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的国剧王牌,是什么剧?
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说出答案:主旋律大剧。
那么,主旋律正剧中哪种类型少而精,已经成为新的国剧收视王牌?
答案是:扶贫剧。
去年年初的一部《山海情》,刷新了很多观众对主旋律扶贫剧的认知,豆瓣9.2不说,浙江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东南卫视、宁夏卫视五台黄金时段联合首播,收视越战越勇。
今年一部杨蓉、刘奕君主演的《大山的女儿》,央一播出期间稳居全国收视第一,开分9.1,最近央八重播,不但分数飙到了9.3,重播收视还稳稳破一,甚至不输首播收视,堪称神走势。
从数据来看,这些高分剧集的播放量和热度也相当可观,且年轻观众占比很高。
我们终于可以说,主旋律剧不但熬出头了,而且火出圈了。
只要是央视播出的扶贫正剧,观众就爱看,口碑就不会差,收视就能夺第一。
如今,又一部主旋律扶贫剧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剧集刚开播,就创下近期央视一套电视剧收视新高,而且,还是节节高,首播收视破一,第二天酷云收视1.2,第三天酷云收视1.3,第四天直逼1.4,已经连续四天稳居全国收视第一。
它,就是集合了一票实力派的脱贫攻坚重点大剧——《那山那海》。
一部描述畲族群众脱贫之路的正剧,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如此受观众欢迎?
它又会不会超越《大山的女儿》,创造今年又一个扶贫大剧收视奇迹?
一口气刷完八集,来,跟我一起向山里走去,向海里走去。
1、那些最难以启齿的“穷困”,几乎都被这部剧讲透了
扶贫剧,一直是国剧很值得做的一道“题”。
破题的关键,当然是讲好如何脱贫致富。
难点在于,既要真实地展现出“穷”与“困“,不能太过浮夸煽情,又要让观众感同身受,不能悬浮草率。
尤其是新一代观众,没有“穷”过苦过,对穷缺乏基本的认知,所以要讲明白怎样从穷到富,就必须先说好穷。
央视这部大剧,用了两集,就把“穷”拍得明明白白。
怎么拍?把镜头对准畲族观风寨雷家三兄弟。
大哥雷铨水是老实巴交的榆木疙瘩,和青梅竹马定了娃娃亲,因为穷,面临被退婚。但为人厚道、踏实,像个栓子,紧靠大山。
二哥雷恒水(杨铮 饰)性子急,一身是劲,敢说敢干,迟早奔腾入海。
三弟雷德水是全家的希望,但打小被全家宠着,心里只有自己,是前8集中最令观众讨厌的角色。
主创开场就用三场大戏,将“穷”背后的“困”,表现得入木三分。
第一场,吃不饱饭。
剧集开场,就用大全景镜头展现了当地畲族的环境,因为全族人住在大山上,山路险峻,或者说,根本没有路,过去读书人赶考,都要冒死攀岩。
好东西运不出去,山外的东西进不来,当然穷。
因为穷,雷家一家四口人,每天吃一顿饭。准确地讲,不算是饭,而是一碗米粥。
就这样,一桌人还让来让去,二哥给三弟倒半碗。大哥又把自己的半碗倒给了老二。
到最后谁都没吃几口。
自家母鸡好不容易生了两个鸡蛋,阿母取了一小块腊肉,和着蛋一起炒,放上桌,却最靠近小儿子德水。
老大老二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动筷子,几口把粥喝完,用舌头把碗舔个干净,最后把三弟吃剩的一点鸡蛋,推到了阿母面前。
一家人有多穷,一顿饭就拍明白了。
第二场,彩礼钱难倒英雄汉。
本来家里就揭不开锅,但雷家又遇到了必须用钱的事。
老大雷铨水和菊香两情相悦,但菊香的父亲嫌雷家穷,想悔婚。限雷家在三日之内拿出500块钱来当彩礼,否则就退婚。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场忽然而至的台风,又将雷家的牛棚刮倒,雷家的牛,一头跑了,一头被砸死。
指望着卖掉两头牛换钱的计划泡汤。关键时刻,媒婆上门,劝老二入赘山下有钱的林家。
一身傲骨的恒水自然不答应。
但老大为了追牛摔下了山崖,把腿摔坏了。蓝家连三天都不等了,立马让对女儿有意的村长儿子大虎上门。
恒水为了大哥娶老婆,小弟有钱上学,决定答应入赘,抱着林家送的聘礼——一台14寸的彩电去了蓝家,用彩电给大哥做彩礼。
但蓝家不但不要,还出言讥讽,让大虎把彩电抬走,一群人争夺推搡中,彩电摔到地上摔了个粉碎。
穷带来的窘迫和羞愧,在这里达到高潮。
穷,往往能看到人生悲欢,世间百态。
当一家人除了大哥,全都把怒气发泄到老二头上,一向硬朗的老二终于忍不住悲戚:“咱们家的日子,咋这么难呢?”
