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346.6高地争夺战:《功勋》中的李延年为什么能守住阵地?

时间:2022-05-07 07:14:10 热议 我要投稿

近期,电视剧《功勋》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受到广泛好评,被认为是近年来难得展现我军基层政工干部的电视剧。剧中主角李延年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因率部成功守住346.6高地,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记特等功1次。

346.6高地争夺战,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案例,事实上,无论是志愿军还是美军,为了争夺这一高地,都到了几乎不计代价的地步。

那么,这个高地为何如此重要?

346.6高地有多重要?

346.6高地并非一座山峰,而是由5个山头成“一”字形排列,第五个山头是主峰。高地面对我方一侧有一条公路、一条小河,越过小河,山前有一片坡度平缓、纵深约300米的开阔地。该高地是连接涟川至铁原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线的战略要点,地位相当重要。

争高地战中的战前部署。来源/电视剧《功勋》截图

美军也正看中这一点。在他们的战史中,对占领346.6高地及其周边阵地的意义有过这样的表述:夺占该线的有利地形便可掩护涟川-乔原(铁原)的山谷交通线,不被敌观察与炮火袭击,并使汉城-乔原(铁原)-金化铁路线畅通,并使主抵抗线向前推进。

美国人之所以要掩护这条交通线,是因为他们想在1951年9月底,发动一场“秋季攻势”行动,目的是歼灭东线的朝鲜人民军,将战线推进到平康-淮阳-库底一线。问题是,要实施这一计划,就要使用平康-铁原-金化-金城-昌道里的铁路,而其中的铁原-金化段在志愿军的控制之下。为此,美军决定以美第1、第9军部分部队发动一次纵深为10公里的有节制攻击,代号“突击队”行动,以解除志愿军对涟川至铁原交通干线的威胁。346.6高地就是这条线上非常关键的一个点。

夏秋防御作战示意图。来源/网络

“秋季攻势”行动并非美军心血来潮,而是配合当时的停战谈判。

1951年7月10日,中、朝与“联合国军”代表在开城展开停战谈判。这一背景,在电视剧一开头也做了交代。中、朝方面提出的方针是,以三八线为界实行停火、撤军。但敌方首席谈判代表、美国远东海军司令特纳·乔埃中将拒绝了这一提议,他提出应以“实际的军事考虑”和“军事效能”为基础的“海空军优势补偿论”,即所谓非军事区域的划定,要以军事实力为基础,美方的海空军强,其“优势”必须在地面上得到补偿。

对这种傲慢的态度,中、朝两国谈判代表并不买账。在谈判桌上没有讨得便宜的美国人,打算用军事手段来获取。

中朝代表表示了明确反对。来源/电视剧《功勋》截图

346.6高地就在三八线附近。一旦此地失守,停战谈判的军事分界线就可能按美军的想法北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346.6高地的得失已经超出了传统军事范畴上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谈判桌上双方角力在战场上的延伸,更关系到停战分界线的最终确定。

“联合国军”代表开始放狠话。来源/电视剧《功勋》截图

后来的事实证明,美国人所谓的“优势”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胜势”。

而这个过程对志愿军来说,很艰难,也很艰苦。

为什么打得这么艰苦?

1951年9月底10月初,美军向志愿军的阵地发起猛烈进攻。

其中,骑1师遭到的抵抗最为激烈,用美国人自己的话说,第1骑兵师每前进一步都很困难。与美骑1师正面硬刚的是志愿军第47军。李延年时任该军140师418团3营7连指导员。

片中负责战斗的指挥所。来源/电视剧《功勋》截图

最初担负防御任务的是47军139和141两个师。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这两个师在346.6以及附近的334、287.2、272等高地与美军展开激烈争夺,一个高地往往要易手多次,346.6高地,就是其中之一。

李延年所在的7连投入战斗前,139师416团参谋长率5个排,抗击着敌人10余辆坦克支援下一个团兵力的进攻,从凌晨4时多打到当天下午,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美军战史在评述这一战斗时写道:骑兵1师当面的中共军队反应迅速而激烈,部队冲锋时就遇到中国军队的炮火打来,有的虽然攻上阵地,但不能立足就被压回来……许多阵地于进攻当天曾3次或4次易手……敌人顽强防守,往往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使骑1师付出了重大代价。

