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几天,北京市教委已经明确中小学将如期开学。是在新冠疫情发布会上通知的,官方媒体《北京日报》报道这则通知时还用了醒目的三个字——“确定了”,并加上了感叹号。
你没看错,“9月1日开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还需要这么隆重地广而告之。但对家长来说,还是会犯嘀咕道:这,会是真的吗?
原因很简单,如果回首过去三年,北京中小学的学生就没有正经上过什么学,尤其是2020年以及刚刚过去的一个学期。举个例子,上个学期大部分学生是6月27日才迟迟开学(之前上了一个多月),然后上了一周就考试,再然后就是7月15日开始放暑假,一直到了现在马上要结束暑假开学了。
可以想象,对有孩子正在上中小学的家庭来说,怎么带孩子、协助线上学习以及度过那些看不到尽头的假期真是一个大学问,可能连一部长篇小说都写不完。 父母都像华为的任正非一样,将寒气传递给每一个家庭成员。
一般情况下,带孩子都需要老人协助或者父母双方自己来,但在疫情情况下长期线上上课老人大多都无法参与,设备以及家长群里等很多事情大多都交给了母亲。妈妈本身事情就多,再加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她们的情绪就会更大。 她们经常聊天的时候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是《湖南卫视》合格的制片人,都可以轻松生产一部——爸爸去哪儿了?
是的,为什么爸爸不回复老师在群里的信息?为什么老师不@爸爸?为什么爸爸不操心孩子的作业?爸爸去哪儿了?
实际上,爸爸也有自己的理由。孩子的老师多数是女性,她们沟通对象自然就是妈妈,或许老师们认为,首先带孩子这些事情就是妈妈的;其次,她们可能更明白,爸爸根本指望不上。
于是,那些各种家长群、班级群里都是妈妈在忙得不亦乐乎。当然,妈妈忙完了还得做饭、家务等,可不就更容易发飙嘛。所以,网络上经常有一些段子说,妈妈都是单亲妈妈,不仅带孩子,还得带老公这个“大孩子”。这是玩笑,但也是现实,妈妈不仅要赚钱,还得主内,还得教育孩子,所以不少人总说那句让妈妈既生气又有些自我安慰的话说:“母亲强,则少年强。”
还有一个事实,在2020年以及今年4-6月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如果问孩子谁出去买菜之类,孩子都会毫不犹豫地说:“让爸爸去,因为有病毒。”
这些体验真是人间轻喜剧。 这两天见到一位脱口秀的朋友就说,他们这个圈子为了体验生活可以写出更好的段子,有的人就主动去恋爱、结婚、生孩子,然后再离婚 ——看来,养一个孩子即使你成不了马尔克斯,但做一个好的脱口秀演员还是极有可能。
当然,有的父亲可能天生粗心。比如说,带孩子做英语、数学作业什么老是出错,于是妈妈就很愤怒,说爸爸“身在曹营心在汉”,压根就把家当“旅馆”——意思就是说,在家里吃饭、睡觉,其他事情啥都不管。所以《爸爸去哪儿》主题曲唱的就是那样:
Kimi:爸比,你会唱《小星星》吗?
林志颖:不会啊。
看到没,林志颖就是个代表,爸爸们真的什么都不会。
不会倒可以原谅,但爸爸们经常还喜欢“普信”(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即使孩子现在刚刚上一二年级,妈妈们天天都在焦虑高考怎么办,有户口在北京考试哪里成绩可以更高?没户口就想着去天津买房子,哪里更有利于考个好大学?还有的妈妈天天研究哪个大学更适合自己的孩子? 但在爸爸这里不这样看:急什么,高考都是十多年后的事情,到时候还不知道会咋样?再说,不一定非得高考啊,也可以去国外,费那个劲干嘛?
这话不说倒罢,一说妈妈们就怒了。不操心的人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妈妈们整天为了一所好的学校操碎了心,但在爸爸这里风轻云淡、不当回事,然后妈妈们就会有二十个问题可以反问爸爸,而且每一个问题都是直逼灵魂深处,并让人后背发凉的。
客观来说,我身边也有好几个是“家庭主男”的,他们不仅负责对外,也负责对内,然后整个人的气质就变了,说话总是喜欢反问句,就跟我们欠他三瓜俩枣。他们也经常会反问我:如果每天都着带着孩子你试试看?
更夸张的,跟他们难得几次沟通都是跟孩子教育有关,高考、存钱、买房等等,看来只要是在那个位置上,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都会变成一个样,尤其是在疫情三年的影响下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父母们的耐心与激情都被榨干了。
好在,还有几天就要正式开学了。但不好的是,焦虑的妈妈们又开始焦虑孩子的暑假作业了,因为老师又在群里@她们,而没有@爸爸。新的一轮寒气又将传递给孩子、爸爸、老人以及家庭里每一个角落。
想起最近在看的,一本关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书里面的一段话:
你应该知道的;
生活是一碗樱桃;
不必太认真。
生活的美好,只是借用;
不曾拥有,也不曾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