但穷到这里还不算完,更艰难的考验来了——
第三场是重头戏,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蓝家悔婚,与村长家联姻吃饭的时候,倚山靠海的当地遭遇大灾——台风导致强降雨,连日大雨又引发山体滑坡,加上村干部对陈老师的提醒视而不见,几十年都没见过的大洪水——到来了。
洪水+暴雨中,村民丢下家当逃生,
但学校的学子们却被大水困在瓦房顶上,身手矫健的恒水虽然冒雨游到了瓦房附近,却没有工具接应他们。
大虎从家里找来长梯,却被大水冲走,关键时刻,雷家大哥奋不顾身跳进大水,截住了随水飘远的梯子,但伤口进水腿伤更重了,被救上来已经奄奄一息。
经过众人努力,终于救下孩子们,但全村的家当毁于一旦,本就家徒四壁的雷家更是变得一无所有。
虽然雷家两兄弟的表现,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但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大哥的腿再也耽误不得,必须马上下山。
下山,哪来的钱给大哥治腿,这一穷二白的一家人,如何跨过这个坎?悬念在此埋下,观众不但跟着入戏,老一辈那些或平静,或爆发,或奔涌的记忆,也在汇聚。
那是一代人关于穷、饿、困顿,难以忘却的记忆。
导演这么拍,为的就是让观众感受到,自己是和剧中角色站在一起的。
越是脏苦穷,越说明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越是没有路,越是需要扶贫脱贫闯出一条路。
2、 脱贫致富故事不好讲,但央视“解题”的思路,让人眼前一亮
穷,不好拍。《那山那海》拍出来了。
但更难拍的,是怎样拍出:从穷到富。
当一腔热血,进入现实的大江大河,雷家三兄弟为代表的畲族村民,如何跨越山海,甩掉穷根,这才是最难的难题。
可以说,全剧没有真正的大反派,挡在雷家三兄弟带领全村脱贫致富路上的一道道难关,就是最大的反派。
该如何应对?
第一个难关:找富路。
为了给雷铨水看腿,恒水背着大哥,在陈老师的帮助和资助下走出了大山,坐上轮船,山哈看到了海。
可接下来的问题是:要给大哥治腿,还需要一笔不小的医疗费。
钱怎么来?
好在,就在登船的时候,雷恒水遇到了为了躲掉和自己的婚事逃出家的林月仙。
她先是一眼看到了为岛上商家送货的商机——恒水有力气,自己有脑子,这买卖一趟就能赚一百,多跑两趟恒水的医药费就有着落。
这笔买卖正做着呢,她又从脚下的螃蟹获得灵感,岛上野生的红膏蟳,城里人想吃得很,但没有规模生产,就卖不出高价。
那如果能规模化生产呢?这不就是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但,这条路也没那么容易走,老实善良的恒水,先是被当地无赖骗得把自己的红膏蟳和那人的菜蟳一起卖。
接着又继续被骗去一个人一夜铲完几吨蛤蜊壳,整个人干晕过去。
山哈要闹海,可不是呛几口海水那么简单,但真要让山海找到了路,那旺盛的生命力能创造的价值,蕴含的力量,也极其惊人。
大哥的医药费,两天就赚到了,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一条海上富路,也已经摆在眼前。
接下来,就是脱贫致富最大的难题了——
第二个难关就是:断穷根。
赚到钱的恒水,刚好碰到了已经被破格提拔为乡党委书记的陈老师。又遇到了从乡里走出去的老板林源昌,他愿意把村民安置到自己的水产养殖厂,让大伙跟他一起学着搞水产养殖。
可问题来了——村民哪愿意下山?