剧中也真实反映了这一史实,7连出场的第一次主要战斗,就是收复已被敌占领的346.6高地。不过,与剧中9连担任主攻,7连、8连为助攻的内容不同的是,据当时该师419团司令部作战股测绘员张家裕回忆,7连负责进攻,8连、9连是作为营第2梯队,并没有参与第一波进攻。

7连攻占346.6高地并没有费太大的劲(剧中用了约1个小时),真正的大量伤亡出现在固守阵地期间。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在于双方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

七连攻占346.6高地。来源/电视剧《功勋》截图

以47军为例,野榴炮团、山炮营、战防炮营等主要编在军、师一级,数量也就是几十门。到营、连这些基层作战单位,就只有迫击炮了,其中82迫击炮属营,60迫击炮属连。剧中,7连的60炮被编入火力排中。排长张绍杰在被李延年问到能否用60炮轰掉敌人军火库时,张绍杰遗憾地说没把握,不过要是有82炮就没问题,可见志愿军在重火力方面有多可怜。

7连的60迫击炮向敌人射击。来源/电视剧《功勋》截图

即便是在轻武器方面,也是五花八门。1951年2月,中苏签订协定:苏联向中国提供贷款,用以购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需要的军事装备、弹药和铁路器材。之后,苏制武器装备陆续装备志愿军,但是,当时的志愿军还不能做到全部换装,所以剧中7连出现苏制武器与国内战争中缴获的杂牌武器混用的现象并不奇怪。

而美骑1师则编有各类火炮898门,其中仅155毫米和105毫米榴弹炮就有约200门,比47军全军加一起还要多出近一倍。此外,在通信、交通方面,骑1师每个步兵排都配有无线和有线电话各一部,每个连配大小汽车5辆;而140师总共只有12台卡车,部队机动全靠步行,每个连队只有一部步话机。

汉阳造步枪。来源/电视剧《功勋》截图

另一方面,美军顽强的战斗力也是志愿军作战艰苦的重要原因。这种顽强战斗力,既体现在美国大兵较强的单兵素质和敢打敢冲的决心,也体现在步炮协同、空地一体的作战方式上,其进攻特点是:先以小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侦察志愿军阵地兵力火力配置和薄弱环节,后进行毁灭性炮火轰击,再以步兵伴随坦克实行多路集团冲锋。而志愿军炮兵火力,直到战争后期才基本与美军打成平手。

剧中,由于敌人用炮火封锁了346.6高地山下的开阔地,志愿军要向前线运送弹药补给,往往都要付出较大的牺牲。其中,步话机被打坏后,李延年让司号员小李回营部送信,结果就是在通过敌炮火封锁区时负伤牺牲。

司号员牺牲前用不离身的军号呼唤指挥部来取信。来源/电视剧《功勋》截图

而美军则依靠其强大的后勤补给,源源不断地将弹药送到前线,保证持续不断地对一线志愿军官兵的施压。如果不是张绍杰最后乔装打扮,混入美军营地炸掉敌人军火库,为7连赢得了难得的喘息时间,李延年他们很可能坚持不到增援部队的到来。

张绍杰向李延年汇报了自己想混入敌营炸火药库的计划。这个细节说明,志愿军在作战时是随时沟通的,而非单打独斗。来源/电视剧《功勋》截图

不过,即便如此,也依然掩盖不住李延年在坚守高地战斗中出色的指挥才能。

李延年为什么能立功?

