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这几年,人们看似已经麻木不仁。
我们习惯了被凌晨6点物业大爷喊做核酸的喇叭声吵醒,习惯了一年四季戴口罩,习惯了出入任何场合都要扫码测温。
这些本不该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东西,已经变成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甚至会理所当然的觉得,往后的日子中,会一直伴随它们的存在。
也许只有忙完一天的工作,在寂静的深夜打开微博,我们才能看见在很多角落,还有很多人在艰难地生存。
他们的生活被疫情搅得一团乱,他们无法适应世界的改变,茫然无措的度过一天一天。
最近总看到很多网友在呼吁不要歌颂苦难,那些酷暑中穿着防护服检测核酸的医护,那些自己淋着雨还想给人撑伞的普通人,甚至那个在一天之内席卷了朋友圈,治好了b站up主精神内耗的二舅。
不要歌颂苦难自然有它的道理在,因为苦难就是苦难,它只会让人痛苦,并不高尚。
就在《独行月球》开场的前一分钟,我还在认可这个道理。
但是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明白了一件事:人活着,是要有精神信仰的。
就像电影中遭遇浩劫后,只能生活在不见天日的地下的普通人,把独孤月(沈腾饰)当成精神支柱一样。
当然,也许电影的主创并没有设定这个深层的含义,亦或者,电影的重点不在于此。
但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电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可以让千万个观众解读出不同的含义。
而这些含义,都可以贴合当下的时代精神,让所有人都能获得共鸣。
《独行月球》中的独孤月,就像疫情之下每一个踽踽独行的普通人,千方百计地想要活下去。
而这些普通人的坚强,又将成为其他人的精神信仰,大家彼此支撑,相互鼓励。
走出影院,回顾这些年开心麻花的所有电影,不由得得出一个结论:开心麻花的电影,总是有趣又乏味。
好看是好看的,但同时,也是乏善可陈的。
别慌,这并不是一个贬义的评价。
只是说,除去那些似是而非的解读和主题的上升,开心麻花的风格是如此的明显,无论故事的起承转合还是镜头语言。
就算换掉了这些熟悉的脸,它也照样鲜明的让人一眼就看出来。
我甚至能猜到,电影会在哪里埋包袱。
但开心麻花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节奏总是把握得很好,尺寸总是拿捏得很妙。
以至于,从《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没有一个特别新鲜的故事,但总能拍出新鲜的味道。
由于成品都能在及格线以上,又太过一以贯之,就给人造成了既有趣又乏味的诡异感。
《独行月球》的故事架构同样并不新鲜:
人类为了抵御小行星的撞击,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计划,后来撤离月球时,意外把独孤月遗留在了月球。
月盾计划没有成功,人类被迫住在不见天日的地下,长此以往精神状态不佳,抑郁爆发。
为了鼓励人们重拾希望,独孤月被塑造成一个孤独的英雄,他在月球的一举一动被直播在全球观众面前。
故事的前半段笑点比较密集,后半部分集中了不少哭点,但没有刻意煽情。
虽然是科幻题材,但因为包裹上了喜剧片的外衣,所以一些关于科幻原理方面的bug也就不会显得太突兀。
沈马组合老搭档了,一个眼神就默契十足,两人的表演十分合拍。
故事最后,马蓝星(马丽饰)再次回到月球,当她回忆着曾经的独孤月流下眼泪的那一幕,非常动人。
你能从《独行月球》中看到好几部电影的影子,当独孤月拼命想要赶上大部队撤离的队伍,驾驶着月球车飞跃坑谷的那一幕,毫无疑问是致敬了《飞驰人生》的最后一个画面。
也是在这里,就奠定了独孤月的命运,他最终会为了信念放弃生命,就像《飞驰人生》中的张弛(沈腾饰)一样,成为一个孤独的英雄。
至于整部电影的架构,网友们说很像《流浪地球》,又有点像《火星救援》。
不过在我看来,开心麻花依然做出了独属于他们味道的改编,让《独行月球》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故事。
开心麻花最擅长的塑造人物,在《独行月球》中依然没有失手。
以严肃著称的李成儒老师,出现在一个喜剧片中并没有格格不入,反而营造出反差感的“笑”果。
黄才伦饰演的葫芦丝意外的抢戏,贡献了电影中除沈腾外的绝大多数笑点。
最让人惊喜的是黄子韬的出演,作为新生代谐星(不是),有想过他会比较适合这个角色,但没想到会这么适合。
黄子稻可以说是本色出演,在电影中依然是个一线艺人。
可惜地球几近毁灭,顶流也不再有价值,于是他从一线艺人变成了一号线艺人,经纪人给他接的通告是给一个追星的大姐过生日。
愤怒的一号线艺人,一把薅掉了自己的假发。
作为爱豆出身的黄子韬,他能不计形象的去出演这样一个角色,还演的这么契合,实属意外。
角色们无论戏份多少,个个形象饱满,就算没有台词的群演,也都非常入戏。
不乏有些评价认为,开心麻花总是在复制自己的道路。
但古往今来,艺术总是在一次又一次中的复制中螺旋前进的。
更何况整体观影下来,《独行月球》依然值得一个7分以上的分数。
它能让人们暂时忘却俗世的烦恼,尽情欢笑两个小时,在笑声和眼泪中缓解压力,得到鼓舞。
这就是它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