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爱乐之都》推广的只是音乐剧吗?

时间:2022-06-22 19:48:51 热议 我要投稿

「东方卫视发起《爱乐之都》,在整个音乐剧行业里面,形成了一个非常巨大的轰动效应。

大家都觉得,十年磨一剑,终于等来了这样一档综艺,能举全行之力,来推广音乐剧。

大家都想抓住这个机会。」

东方卫视中心副总监、《爱乐之都》总制作人——施嘉宁如是说。

那么,让我们回归到一个本质问题——

当我们在推广音乐剧时,推广的究竟是什么?

仅仅是音乐剧本身吗?

「音乐剧艺术」

其实,东方卫视《爱乐之都》编织了对音乐剧的三重推荐。

第一重,推广的是,作为艺术的音乐剧。

它被誉为「舞台艺术的明珠」,但在中国,目前还是比较窄众的、比较精英的艺术门类,对于广谱意义的、大众层面的观众而言,它仍是陌生的。

「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施嘉宁说,「《爱乐之都》是全国首创的,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档节目专门针对音乐剧这个艺术门类做推广」。

其实,包括笔者,也是被推广的对象之一,通过《爱乐之都》,我也充分理解了音乐剧是一门艺术价值极高的「综合艺术」:

所谓「综合」,一方面,是创作来源的综合性。

这点在刚刚播出的第九期就可见一斑。可以从影视剧中来,比如《伪装者》《隐秘的角落》;可以从小说中来,比如《人间失格》;可以从经典中来,比如《蝶》;当然,也可以纯原创。

所以,它的创作广度,题材来源,灵感激发,是可以非常全面的,这给它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非常好的土壤和根基,也是文化精英之所以对音乐剧寄予厚望的原因与底气。

另一方面,是素质要求的综合性。

不管是台前的演员,还是幕后的主创,每个参与到音乐剧创作的人,都是「六边形战士」,要懂戏、要懂音乐甚至要懂心理,音乐剧是一个情节与情绪极致交融的综合艺术。

所以,它既有艺术的高度,也有人文的深度。

而它的艺术性,恰恰建立在它的综合性上。所谓艺术,就要有更多的智力加工、美学加工,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大众文化产品只是产品而不是艺术的本质区别。每一个音乐剧工作者都是创作人而不是工具人,这也是为什么《爱乐之都》真人秀的部分,即使都在说专业还能好看的原因,因为这些「真人」能「秀」出实力、思想、底蕴,碰撞出很多专业化的内容。而这也是对音乐剧人的正确拍法——去呈现他们的专业,而不是去挖他们的生活——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也是对音乐剧最好的推广。

同时,为了照顾更多「0基础」观众,循序渐进地理解这门「综合艺术」,节目组也像在设计「大众通识课程」一样的设计节目模式:

第一阶段,主打流派,让观众总览性地感受音乐剧。在这个初亮相的阶段,整体逻辑是去做一个世界名曲百花齐放的大展演,对于音乐剧小白,可以对各个流派、各种风格的音乐剧,有一个通识性的感受;

第二阶段,主打人物,让观众理解音乐剧人物塑造。同一角色会有同卡竞争,在不同演员塑造同一角色时,观众会看到不同演员对人物理解的细微区别,由此也带来了表演风格的各有千秋;

第三阶段,主打生态,让观众真实感受音乐剧圈氛围。节目模拟了音乐剧剧组生态,演员与剧组进行双向选择,二者共同完成作品共创;

第四阶段,主打原创,让观众看到原创音乐剧的诞生。这已进入本季尾声,决赛赛段邀请跨界音乐人原创片段式的音乐剧。可以把这理解为小样,如果效果良好,则有机会拓展成完整版的大剧目。

所以,《爱乐之都》之于「0基础」观众的音乐剧艺术推广,不仅在节目期间,让他们一步一步越来越深地了解音乐剧,甚至在节目之后,随着尾声的小样走入线下的大剧,完成一场交接,一种延续。