李延年能获得特等功,守住346.6高地是关键因素。

首先,在夺取高地前通过开阔地时,李延年要全连训练利用炮弹坑隐蔽、逐坑跃进的战术,规定人员之间至少要相距3米,这样就避免了较重损失。李延年本人曾回忆,自己所在营攻击时,发现敌人每隔3分钟左右就会打一轮炮,掌握这个规律后,他和战友利用这个间隙慢慢摸了上去。这个细节也在剧中有所体现。

李延年让战士牢记敌人炮火规律,避免了支援过程中的伤亡。来源/电视剧《功勋》截图

其次,作为战场指挥员,在敌人疯狂的炮火前保持镇定。敌人第一次炮击停止后,他迅速跑出掩体,大喊“赶快出来,准备战斗!”当有的战士因为武器受损出现慌乱时,他大声说“用手榴弹、炸药包和掷弹筒打”,并带头在阵地上做了示范,一下子稳住了部队的心神。最终,敌人的第一波进攻就被手榴弹和掷弹筒打退了。美军战史中也承认,当近战激烈时,骑1师的主要伤亡是手榴弹造成的。

每一次战斗结束,都会立即部署下一轮坚守计划。来源/电视剧《功勋》截图

第三,在电台被打坏、与上级失去联络时,李延年曾接到上级指示:“实在不行,让八连、九连全部收缩到主峰上,丢失的山头等兄弟部队接防后再收复。”但是,身处战斗一线的李延年,客观地分析了战场形势,认为:仅仅守一个主峰是守不住的,其它山头丢失后,敌人就可对主峰形成四面包围;即使丢一个小山头,敌人就会大肆吹嘘,对谈判不利。危急关头,李延年保持了一名指挥员应有的沉着冷静,他将阵地上尚能作战的人员重新整编为4个班,把所有干部集合起来,组成临时党支部,统一指挥战斗。

坚守阵地的战士越来越少,李延年最终将仅存的全部人员整编为一个连,改名为“泰山连”。来源/电视剧《功勋》截图

在作战部署上,针对左翼山下的开阔地,敌可能借此迂回到我阵地后方发动进攻的可能,将所有作战人员分为左右两翼,一前一后。果然,敌人下一次进攻,就采取了正面进攻与迂回包抄相结合的战术。也正是得益于李延年的事先部署,我军又及时打退了敌人的这波进攻。

李延年又做了下一个战术调整:进入两块阵地之间的交叉火力区埋伏,等到敌人夺取阵地时反击。两侧埋伏处正好能看见敌人的动向。来源/电视剧《功勋》截图

第四,在得到后方战友送来的电台后,李延年从伤员中找来一个炮兵侦察兵,及时将敌人的方位报告给后方师部。志愿军有限的炮群终于发挥作用,而美军因为之前的进攻都没有遭到炮击,思想上麻痹了,所以这次意外炮火覆盖,让其死伤惨重,进攻瞬间被瓦解。

李延年是随时调整战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来源/电视剧《功勋》截图

346.6高地争夺战中,七连共歼灭美军600余人,志愿军战士在没有反斜面坑道藏身的情况下,牺牲十分惨烈。面对差距巨大的武器装备和不利的作战条件,李延年带领战士们做了充分的战前准备,如提前确认敌人火力部署、袭扰排雷打开战场通道等等。战斗过程中,李延年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局进行灵活的人员、战术调整,并用“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来鼓舞斗志。守住346.6高地,意味着我们像钉子一样楔在敌人交通线旁,敌人想继续推进的计划就此破产。

当时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利认为,“联合国军”这种攻势在战略上是失败的。就像剧尾旁白所说,346.6高地的成功守住,意味着敌人秋季攻势的完结。“联合国军”不得不接受现有控制线停火的条件回到谈判桌前。

来源/电视剧《功勋》截图

正如李延年本人常说的:“军人最锐利的不是武器,而是钢铁一般的意志。”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志愿军就是凭借着英勇顽强的战斗,教会敌人面对现实,他们凭着一股中华民族不怕牺牲、绝不屈服的“气”打败了侵略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李延年以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的身份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说:“所有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都是国家对所有烈士的褒奖,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些为新中国牺牲的英雄们。”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1.军事科学院著:《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

2.沃尔特·G·赫姆斯:《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一卷,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

3.张家裕:《朝鲜战场上打败美国“王牌军”》,《军事历史》2011年第4期;

5.江永红:《永远的高地》,《解放军报》2020年11月4日12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