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当我从微博中看到南宁飞往北京的CA1336航班起飞,因有旅客声称带有爆炸物使得航班备降重庆的消息后。我的第一反应不再是打开“航旅纵横”,而是“百度天眼”。这一下意识的举动让我发觉,百度正在以开放的姿态建设大数据池,而这个池子正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事情发生在25日,国航由南宁飞往北京的CA1336航班紧急降落重庆机场,警方、救护及消防车辆均到场。随后国航官方证实,该机飞行过程中有旅客称机上有爆炸物,机组备降重庆。网络上第一条事件相关消息来自备降后机上一名叫做“ShuangZi座-柳柳”乘客的微博,时间是14:56分,而第一家媒体发布新闻的时间为当天16点01。实际上当天CA1336中午12点20就已经从南宁起飞,2点备降重庆,在事发2小时乘客曝光消息后媒体才发出第一个报道,这样的消息传播速度在遇到航空突发事件时显然不能让人满意。而现在可以实时观察航班飞行全态的软件“百度天眼”打破了这一惯例。从百度天眼上当天的CA1336航迹截图来看,它不仅实时记录了航班偏离既定航线备降重庆,而且记录了后续从重庆起飞,飞往北京的全部路线过程,比官方和媒体报道直观,甚至比乘客自己知道的都要早。在这次的突发事件中第三方大数据软件的表现无疑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从早年的Google Earth,到FlightRadar,再到今年倍受网友尊敬的GIS领域泰斗布鞋院士李小文,地理信息领域正在逐渐被人们熟知。去年12月百度发布主打“查询到国内所有飞机航班实时飞行状态、信息及轨迹”功能的百度天眼,这看似只是一个产品发布,其实是百度在为大数据落地铺路。
看个飞机也能看出大数据?那我们就好好说一说这个事。
看飞机也得“加特技”
与国内其他传统航班类app只能提供登机时间、到达时间、登机口等固定信息不同,百度天眼在国内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实时可视化查看航班飞行状态、飞行数据这一功能,这里面涉及到的“特技”主要是“可视化地理信息”。
其实,提到可视化地理信息,普通民众第一次接触基本都是从Google Earth开始。Google Earth让普通人第一次可以从上帝的视角观看这个世界。随后Google Earth在2010年加入美国所有航班实时的定位功能,不过由于安全原因所有航班有15到20分钟的延时,这算是第一个可以实现航班追踪的应用了,不过Google这个应用没有商用,娱乐性质多一些。
随后2011年国外推出FlightRadar 24这款应用,这是真正意义上为普通用户提供航班的实时动态的一款应用,功能与现在的百度天眼也很类似。经过三年发展FlightRadar目前在国际安全领域确实发挥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全球备受关注的马航MH370失联事件,Flightradar24就抓住了一条关键线索,其最后显示的关于马航MH370的定位数据是“东经102.52度,北纬4.7度”,这正是飞机消失于公众视线的地方。此外,其在埃航劫机事件中,Flightradar24也准确显示了飞机在日内瓦机场上异常的飞行轨迹。
百度天眼的数据收集方式目前还不清楚,但从FlightRadar的做法来看,要想完成覆盖全国航班的数据收集,最重要的是要获得足够数量的地面信号接收终端,并且将数据汇总起来,前期主要完善覆盖和经营采集数据量,取得市场占有率后再谋求商业化。这种模式非常符合互联网公司的玩法,甚至可以说是特别适合百度的玩法,加上百度在大数据运营方面本就有积累和决心,做出这样的产品来,应该说也并不特别令人意外。
“实时”值多少钱
FlightRadar的盈利模式是收费软件,而百度则秉承了中国移动互联网优秀的传统美德,坚持走免费路线。那么百度图的是啥?毫无疑问,肯定是大数据。百度天眼从运行起,就可以收集国内航班的数据,包含起飞、降落、延误等等。而这些数据都将会源源不断的汇入百度的大数据池。根据接近航空领域的人员透露,如今各大航空公司都对航班有记录分析,数据存档,不过基本只用于内部做分析。百度选择天眼,实际上就是要独立于航空系统外,来收集国内航班的准确数据。有了这些数据的累计,后续推出的准点率分析理赔、路线规划都将会是一块巨大的市场。
对于用户而言,用百度天眼能够实时可视化了解全国飞机的飞行状态不仅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通过了解飞机实时状态和所在区域让家人安心,通过大数据精准的准点率分析,辅助决策,更使其成为一件有用的事情。试想,如果用户可以通过百度天眼的分析数据,看出A到B点航班中X航空公司的比Y航空公司的准点率高30%,那么用户在购票的时候,一定会将这个因素加入其中,要么选择X航班,要么选择购买延误险。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百度天眼将会成为战略制定和运力调整提供数据支持,并且对竞争对手也会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传统航空公司只能通过自家航班的运营数据来反应不同城市之间的运力和利润,百度的数据累计足够信息以后,就可以为航空公司提供航班指导,结合迁徙地图以及地图拥堵数据,为航空公司调整运力调配乃至实时分配。而像准点率、延误率这样的数据开放,也可引起航空公司的重视,对目前国内航空延误的现状或许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从行业来看,百度天眼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撬开了封闭的航空业一角。它让原本神秘的航空数据展现在公众面前,并且打破了数据垄断,产生了社会价值,给神秘而又高大上的航空行业一次亲民的机会。其实,单纯说百度天眼只能在航空突发事件上发挥社会价值都有点浅显了。
再放长远一些,既然飞机能够收集大数据,那么轮船、汽车、高铁、动车能不能也加入其中。百度如果结合旗下的去哪儿网,或许可以凭借大数据的积累和前后端的优势,从而爆发新一轮的O2O热潮。前端百度拥有流量入口,去哪儿网、糯米等提供海量的出行、酒店、旅游、团购请求。后端是百度骨子里的技术基因和大数据战略,利用动态实时更新的交通信息以及数据存储,为每个用户提供更有效的决策参考,也为相关行业提供更透明的数据支持。
数据开放的未来
未来百度在大数据方面的建设依然值得期待,从14年看百度在云计算方面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政务云、数据云、金融云、视频云方面布局完毕;15年开始百度将会在物联网方面进行快速布局,将数据池扩充,当数据种类和数量到达一定量级的时候,也许曾经并不被重视的数据就成为下一个大市场。就这方面,目前BAT三家里百度的技术积累最多,阿里和腾讯则更多的是商务方面的优势。
大数据目前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之前介绍的百度人口密度热力图、春运迁徙地图等都只是大数据的冰山一角。大数据的背后就是一个技术开放的年代,只有把数据开放出来才能迎接更多的玩家加入,数据的池子才能越大,价值才能更好的被挖掘放大。Android的开放已经让全世界的手机都跑起了小机器人,Google已经尝到了甜头。数据的开放也将会成为未来十年的主趋势。
————————————————————————————————————
有温度的思考 有态度的生活
谢谢你耐心看到这里。
当然,不耐心也没关系。
总有一篇你会耐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