「音乐剧精神」

如果说,第一重推广,推广的对象是普通观众;

那么,这第二重推广,推广的对象则是文艺圈:

把一种扎扎实实做戏、勤勤恳恳做人的「音乐剧精神」,向更多文艺工作者推广。

相较于浮躁的大众文化,音乐剧是保留有纯粹的、古朴的「艺术家精神」的。

作为个体,他们多是「戏痴」——

这个行业并不容易,难进易出。难进,因为门槛太高;易出,因为回报太低。所以,能够留在这个行业中的,都是真的挚爱、真的热忱的,以音乐剧为生命之人。

比如鞠红川,我们一秒就能看到他的戏痴本质。分明是来《伪装者》剧组试戏的,试着试着竟然现场讲戏起来了,一边试戏、一边讲戏,转身入戏演戏,回头出戏讲戏,跟大家分析这场戏的眼神要怎么交代、表情要如何控制、走位要如何调度。一瞬间,人戏合一。

比如叶麒圣,他是典型的「敏于事而讷于言」的人。下台安静,上台起范,出戏时眼神呆萌,入戏时眼里有光,或英气,或凌厉,或无辜。他应该是一个生活中很简单的人,却能在舞台上呈现很复杂的角色,猜想,也是一个把心思都花在台上的「戏痴」。

作为同行,他们风气良好——

他们互相激发,比如试戏《爷们儿》期间,刘思维、鞠红川、张玮伦,三人临时组队合作B-box,很有意思,欢声笑语,感觉这就是音乐剧人的创作日常;

他们互相提携,阿云嘎作为音乐剧演员中,率先成名的一波,却始终不忘要更多地向中国观众们,引荐自己的兄弟姐妹,在这段表演完后,他说,「能够给中国观众,看到还有一个优秀的音乐剧叫《爷们儿》,按到还有一位优秀的演员叫刘思维」。

作为前后辈,他们彼此尊重——

郑棋元正在经历一个成熟音乐剧人都会经历的阶段,演了很多戏后,小有成绩之后,他说,「我不想去重复我自己」,所以,一开始并不想去试戏。

但是,作为前辈的廖昌永院长,并不觉得这是「矫情」,或者「不配合」,相反,他太理解郑棋元了,「当年我做学生的时候,跟你想的一模一样」,廖院说他有一个时期,就不想唱擅长的,就想挑战其他的,结果唱砸了,但是后来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他仍旧唱了曾经唱砸过的威尔第的戏,在哪里摔倒,在哪里站起,「我特希望你把这个情怀变为现实」。

所以,这种执拗,其实对艺术的自我要求,也是音乐剧人彼此才能心领神会的惺惺相惜。

所以,这种交流,才是高质量的,前辈不傲以自居,晚辈不怯以表达,才是一个会有传承、会有文化的文艺圈子。

所以,这种氛围,演员与演员,演员与导演,演员与作品,都是一种彼此看重、彼此尊重的状态,也才是艺术家精神的原点。

所以,《爱乐之都》在推广音乐剧,也在推广音乐剧精神,对于中国文艺而言,这是一阵朗朗清风。

「音乐剧产业」

但是,只有艺术,只有精神,是远远不够的。

不能让舞台明珠的艺术,束之高阁;

不能让做正确之事的人,举步维艰。

只有产业推广,才能让艺术走向市场,走入民间;

才能让艺术工作者,有更好的生计待遇,更好的创作环境。

由此,其实《爱乐之都》在策划之初,就拟定了短期、中期、长期三步走的产业推广目标:

短期目标,在于「票房」。

「音乐剧,某种程度上是『角儿的艺术』,我们的音乐剧演员们,是一个没有被完全开垦过的宝藏人群,他们有很好的艺术才能,有很好的人文修养,很多人在这里,一坚持就是十年,但是,他们的知名度,还没完全被打开。而当他们通过《爱乐之都》被观众认识、被观众喜爱,就有更多观众会追随他们,走入剧场,贡献票房」,施嘉宁说。

