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线至今,《蛋仔派对》一直尝试接驳各种文化打造多元的游戏体验。而在这其中,非遗传承又占据了极大的比重,从岭南地区的醒狮,到千年古蜀的川剧,再到近日宣布开启非遗主题联动企划并带来 “月落苗疆”主题活动,《蛋仔派对》一直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引导更多玩家关注非遗、重视非遗、保护非遗,也同时获得了玩家的火热反响与支持。
那么,《蛋仔派对》究竟怎样做到讲好非遗故事,助力匠心传承?在仔细解构“月落苗疆”后,我总结出了三点。
一,深挖非遗内涵,展现苗疆魅力
“月落苗疆”的故事灵感,来源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及毗邻地区的民间文学《仰阿莎》《十二路古歌》《蝴蝶妈妈》等。它们是苗族在漫长的生存、发展岁月中所创造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展示着对世界的认知与人生的向往,同样也是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月落苗疆”正是撷取了这些非物质文化中的艺术象征与精神内涵,向玩家们展现了苗族独有的文化魅力。
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展现出苗疆风情与民族特色,《蛋仔派对》团队走进西江千户苗寨实地采风,并邀请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婷婷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水根携手共创,在游戏融入了银饰、豆染、竹编、花灯等众多非遗技艺,创作出精美而严谨的数字艺术作品。
如神月将军夜魄随身携带的战旗,便是由张婷婷老师和《蛋仔派对》团队合作共创的豆染工艺作品,经由数字化处理后呈现在观众面前;而苗疆圣女蚩离的服饰更是传统的苗族民族服饰,同样搭载了苗族银饰等传统技艺。玩家在获取美的视觉体验之余,也能对非遗技艺建立起更深的理解和感情。
二,创新重构故事,展现非遗文化的人文情怀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与“仁爱”思想,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与流传离不开这种人文精神。《蛋仔派对》制作团队通过解读民间传说所蕴含的道德理念、仁爱情怀,重新构筑出一个四世轮回的浪漫主义爱情故事,不仅展现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真挚爱情的追求,更围绕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传递出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
故事中的日月、古树、天狼等意向,无不源自于苗族人民自古对天文地理的传说想象,而豆染织物、泥哨、竹编背篓等,又取材自苗族群众的日常生活。选取这些意向,不仅可以为故事添加更真实灵动的苗疆风情,而是展现出非遗文化中的人文魅力,也能通过更加贴切的还原,拉近玩家与非遗文化、非遗技艺之间的距离。
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包容特质,引导创新放大影响
中华文化绝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中,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跟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吸收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展现出极强的包容性。而借由游戏这一新兴的数字媒介,《蛋仔派对》通过广泛的影响力展示非遗之美和匠心之贵,为更多玩家特别是青少年种下了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种子,在进行文化传播的同时,也通过自身UGC生态优势,鼓励玩家围绕非遗文化和技艺,加入自身理解进行地图创作。
此前,便有如关于皮影戏文化的《老北京皮影戏》、剪纸艺术的《纸落成雕》等众多优质地图作品出现,为玩家和非遗建立起更深层次的链接。而在“月落苗疆”的背景下,也涌现出诸多有关豆染、银饰、花灯的非遗地图,进一步放大了游戏平台对于非遗传承的助力作用。而创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并经由自己的理解重组创新,更广泛的传播出去,也正好印证了中华文化开放进取、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蛋仔派对在长期的非遗文化传承中,总结出了自己的“三步走”方法论。从过年期间的醒狮文化、蜀中千年的川剧等等,无不是由表及里地还原非遗魅力、解构文化内核、再引入创新诠释,用更生动活泼、平易近人的形式,触达玩家心灵、留下文化印记。此次的“月落苗疆”是非遗联动企划的开篇,期待未来《蛋仔派对》能带给玩家们更多惊喜,链接更多元的非遗文化与技艺,为非遗传承与保护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