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在中巴关系的70年里,不得不提的5段重要经历

时间:2022-04-20 01:03:56 热传 我要投稿

1951年5月21日,我们和邻居巴基斯坦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再过两个月,中巴两国就整整70年了,一系列重大的庆祝活动正在筹备当中。中巴关系最开始是貌合神离的,现在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长达70年的交情里,5段特别的经历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段:巴基斯坦和美国的蜜月期

1947年,按个被英国人统治了90年的大印度一分为二,诞生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双方是怀着你死我活的心态分的家,而仇恨是英国人统治期间慢慢攒下来的。分开后巴基斯坦心里清楚自己干不过印度,所以很想找个大国当靠山,那时候我们刚刚建国还比较弱,美国人忙着冷战看不上巴基斯坦。 1953年艾森豪威尔上台,他琢磨着弄一个遏制苏联的包围圈,巴基斯坦因为地理位置好有幸被美国选中。当年5月份艾森豪威尔派国务卿杜勒斯到巴基斯坦跑了一趟,双方相谈甚欢,一年后《巴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签下来了,而这不是巴基斯坦签下的唯一协定。 1954年巴基斯坦加入了美国主导的“东南亚条约组织”,1955年巴基斯坦加入了英国主导的“中央条约组织”,1959年巴基斯坦和美国签署了《巴美双边防御协定》,尤其是这个协定出现后,美国就在巴基斯坦有了军事基地,直到现在还有,只是用的比较低调。

(在巴基斯坦基地附近的美军士兵)

虽然中巴两国在1951年就已经建立,但是巴基斯坦更偏爱有实力的美国,比如从1954年到1965年美国给巴基斯坦提供了13.8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和3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这个我们真心做不到,因为在1981年以前,我国的美元外汇储备就没有达到过一个小目标。 从1953年到1960年的那8年时间里,巴基斯坦不是现在的“巴铁”,它一直反对我国加入联合国,在民族问题和领土问题上紧跟美国的态度,就这一块儿你说气人不? 第二段:印巴战争后终于开窍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于1962年爆发,当时美国给印度送枪送炮送粮草,只是印度人不争气取得了惨败,连首都新德里的居民都开始夹着贵重物品外逃。在援助敌人印度的时候,美国同时警告巴基斯坦,不要趁这个机会对印度下手!这待遇上的巨大落差让巴基斯坦寒了心。 美国结盟巴基斯坦只是为了围堵苏联,美国援助印度是为了围堵我国,可是印巴双方却在期待美国帮助自己成为地区强国,然后弄死对方,理念的差异迟早会让美国人自己玩砸。1965年第2次印巴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同时停掉了对印巴的援助,只为了迫使双方停火。

(印巴边境的士兵在斗步伐)

历史上停战的理由很多,但是很少包括盟友的不援助,为了对付来势汹汹的印度,巴基斯坦向我国求助,于是数10架战斗机、上百门火炮、三百多辆坦克送过去了,甚至还派出参谋人员到前线帮忙分析,在战争的后期我国还警告印度:再不撤兵我这就考虑动手了。 第二次印巴战争只打了5个月,然后巴基斯坦就开窍了,在中美印巴四国的关系中,它理清了中印矛盾,看清了美国的企图,更加明确了印巴之间的水火不容,以及看到并体会到了中国的诚意,美巴关系开始松动,中巴关系却更近了一步。

第三段:做中间人促成基辛格访华

1963年那个时候,说我们一穷二白是毫不夸张的,在那年8月份,中巴两国政府签订了《航空运输协定》,从此巴基斯坦就有直飞我国的航班了,这可是第1家从非共产主义国家飞到我国的飞机,它的意义是我国有了一个对外的联系窗口。 1969年尼克松上台做了美国总统,他和团队成员注意到中苏关系已经差到开始动手,而他也很想让美军离开越战的泥潭,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冒出来了:中美建交一起对付苏联。秘密沟通了几次后,尼克松决定派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到北京面谈。美国直飞我国的第一架航班在1981年才出现,基辛格要来北京只能在巴基斯坦中转。

(巴基斯坦航空)

那次会谈的难度不是行程问题,而是需要向全世界保密,为此白宫特地给基辛格安排了一场公开的东南亚之行,先到越南进行所谓的调查,然后飞往巴黎找某个外交大佬会谈,在此期间他会在泰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一路玩过去,心猿意马地做象征性访问。 1971年7月1号基辛格离开了华盛顿,3号离开了越南、4号离开了泰国、7号还在印度,8号晚上抵达巴基斯坦,他在巴基斯坦的停留时间不能超过3天,因为在印度逗留了两天,要是在巴基斯坦多待一天,印度人会不高兴,还得花时间去解释和安慰。 在8号晚上的晚宴上,基辛格按照事先排练的剧情假装肚子疼,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对现场宾客说:博士他肚子不舒服,就先撤了,后面两天我带他到山间别墅休养,请各位记者高抬贵手。第2天一个浩浩荡荡的车队开往山区别墅,但是车里没有基辛格,他已经在凌晨4点偷偷坐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 基辛格团队在北京待了48个小时,跟周总理举行了6次会谈,双方明确了很多东西,也明确了1972年的尼克松会访华。谈完正事后基辛格掐着时间原路返回了巴基斯坦,直到7月15号中美双方才发表了此次访华公告,这个消息震惊了世界。

