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八真
出品 / 节点财经
业绩缩水,股价大跌,火锅“头牌”海底捞的2022年不容易。但在资本市场,海底捞的另类行动稳步展开。
7月11日,海底捞发布意愿公告,计划将分拆海外业务在港交所主板单独上市。此消息一出,立马引发市场猜想。
很快在7月13日,特海国际便向港交所递表,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据悉,特海国际成立于2022年5月,在拆分之前属于海底捞全资附属公司,海底捞持股90%。
拆分后,特海国际将不再属于海底捞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以外的餐厅业务经营。
换言之,以后海底捞的境内业务和境外业务将分属两个独立的核算个体,特海国际则着重于境外业务。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特海国际已在四大洲的11个国家开设97 家餐厅。
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前三月,特海国际分别实现营收约为2.33亿美元、2.21亿美元、3.12亿美元及1.09亿美元,对应亏损分别约为约为3301.9万美元、5376万美元、1.51亿美元及2850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为2.2亿元、3.6亿元、10.2亿元、1.9亿元。
以此计算,2021年海底捞亏损额41.6亿元中,特海国际贡献了四分之一。
但在其他餐饮指标上,特海国际的总客流量由2019年的8.1百万人次增加到2021年9.8百万人次。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总共录得约3.8百万的顾客人次,较2021年同期的约2.4百万人次增长60.3%。
值得注意的是,特海国际此次上市并不募资,但着眼长远,分拆还是能让特海国际获得独立的上市地位及独立的募资平台,张勇也将在海底捞和颐海国际”之后,斩获第三家上市公司。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