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求长寿是长久以来人们的美好追求。生日作为人生之始,人们常常通过各种活动去庆贺这样的一天,古人寄予祈寿的情怀也被现如今的Party所取代。在中国古代社会,皇帝至尊,其祈寿祝福的活动也成为此类活动的至高形态。从唐玄宗始有皇帝将自己的生日设为节日,叫做千秋节,以后历代名称各异且逐步丰富创新,至明清两代基本固定,即称万寿圣节,简称万寿节。
皇帝生辰令节作为王朝的一项典礼,由开始的欢愉逐步走向庄严,至清代达到极致:从唐代的便殿行礼转为在正殿太和殿行礼;把万寿节与元旦、冬至并列为皇家三大节;大臣向皇帝行礼由再拜上升为三跪九叩,反映出皇权至尊的极端模式。从意在君臣宴乐转为意在强化在家为孝、在国为忠的统治意识,宣扬尊崇孝道敬老,维系社会统治的稳定。藉万寿圣节的机会,朝廷出台相应惠泽万民的政策,这对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文化昌盛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万寿圣节的本质
自古以来,人们为延长生命进行过各种努力与尝试。秦始皇曾派徐福携童男童女海上求仙药,后代数多帝王炼丹服用祈寿。采取祝寿这种形式,则是自唐太宗始,把帝王生辰定为一项节日,藉万民欢庆以求得心灵的寄托。及至清代,各项制度集大成,庆寿活动更加丰富。帝王庆寿作为一项礼仪制度,更加完善,既有皇帝的万寿节,又有皇太后的圣寿节,还有皇后与太子的千秋节,亦有惠及耆老寿民的千叟宴。
中国古代,凡是节日,多与自然节气、习俗相联系,如因人设节者,皆后人为纪念辞世者的节操高尚,如端午节之纪念屈原、寒食节为纪念介子推。或者宗教节日佛诞节,亦是为纪念佛祖弥勒诞生。为生人设节,唯此万寿圣节,且帝位更替,节日易时多变。透过生辰设节以及所行各种仪式的表象,我们可以看到皇帝唯我独尊、不断强化皇权的本质,而万圣寿节设立本身亦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随着时代的流转,万寿圣节主要的意义也从宴乐欢娱,转化为目的性更强的集权工具。以个人生日设节从唐代开始并被后世沿袭,当时突破了自古未有为生人设节的成规,突出了帝王的绝对权威。而唐宋之时,每位帝王人各一节,互不沿用,而且只有皇帝本人接受行礼,并不为生母皇太后上寿,重在强调个色彩,唯我独尊。
帝后本属一体同尊,元代皇帝圣节时皇后尚可与皇帝一同御殿受贺,明代则为皇后御临坤宁宫接受朝贺。但到了清代,皇帝万寿节,不仅皇后不可与皇帝一同接受百官朝贺,而且,皇后还要在内廷率妃嫔向皇帝致贺,将皇后置于皇帝臣僚的位置,唯其性别不同而需在内廷行礼。明清以后,尽管亦为皇后生辰设节,但不能与皇帝同名,并且称为「千秋」—只能与皇太子的生辰同名,「千秋」与「万寿」相比自然等次悬殊。在封建社会后期,皇权愈发强化,级更加分明,不仅表现在君臣有别,而且亦表现在帝后有等。
万寿圣节的弊端
自皇帝生辰设立圣节,从唐宋时期的满朝同贺,到明清时期的普天同庆,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个别方面还延至后世。万寿圣节庆典,对当时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无疑是朝廷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了社会总资源,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乾隆帝为庆祝八旬万寿,提前两年于53年3月14日,即上谕内阁,特派大臣总理五十五年万寿庆典事宜,派阿桂、和珅、刘墉、福长安、胡季堂、金简、李绶、伊龄阿等总办。
有明确档案可查的是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六旬寿辰,为此庆典,清廷至少耗费银两达一千多万,相当于当时岁收入的六分之一。封建社会后期,为达到皇帝专权,明代废除三省制设立内阁,到了清代内阁亦更形同虚设,皇帝朝纲独揽,彻底专权。确定的君王至高无上地位,这也是中国古代设立万寿庆典等各种礼制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而通过举行圣节各项礼仪,树立皇权的至高无上,亦为达到「惟以一人治天下」的封建时代的终极目的。
(原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