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浓浓椰乡情 一刀一刻中

时间:2022-10-06 02:34:30 热评 我要投稿

盛夏骄阳,蓝天白云之间,一颗颗直上云霄的椰子树,灰褐色的具有环痕的笔直的细长树干,越往上越倾斜,骄骄然似欲扑欲折;树顶长有巨大的羽毛状叶子,形成美若奇葩的树冠,犹如一把巨大的绿伞……椰雕,就是以椰子壳、椰子木等为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而成为艺术品的一种民间技艺。

一颗椰子,在椰雕手工艺人的刻刀下,由青涩变深沉,青色变棕色,黑丝变白丝,岁月也在椰雕的时间里变得厚重而生动起来,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色彩的椰雕工艺品,也打造出独特民族风格和椰岛特色的椰雕文化,让更多的人知晓海南椰雕的文化魅力。

小小椰雕凝聚着非遗匠人的智慧

《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之《海南椰雕》,由我市著名作家韩芍夷耗时一年半,对海口、文昌等地海南椰雕传承人以及椰雕专家学者采访,并到海口市群众艺术馆非遗中心展示馆、龙华区文化馆椰雕展示馆、海口富道村、文昌东郊椰林符史琼工场等地进行实地察访,翻阅各类海南椰雕书籍进行有机梳理撰写完成。

一个椰雕的诞生,从青涩到成熟,从落地到成为椰雕,它的生命在雕刻艺人的手指间得到了延续与升华。粗粝青涩的椰子蜕变为古朴精致的椰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历经千百次的雕琢和打磨,流传下来的椰雕工艺品已然成为艺术瑰宝。在撰写过程中,最令韩芍夷感动和记忆深刻的是那些椰雕传承人及工艺大师。在海南椰雕没有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前,一些手艺人已经从事椰雕手艺数十年,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了。“我在用文字记录下他们学艺的过程及作品,就是记录海南椰雕历史进程的一部分,具有抢救性质。令我尤为感动的是他们对椰雕的执着、坚守的精神。椰雕,就是在椰壳上千雕万刻,他们必须对每一刀每一刻负责,这得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没有对椰雕的深沉的热爱及极高的敬业精神,是做不到的。”

韩芍夷回忆,她曾到海南椰雕手艺人张型富、王昌兴的家中采访,客厅一面墙的组合柜上,都是他们制作的椰雕工艺品。虽说他们已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每天还坐在桌前拿起雕刀在椰壳上雕刻,他们从没有在一件工艺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但他们对每一个雕刻的作品,都用心用情,这种工匠精神实属难得。

谈到椰雕,不得不提的是椰雕传承人文传述老人。虽然他已于2014年过世,但他用灵巧的双手,以“椰雕”演绎了自己的一生。他制作的工艺品具有乡土特色和很高的欣赏价值,不但畅销岛内,还远销东南亚,大大提高了海南椰雕工艺品的知名度。他一生教过400多个徒弟,海南椰雕省级传承人吴名驹就是文传述的关门弟子。

“把椰雕的美以及它的文化价值,向岛内外发出海南的声音,是我写这本书的意义所在,保护国家级非遗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留存与赓续。”韩芍夷说。

昔日“天南贡品”走入寻常百姓家

椰雕发展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海南历代椰雕艺人世代传承、推陈出新,使椰雕技艺日臻完美,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色彩的椰雕工艺品,也打造出独特民族风格和椰岛特色的椰雕文化。如今我们目之所及的海南椰雕产品,已得到了极大的创新,椰雕工艺品制作与电子产品、纪念章、文创产品等相结合,让传统椰雕融入现代生活,昔日的“天南贡品”逐渐变为“旧时王谢堂前燕”,走入寻常百姓家。

7月底,在海口骑楼老街连续数日举办的“骑楼的非遗市集”上,黎族双面绣、海南椰雕、海南黄花梨、棕榈编织、炭画等工艺品让游客们目不暇接。“不买没关系,不为别的,就希望大家都能了解椰雕。”国家级非遗项目海南椰雕传承人董为劲一边雕刻,一边向驻足在摊位前的游客介绍。

