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米其林二星、亚洲50佳餐厅NARISAWA开来上海,选址天安千树,很特别的地段,走到餐厅门口,雅致的布光下看见熟悉的名字,还是蛮有名店气质的。
大厅加吧台总共24个餐位,朋友帮忙提前订到了位子,我们特意选择坐吧台位,可以观赏开放式厨房。
滚烫的毛巾和托盘都来自日本,含气的矿泉水则选自中国的武夷山,开局就预示了这是一个中日融合的夜晚。
当场发酵面包是NARISAWA不可撼动的招牌,东京的餐桌魔术今日在上海重演,面团里加入蒸制的白茶叶碎,意在致敬中国,当季的风味则是柑橘皮,犹记得多年前的冬天用的是栗子粉。
服务员将发酵好的面团放进一个250度高温的石锅,盖上木板,静候12分钟烤制,装饰的花花草草都是上海本地找来的呢。
时间和温度的控制几乎完美复刻了东京本店,面包刚出锅时烫手,稍后冷却,掰开来香甜松软,搭配清淡的意大利黄油,表面覆一层菠菜和橄榄粉末,宛如苔藓。
菜式随之逐一呈上:一道海胆吐司,北海道的海胆鲜甜,中间一层扇贝调和了水瓜柳、番茄和洋葱,小缺憾是brioche做得稍微甜了一点,抢了海鲜的味道。
选了店里的wine pairing,开场就是一支2013年份的Dom,新年份的酸度很有力量,一支很强壮的香槟。
跟着一盘海鲜拼盘,既有来自静冈的真鲷,也有产自福建的斑节虾和红螺,有用心选了中国的海产,搭配自家调制的胡麻酱风味柔和,但用了本地的葱,辛辣略显突兀。
下一道菜上桌的时候,我们有些摸不着头脑,看起来是摆盘随意的什锦蔬菜?
原来底下埋着泰国的猛虾蛄,体型硕大的虾,只取中间段,还带溏心虾膏,搭配的豆瓣、莲子很鲜嫩,黄花菜和豆苗好亲切,但是芹菜杆实在有点老,宁愿不放。
两道海鲜搭配勃艮第的白,侍酒师有心,提前瓶醒,我们喝到的时候,酒体状态松弛、完全打开,很享受。
一道炸物,呈现简洁,神奈川鱿鱼两面开花刀,把柔嫩的肉裹在中间做成一个鱿鱼卷,油炸天妇罗,裹一身薄脆的衣,搭配千岛湖的鱼子酱增加咸鲜,咬到中间,无比糯软,很惊艳的口感。
一道“上汤”,据说主厨特意学做了中式的汤,用金华火腿跟本地的鸡长时间蒸煮,搭配福冈甘鲷和广东鱼翅,点缀嫩粒豌豆,鱼翅选材不精、没有入味这个不能怪厨师,毕竟粤菜煲翅非一日之功,但这汤的鲜度似乎没有打动我是为什么呢?
配酒选了当红的清酒IWA5,第三版更多木质香调,不久前我刚刚在香港Amber喝到,配的是招牌鱼子酱,跟眼下是一个有趣的对比。
NARISAWA名菜“夏日祇园”,摆盘顿时精美很多,选用中国的圆茄,大块煎、小片炸,中间的茄泥调入帕马森芝士,点缀一片漂亮的繁星花,最后覆一层透明又鲜酸的番茄水啫喱。
我们也在探讨,同样是茄子,在日本吃到的是京都茄子,风味很浓,但这里的就稍显寡淡,用上海话来形容就是水嘎嘎,看来对于中国蔬菜的使用,还有待更多的细究与探索。
搭配餐厅定制酒 富山“满寿泉”纯米酒
临近盛夏的土用丑日,传统上是日本人吃鳗鱼的季节,这里选了千岛湖的鳗鱼,用直火碳烤,或许是火候控制得不足够好,或许是鱼肉本身太薄,这里烤出了一层扎口的硬壳,而肉已经收干、失去油脂感,鳗鱼骨熬的酱汁不错,但配的海南芒果和百香果又略显甜酸。
搭配“满寿泉”纯米大吟酿 有热带水果气息
鱼类主菜是日本石斑鱼,熬的鱼汤自带鲜甜,小小的遗憾是上桌时我闻到一股淡淡的鱼腥味……
肉类主菜主厨有心选了山东的黑毛和牛,国产牛的肉质非常优秀,烤到三分熟的样子,牛味和碳香交融,搭配白芦笋和茭白,完成了本地食材的完整表达。
选到的勃艮第红,庄主喜欢自己做陈年,说是2012年的酒,其实已经在酒窖躺了近十年,刚刚才发售,是老派的勃根地风格了。
釜饭无疑是当晚的高潮,选了京都的米,用昆布水来煮,口感晶莹纯净,浇头惊喜用到了云南的黑毛猪,迷人的肥瘦比带来诱人的肉香,又配了山东的玉米,散落粒粒清甜。
展示过后由厨师帮忙盛饭,还额外加了甜美的肉汁和清新的山椒,我连吃三碗!
小甜品是鹿儿岛黑糖蕨饼,撒熊本的黄豆粉,搭配青柚冰淇淋,尽吹和风。
大甜品又回到了本地食材,硕大一颗甜熟的无锡水蜜桃,层层桃片下是奶油和朗姆酒海绵蛋糕,好一个水果版的Rum Baba!
此时日本经理来询问当晚的用餐体验,我们也将自己的感受如实相告,他承认餐厅还在磨合期,会跟主厨沟通,尽快做出调整。
NARISAWA经典的最中饼 红豆和京都宇冶抹茶
“你们本店已经做得那么成功了,为什么还要来上海开店呢?”
日本人告诉我,原来主厨NARISAWA有一个“上海情结”,这二十多年来,他每周都会固定去一家在东京的上海菜吃饭,餐厅的主人已经过世了,但是他的梦想没有变,就是终有一天把店开来上海……
餐后茶 2010年的寿眉
NARISAWA来上海开店,其实完全可以照搬在日本业已成功的一套,但他却偏偏要尝试挑战中国食材,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敬佩主厨的勇气,更期待更多的本土优秀食材日后在餐桌上散发独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