎也被拉了进来,因为她清楚, 只有制造出“上下包庇”的窝案,才能衬托出自己面对的是如此强大的一个阵营,更加营造出自己的弱者形象,也才能引发更多打工人的共情。
这样一来,摆在公众面前看的,就是挑战公众底线的“阿里男领导灌醉女下属,放纵客户性侵女下属,睁眼发现床头的安全套,阿里集团不管不问”,这些话题精准踩在了劳资冲突、男女对立、职场压迫等公众最在意、最关心、最喜欢推人及己的G点上。
第二,话题敏感,激发公众审判欲。
小作文,一般话题都是男女关系、违法犯罪、校园霸凌、职场欺压、明星内斗等等,这些话题本身就是社会新闻爆点,如果再互相叠加,那就是王炸,能够瞬间引爆网络。
毕竟,吃瓜的欲望人人都有,有时候甚至不满足于吃瓜了,甚至希望自己能够当法官来审判某一件事。
毕竟在大多数人心中,都会把位高权重的人往坏里想,只不过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自己内心的观点,但现在小作文一出,公众一看,原来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也干这些肮脏事嘛,不比我强哪去,在道德制高点上审判名人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甚至有时候,真相并不那么重要,小作文提供的只是一种公众的宣泄情绪的借口罢了。
尤其是一些小作文涉及女性权利、女性受害的时候,更容易激发女性共情和愤怒,以朴素的正义感开始转发批判,当这种情绪被“极端女权”们利用,就会产生“女性永远都是受害者”“女性就算做了错事,也是男人逼的”观点。
这些观点一旦先入为主,就很难改变,因为人一旦站队,除非拿出实锤证据,否则只会永远维护、自觉捍卫自己的观点,绝不会轻易认错。
那么恭喜,这时你已经拥有无数的同盟军了。
第三,小作文成本低、传播快。
你要是想在正常渠道维权,你要收集证据吧?需要按程序走流程吧?总要一遍一遍地写笔录吧?或者你想闹事,总要做横幅吧?总要雇人撑场面吧?
可是在小作文这里,完全不需要!
小作文的第一要务是什么?不是事实,而是情绪!因为情绪相比事实,有更强的感染力和传播性。
你以为你写个几点几分发生了什么事就叫小作文了?不,那叫警方通告,虽然干净利落、坦坦荡荡、没有歧义,但对不起,没人喜欢看这种文章,煽动不了情绪。
所以我们看真正成功的小作文, 都是先有情绪,后有事实,指责别人的时候永远含含糊糊,只说自己的主观感受,而不讲事实如何,别人到底干了什么,说自己是多么恐惧、多么害怕、多么伤心,这样才能成功引发共情。
而一旦共情被引发,不用自己出手,就会有的是人帮你做二次传播。比如一些自媒体和网络主播,正愁没有内容选题呢,现在热点一出,也纷纷化身情感专家、两性顾问、司法达人,开始以此为题发视频做内容,吃一波人血馒头。
第四,小作文整人效果好。
就算被指责的一方是冤枉的,在群情汹汹和一边倒的指责之下,能不能第一时间拿出有力的证据?拿出来了别人信不信?就算最后官方通报了,误会解除了,被指责的一方也只会丢工作、社死、被开除,而得不到任何道歉。
所以在很多时候,用小作文来呼唤正义已经不是主要目的了,主要目的变成了整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泼你一身臭狗屎再说。
反正互联网是健忘的,警方调查又需要时间,在真相出来后,谁会关心真相如何?谁会关心一个人是不是被冤枉的?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没人为此负责。
我们讨论以上这些,并不是偏袒阿里,而是在一个中立者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
小作文是当事人写的,真不真实只取决于当事人诚不诚实,如果我们无法保证当事人的诚实,又怎么能仅凭一篇小作文来对一件事情定性、对一个人评判好坏呢?
如果网络能够审判一个人,那还要司法干什么呢?
3
滥用的危害
当然,我们提出这些问题,也并不是为了批评小作文。
毕竟,每个人都有合法发声的权利,小作文作为维权渠道,曾经为很多受伤害的弱势群体提供了帮助。
但是,滥用小作文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第一,滥用小作文透支了社会信任。
发声背后的舆论支持来自社会信任,而社会信任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这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你一次相信了,狼没来,二次相信了,狼没来,第三次,你还会相信吗?