关键时刻,雷恒水站了出来,直接向乡亲们展示自己两天赚来的钱,还告诉了乡亲们一个山外面的世界。
心路通了,山路就不是问题。
当观风寨与外面世界的联系被打通以后,整部剧的格局也彻底打开。
故事讲到这里,雷家兄弟当地村民铺开了两条路:留下来,或是走出去。
第一条路,走出去。
一起“赶海“,搞养殖,走富路。
第二条路,留下来。
“开山“,修出一条大山通往外边的路。
无论哪条路,都真正揭示了扶贫的意义,不只是物质上的支持。那样只会加重依赖性,造成恶性循环。
真正要做的是,帮助村民断穷根,走富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就好比,扶贫不是往大山里浇水。
那只能解一时止渴,不治本。
扶贫的意义,应该是连通山海,跨越山海,纵横山海。
《那山那海》的故事说到第八集,真有那么点意思了。
3、4位老戏骨,全员实力派,这阵容不华丽,但演技管够
这些年的许多国剧,都采用了流量明星+实力派压阵的阵容配置,老实说,未必管用,演技差距太大,难免各演各的。
但央妈的大剧,本就自带爆款潜质和流量属性,无需为了流量硬凑,也无需堆砌华丽阵容。
本剧的演员人气未必高,但个顶个演出了人物的神韵。
第一个惊艳到我的,张光北。
最初看到“楚云飞”和“吕布”来演一个乡村老师,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不窜戏?但看完他的表演一查资料才发现,误会大了。
1986年,张光北就凭《芙蓉镇》中的角色出道,各种角色都能演,这些年他最显眼的角色是《山河月明》里的王保保,可并不代表他真的只会演武将。
本剧中的陈越校长,虽然是配角,但却是一个极其动人的角色。
这个人物20来岁来到观风寨支援乡村,结果妻子因此提出离婚,但就在他犹豫的时刻,一群山里的孩子带来的鸡蛋和糖留住了年轻人的心。
这一留,就是整整30年。
当初意气风发的俊朗少年,如今已成为满身补丁的中年大叔。要不是杨立新饰演的市领导慧眼识英雄,提拔他为海湾乡书记,全面主持观风寨的救灾和扶贫搬迁工作,他可能一辈子无法施展全部的才华。
这种甘于奉献的角色看似好演,但要演得所有人信服很难。
但张光北不顾危险救学生,又一个人跑下山寻找支援时,眼中闪烁的光芒却完完全全说服了我,让我相信在这个大山里,有这么一个把一辈子奉献给大山的陈老师,而当初打动他的,只不过是几个鸡蛋,一碗肉,和一群孩子们,金子般的心。
一个62岁的老演员演出这种真挚是很难的,但我却看到了少年的眼神,真是精彩。
第二个打动我的,是女主奚望。
母亲是茹萍,继父是刘之冰的中戏校花奚望,刚刚凭《唐朝诡事录》中的轻红一角让观众惊艳。
而本剧中她饰演林月仙的表现,让我相信之前的惊艳绝不是偶然。
这个角色虽然有心脏病,但有颜值,有脑子,连为他们送货的船家都叫她女诸葛。
奚望在剧中帽子被掀开的一刹那,一长发随风卷起的场景已经惊艳到我,
接下来的表演也灵动自然,一个人逃婚的委屈,对恒水不由自主的喜欢,全都演得十分到位。
或许假以时日,她真会成为演技颜值兼备的星二代。
第三个,男主杨铮。
1998年出道的杨峥,与印小天合作过《希望的大地》,参演过《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演技不俗的“正剧专业户”,但不出圈。
本剧他终于碰到了适合的角色,把雷恒水的硬朗、酷烈、善良、憨厚演得入木三分。好演员遇到好角色,终于如鱼得水,蛟龙入海。
第四个,何政军。
《亮剑》里的“楚云飞”和“赵政委”,这次在剧中成了共同帮当地脱贫的上下级。
何政军过去演的最多的是正角,《觉醒年代》里的顾维钧也是正气十足。
本剧中他饰演心系群众的县长,开场周身气场,后来市领导发言时,又演出了角色情绪的细微变化。
强烈建议大家重点观看他和张光北第三集中的对手戏,可太有意思了。
第五个,杨立新。
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一级演员,这几年演过《正阳门下》的杨书记,《大江大河》里的水书记。这次演的依然是一位书记。