7月27日,“非”凡消博“遗”世独立 让世界看见海南美活动在骑楼老街举行,国家级非遗项目海南椰雕传承人董为劲现场雕刻椰雕作品。

董为劲说,现在椰雕的雕刻工艺较之前先进了很多,光是雕刻工具的改进,就大大提升了椰雕制作的速度。记者在摊位上看到精美的镂空雕制品,有雕刻“四大美女”的,有雕刻各类动物的,有雕刻椰子树等植物的,栩栩如生。游客仅花费了数十元就淘走了一个精美的椰雕香薰炉。他说,将椰雕放在家里客厅燃一炷香薰,别有一番浪漫之感。

那用椰壳制作而成的挎包、音响、香炉你见过吗?7月30日,在海南消博会7号馆内,一件件精致的椰雕产品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这些工艺品都是用椰壳制作的,它不仅精巧也很环保。在消博会这几天我们就接待了两万多位观众,销售额达20多万元。”参展商海南鑫宏源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椰格格”系列椰雕产品的研究和设计,以传承本土文化为初衷,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城市礼物。“借助消博会平台,已经与加拿大、法国两家企业达成销售意向,我们致力于把海南的椰文化传播得更远”。

日前,“锦绣丹青 源脉传承——海南省非遗美术作品展”在省博物馆开展。吴名驹作品《福祉》《自律》《四季平安》等,雕工精湛,画面雅致、质地轻巧,且融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具有浓郁的海南风格,受到了观众的青睐。此次的作品都是吴名驹为了展览而最新创作的,每件作品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寓意选取不同的新老椰壳,采用沉雕、浮雕、圆雕等不同的创作手法,将海南椰雕的精粹展现得淋漓尽致,打造属于海南的独特靓丽文化明信片。

方寸之间的椰风海韵与民俗文化

“太漂亮了!没想到用椰壳竟能雕刻出这么逼真的物件。”张晓军是从山东来到海南旅游的游客,经当地朋友推荐,他来到了龙华区文化馆的椰雕展示馆。他说,展馆里的椰雕作品将审美与实用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令人叹服。

海口市龙华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展示馆进行常态化展览展示,有效地扩大了椰雕受众,为增强传承活力助力。同时,为保证海南椰雕技艺的有序传承,近年来龙华区旅文局积极组织我市多所院校举办椰雕进校园活动,组织椰雕艺人常态化开班授课,让学生群体了解和学习椰雕技艺。此外,由龙华区文化馆与海职院合作建立的非遗实训基地——“海南椰雕”传承展示工作站公益开班授课,椰雕省级传承人柯秋枫长期入驻,为学生传授海南椰雕技艺。

消博会上,椰壳制作成的挎包吸引了观展者的目光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龙华区荣凭借海南椰雕获“海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这也让更多人更多渠道知道并了解海南椰雕的历史发展、文化价值,感受古老文化与创新科技的碰撞与融合,重新焕发海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海口骑楼老街,有一间海南椰雕体验馆,里面形态各异、做工精良、画面雅致、质地轻巧的椰雕作品琳琅满目,吸引了来来往往市民游客的目光,精湛的手艺令人啧啧称奇。海南椰雕省级传承人吴名驹正是这间海南椰雕体验馆的负责人,他的作品《才福之囊》《多子多福》《律》等众多富有创意的作品,接连获得“海南民间艺术精品展”精品奖、“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金奖、海南文博会金奖等奖项。

位于文昌市航天大道清澜大桥附近的“海南椰雕文化展览馆”已被认定为海南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椰雕生产性保护与文化旅游示范基地,每年都有不少的市民和游客前去参观欣赏。馆内以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椰雕工艺传承人、海南首批“天涯工匠”之一的符史琼老师所制作的椰雕作品为主,全面展示海南椰雕产品的精湛技艺、历史传承以及镶嵌于椰雕作品中独具海南色彩的椰风海韵与民俗文化。(文章转自《海口日报》,作者吴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