小作文没有错,滥用甚至虚假编造小作文才是错,当一次又一次的小作文被反转,网友们对小作文的态度就会变得不信任,而真正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会无法得到足够的关注。
还记得曾经的清华学姐案吗?本来是一个食堂的偶然碰撞,这实在是太常见了,但清华学姐非说男生是性骚扰,还强势地看了男生学生卡,并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写小作文将他曝光,扬言要令他社会性死亡。
作为考上清华的高材生,毕竟平白无故被人冤枉成色狼,换谁谁都会很崩溃。事后那个男生坦言说,当时他差一点就要走上绝路。
随后监控录像证明了男生的清白,学姐虽然仍然嘴硬,但总算是道歉、澄清事实了。
这件事情结束了,但网络上的舆论大战才刚刚开始,舆论焦点也从事件本身升级为性别战争,各大平台都被卷入了这场骂战之中,有人说,这起事件是长期陷于女权舆论霸权下,男人的一次集体舆论反弹,就像韩国极端女权搞得天怒人怨,男人们投票选出了个“反女权”的总统尹锡悦一样。
清华学姐案对社会风气的伤害是巨大的,让小作文引起的性别对立成为一个危险的社会信号。
那么当清华学姐这种颠倒黑白的事发生的多了,人们会不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女性总是喜欢搞这个?
我们假设一下,一个女生在地铁上遭遇了猥亵,犹豫半天终于勇敢站出来指控流氓的时候,会不会被流氓反咬一口:我是被冤枉的!想想清华学姐案!
那么,已经一次一次被类似清华学姐案洗礼的人,会相信谁?
这时,勇敢站出来的女生不仅可能得不到帮助,反而可能遭遇嘲讽。
你看,周某和清华学姐滥用小作文的结果,最后却是所有女性来买单。
第二,滥用小作文制造了男女撕裂。
还记得闹得沸沸扬扬的《爱你,才要强暴你》事件么?2020年,梁颖在自己的社交主页上,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声泪俱下控诉自己的前男友罗冠军多次强奸自己,造成意外怀孕并打胎,对自己的身体及心理产生极大伤害。
一石激起千层浪,罗冠军自然也成为众矢之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等各种私人信息都被曝光,迎来了社会性死亡。
但是后来的一系列证据都证明,罗冠军是被冤枉的,舆论反转,梁颖表示愿意向罗冠军道歉、澄清事实并寻求庭下和解,而罗冠军表示毕竟两人曾经是情侣关系,放弃对梁颖的刑事控告。
虽然罗冠军已经证明了清白,但像电影《狩猎》的卢卡斯一样, 永远会有人相信“他做了”,只能一辈子生活在阴影之中。
这起事件导致人人自危,毕竟谈恋爱分手这种事太正常了,如果分手了,都像梁颖这样写小作文控诉自己强奸怎么办?毕竟,情侣之间的事情,谁说的清楚呢?
今天你情我愿,明天就会变成强奸,虽然法庭不会支持这种没有证据的指控,但是网络不一样啊!小作文是不讲证据的啊!
当所有人千夫所指地说“你做了”的时候,你又能拿出什么证据证明“我没做”呢?
所以, 很多人开始警惕性骚扰(或性侵)这个罪名“武器化”的倾向, 毕竟这种武器使用太容易了,威力也太大了,就算没有证据,一篇小作文都能搞得你社会性死亡。
这个没有逻辑的逻辑实在是威力太大了,大到所有男人都开始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前不久,吴京作为天坛奖评委成员参与北京国际电影节活动,合影环节中身旁的女嘉宾两次试图挽手臂,均被他拒绝并躲开。
有人批评吴京不尊重女性,但你信不信,如果吴京不躲开,指不定哪天一篇小作文都能让吴京身败名裂,而那张挽手臂的照片,就是罪证。
第三,滥用小作文损害了女性的职场发展。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中国发生的这一切,也曾在日本发生过。
90年代,日本女权主义高涨,公共汽车上男性无意和她们有了肢体接触,她们就会报警说性骚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率先实行女士优先车厢概念,将男女双方物理隔离。
但是这就能解决问题么?男女平等不是男女隔离,隔离车厢是什么?是女权主义者把所有男性视为潜在罪犯的产物,那么凭什么男性都要被贴上一个潜在罪犯的标签呢?
车厢隔离了,职场要不要隔离呢?没有明说,但是潜规则开始蔓延开来, 为了避免所谓的“性骚扰”纠纷,很多公司开始只招男性 , 日本神户大学教授中村智彦坦言:“目前,日本企业仍更倾向雇佣男性成为正式员工。”
再加上1995年日本泡沫破裂,大量企业破产,女性也成为了优先被裁的对象,这样才导致女性家庭主妇成为主流。但是,没有了工作,也就意味着日本女性放弃了经济独立的权利,那么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
如果这种小作文继续把一些无证据的性骚扰(或性侵)“武器化”,企业老板不仅要忙着创收,还要天天提心吊胆地担心生怕冒出一篇小作文让公司陷入舆论漩涡、股价下跌,你如果是老板,你会不会考虑干脆不招女性了?
这么一来,丧失工作机会和职场发展前景的会是谁?不言而喻。
无论如何,周某满纸谎言的小作文对人心的伤害,已经回不去了。 而谣言散去面对一地鸡毛的我们,也该清醒了。
所以,再遇到这种事, 该报警报警,该上法院上法院, 别以为戏精附体写个小作文就能立足万山之巅,这种对小作文盲听盲信的时代,早该过去了。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