虽然戏不多,但他出场的第一场戏,就是当场质问不尽责救灾的基层官员,看的人太过瘾了。
接下来在会上谈扶贫第一场戏,台词说得声声入耳,一下就
把人带到戏里去了。
第六个,米学东。
在《狼毒花》、《军人荣耀》、《信者无敌》等剧中演了多个反派的米学东,这次虽然演的是基层干部,不是反面角色,但依然因为观念老旧给陈老师、恒水带大家致富制造了不少障碍,但骨子里又爱着这一方山水。
老戏骨把角色的复杂性都演出来了。
除此之外,铁伟光饰演的老大雷铨水,
张植绿饰演的老三雷德水的,也都恰如其分。
尤其是老三德水,眼睛咕噜噜一转,就能说出让观众当场气炸的台词,把一个学习出色但自私的人物演得活灵活现,当弹幕都想替二哥揍他,这个角色就成功了。
4、扶贫剧怎么继续做爆款?看《那山那海》如何跨越山海
这两年,主旋律大剧全面崛起,尤其是央视主旋律剧,更是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扶贫剧作为其中的一种,相对来说,最土,也最不容易被看到,但却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的路。
尤其是《大山的女儿》,看哭了无数观众。
但扶贫题材,依然不好拍。
太过深沉,容易压抑,而情感太浓,又易于陷入煽情的窠臼。
而且扶贫剧多为年代剧,要回到过去的年代,做到真实,难度很高。
《那山那海》的优点是质感朴素,从观风寨村民的服饰、称呼再到他们的饮食和习俗,都拍出了畲族独有的特色。
类似山洪爆发、台风肆虐这样的大场面,也拍出了身临其境之感,能看出剧组用心了。
但相比《山海情》这样的优质大剧,还是能看出细节上的不足。
比如很多演员演的村民,样貌还是不够土气。开场阿母做饭用的鸡蛋不似当地的土鸡蛋,这样的细节瑕疵不少。
剧中恒水和陈校长救学生时,竹梯不够长,两人就一人抓一头,形成肉梯让学生们踩着竹梯和自己“过桥”,这样的段落放在抗战剧中是可以的,但放在扶贫剧中多少有些违和。
男女主之间的爱情确实拍得很好磕,但这部分剧情过于梦幻,又多少和全剧总体的气质不符。
不过这一切依然瑕不掩瑜。
总体来看,剧集还是延续了之前扶贫剧的优点。故事的重心,始终放在了雷家三兄弟带领村民扶贫上。
剧中没有把三兄弟塑造成只为扶贫工作存在的工具人,完人,而是有缺点有瑕疵的真人。
比如整天胳膊肘往外拐的雷家老三,什么都怨二哥,甚至帮大虎写假悔婚书给大哥的竹马,害的大哥跑出医院导致伤残。
但这就是人性中「复杂」的一面——这些让观众憋屈的情节,让人物的性格愈发立体了。
整部剧中,这种贫穷带来的真实无比“逼真”,但浪漫又无处不在。
开场两个极“浪漫”的片段,我很喜欢。
第一段,是雷家兄弟救下孩子们后,恒水和陈老师背着哥哥连夜下山,一群村民主动举着火把来给他们照路,火光连成一片,人心比火光更温暖。
二是两人去看病的路上,坐轮船第一次看到大海,两兄弟说:要是妈妈和弟弟能看见大海就好了。
这时候,两兄弟的命运虽然困顿,却在片刻之间得到了释放,未来再难,此时此刻,山哈看到了大海。
这一刻,剧的主题再次升华。
山哈虽然「土」,可山哈不是个贬义词。
在写实的基础上,《那山那海》没有忘了点缀诗意。
最贫瘠的地方,也有着最壮美的风景。
最困顿的时刻,忽然而至的大海的美,最直击人心。
要扶贫,先扶志,只要走出山海的志气在,最艰难的时刻也可以无比浪漫。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山哈向着未来赶海的画面,竟然让人看得胸口发热,热泪盈眶。
说到底,管它是不是扶贫剧,人物的命运,才是最好看,最打动人的。
当国产剧沉迷展现幻梦,难得又有一部剧集,愿意回到大山,跨越山海,静静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它可能看上去没有那么梦幻,但足够真实,足够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