(尼克松1972年访华)

这个例子是巴基斯坦作为我国外交桥梁的最经典案例,在我国外交史上,类似的中介身份巴基斯坦扮演过不止一回,因为它是一个纯粹的伊斯兰国家,我国跟伊斯兰世界的外交和生意往来,它都能帮上忙,而且还能帮上大忙。 第四段:打通喀喇昆仑公路

我国最早提出修喀喇昆仑公路的时间,就是《中巴航空运输协定》签署的同一年,当时我们的想法是既然空中通道打通了,那么陆地上也搞通,这样中巴友谊就能牢牢维系了,而且还能把影响力拓展到南亚,以及保护勘定不久的中巴边界。 初次听到这个建议的时候,巴基斯坦总统非常高兴,总统府的每一个人也都高兴,因为此路一通既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也有巨大的战略安全价值,以后印度人再打过来,这条路上一定会有满载军火的卡车。 巴基斯坦方面兴奋了好一阵子,冷静下来后情绪就开始低落了,双方商定的是自己修自己国内那部分,修好后接通完事,但是这条路要通过高原、冰川和崇山峻岭,巴基斯坦不但技术上搞不定,兜里还没多少钱,而且它很担心美国人认为中巴在联合搞印度。

(喀喇昆仑公路沿途的壮观风景)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修路计划就被搁置了,一晃就是两年多,如果不是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可能还会搁更久。在那场战争期间,我国虽然给巴基斯坦送了不少武器装备,但是要送到巴基斯坦人手上非常困难,相当一部分根本没派上用场,巴基斯坦这就意识到了那条公路的必要性;换句话说,喀喇昆仑公路能上马,还得感谢印度的助攻。 1966年中巴两国签署了修建喀喇昆仑公路的协定,依然是各自修各自那部分。我国那部分从新疆喀什到红其拉甫口岸全长415公里,巴基斯坦那部分从红其拉甫口岸到塔科特全长600公里。尽管那年头我们国内闹各种大活动,但是两年后的1968年我国那部分已经通车,而巴基斯坦穷的叮当响,一直就没有开工,不得不请我们帮忙,于是我国从1968年到1971年,援建了巴基斯坦境内从红其拉甫口岸到哈利格希的142公里,完事后叮嘱对方接着修完剩余的部分。 结果1971年11月份印巴又打仗了,巴基斯坦更加没能力修完剩下的部分,在时任总统布托的央求下,我国只好答应继续帮忙,派出上万人过去和巴斯基坦当地人一起动工,从1974年6月份开始干到1978年5月份,修通了从哈利格希到塔科特的460公里路段,至此连接中巴两国的喀喇昆仑公路全线通车,几乎都是我国主导修的。

(中巴红其拉甫口岸)

喀喇昆仑公路穿过了喀拉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从我国新疆喀什直达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长1032公里,包括大桥24座、小桥70座、涵洞1700多个。为了修这条路,巴基斯坦方面牺牲了810名工人,我国牺牲了142名工人,还白送了3亿人民币。这世上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现在的好关系来自上一代人用生命和金钱付出的代价。 第五段:联合研制枭龙战机

2011年5月1日劳动节,勤劳的美国特种部队招呼都不打,潜入巴基斯坦境内击毙了大名鼎鼎的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这事儿让巴基斯坦方面很不高兴,但是又拿美国人没办法。两个礼拜后,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访问中国。 我们耐心听完了吉拉尼倒下的苦水,并认真安慰了他,然后呼吁美国尊重巴基斯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宣布50架升级了电子设备的枭龙战机会尽快发货。 枭龙战斗机一开始叫做“超-7”项目,原计划是“超越歼-7”。早在1992年,巴基斯坦就对这个项目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于是两国开始谈判共同研制的可能,由于当时各自的经济水平和西方的技术封锁,谈判进展的很慢,一直到1998年双方才签署了合作开发枭龙战机的协议。

(巴基斯坦的“雷电”战斗机)

根据协议规定,巴基斯坦空军投资50%,我国两家航空企业投资50%,俄罗斯米格设计局参与设计,飞机用的发动机也由俄罗斯提供。 2002年成飞公司造出了首架原型机,2003年原型机首飞成功,2004年中巴两国签署了枭龙战机在巴基斯坦生产的合同;2006年装了武器系统的枭龙战机试飞成功,2007年第1批枭龙战机已经交付给巴基斯坦空军使用,目前枭龙战机已经升级改进到了第3代。 飞机这种东西讲究一个合适,不是越大越先进就越好,巴基斯坦的国土面积南北狭长左右宽度不大,需要一款机动性高、起飞重量低、价格便宜但是又比较先进的战斗机,如果自己可以生产维护那就完美了,这种需求放在国际上也就只有枭龙了,目前在巴基斯坦空军服役的已经有120架,还在不断生产交付中。

【不用询问,请随便转载转发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