所以,《爱乐之都》是通过推广人,达到推广剧,拉动演出票房的目的。

而在票房提高之下,音乐剧从业者的收入,不管是台前的演员,还是幕后的班底,才会得到市场价值的肯定、物质层面的改善。

所以,票房俗吗?一点不俗。

他们在艺术家的身份之前,首先是一个世俗的人。

不要用「俗与不俗」,绑架了他们。

中期目标,在于「人才」。

第一个路径,是「留住人才」,就像上文所说,音乐剧的人才,呈现一种能力与收入的「倒挂」,能力要求很高,收入整体偏低,这就导致大量优质人才流失。所以,提高票房,不只为了短期增加收入,更是为了长久留住人才。

第二个路径,是「虹吸人才」,施嘉宁介绍道,决赛阶段会邀请更多跨界音乐人创作原创音乐剧,这是一个打样,也是一次试水,让更多音乐剧圈以外的音乐人感受创作音乐剧的魅力。而当音乐剧形成产业气候,有更高的资金支持、有更大的市场需求,才会让更多的顶级音乐人入局耕耘,参与到音乐剧的作词、作曲当中。

第三个路径,是「输送人才」,作为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之所以非常热忱地参与到《爱乐之都》中来,就是希望借助这个节目,打通音乐剧在人才最前端的问题。有更多的孩子,能够感受音乐剧的魅力、看到音乐剧的前途,才会选择报考、选择深造,这是一个人在一生中,非常关键的选择。

施嘉宁说,目前中国的音乐剧,「硬件」条件其实已经非常完备了,有非常多、非常好的剧场了,但「软件」还跟不上。这个「软件」,其实就是「人才」,有表演的人,有创作的人,有台前的人,有幕后的人。这样一套组合拳,一边留住、一边虹吸、一边输送,三管齐下、三剂猛药,希望能够提升音乐剧的「软实力」。

长期目标,在于「品牌」。

而从一个更长线的目标来看,《爱乐之都》也将汇入上海城市建设的洪流之中。

上海,正在努力打造亚洲演艺之都,而从各国文化历史发展进程来说,音乐剧,都是一个最重要的演艺形式,它既代表了成熟而有高度的市民文化,也代表了能够接轨国际的文化软实力。

美国有纽约百老汇,英国有伦敦西区,一个美洲,一个欧洲,两大世界戏剧中心。而在亚洲,能不能长出第三极?

施嘉宁说,事实上,上海已经有了一定雏形。包括SMG Live,包括上海演艺大世界,以上海人民广场为中心,周边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小剧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小气候,这个集群效应,其实跟纽约百老汇或者伦敦西区已经有几分相像了。

所以,其实,《爱乐之都》是这个线下集群效应线上全国传播的加速器,通过节目,会有越来越多音乐剧人士以上海为中心汇聚,达到城市战略的稳步推进。

而当我们把这短线、中线、长线目标串联起来看,其实三者之间,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关系。

从国际经验来说,成功的音乐剧中心都是「驻场演出」的,有经得起考验的音乐剧作品,有高度职业化的音乐剧班底,才让经典音乐剧历经几十年常演不衰,也让世界范围内的游客,在音乐剧中心所在的城市驻足下来,流连、徜徉。

因此,只有短线提高票房,才能中线利好人才;只有中线人才留住,才能长线驻场演出,通过年年岁岁,百场、千场、万场的持续上演,创造出名剧的品牌,城市的品牌。

1号结语

这次《爱乐之都》引领的音乐剧的推广,是很令人感动的。

它让人看到了文艺界中,团结的力量。

它不是一个节目组的事儿,也不是一个电视台的事儿,而是「半个音乐剧圈儿」的人,都参与了进来;线上线下的力量,都参与了进来。

音乐剧推广之路,注定任重道远。

但我们需记住,有部综艺,有群人,曾经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