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坊间都盛传武汉是一座沿海城市。宽阔的长江、湛蓝的湖水、蓝天白云以及玩水嬉戏的人,都给人一种热带海滨感。
但武汉与海的渊源不止于此。就在前天(7月11日),台湾海峡最大巡航救助船“海巡06”轮正式列编福建海事局,而它正是“武汉制造”。
所以,武汉与海究竟有何关系?
武汉的夏天,天突然就变得热烈狂野。蔚蓝的天空下,一团团棉花一样的云朵在天边翻滚。
这,是海的信号。
势力强劲的副热带高压把来自夏威夷、马尔代夫或者巴厘岛的海风、水汽与温暖源源不断输送到中国内陆,也把热带海滨带到武汉。
这,是夏季风。
因为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进退,武汉的天空不再平静,晴天、多云、骤雨随时切换,天空被洗刷得干干净净,只剩下如海滨城市般纯净的蓝与白,以及早晚的霞光万丈。
夏季风带来的,不只是海边的天空,还有海水蒸发的水汽。
丰沛的水汽跋涉万里、跨海翻山,在武汉乃至整个长江流域降下大雨。水流汇聚成宽广的江河与湖泊。
在武汉,万里长江穿城而过,平均每年在此东流入海的江水多达7320亿立方米,足以灌满8500多个东湖。夏天的江面最宽可达4千米,如果不是对岸高楼耸立,还真是无边无际的感觉。
作为全国第一、第二大城中湖的汤逊湖、东湖都位于武汉城区,更为广阔的梁子湖也位于武汉城边。浩渺的水面、曲折的岸线、碧蓝的湖水,无一不是努力在复刻海洋。
海水蒸腾,带着大海的记忆奔赴内陆,降落之后化身江湖,之后又重归于海,完成轮回。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来自海洋的不止是水,还有生命。
除了四大家鱼或者鳊鱼、黄颡鱼这些淡水鱼鲜,武汉的江湖还有一些特别的存在。
海洋里的海豚和鲸类,庞大的身躯和漂亮的外形让人印象深刻,水域广阔的长江也成功吸引了它们的近亲。
白鱀豚、长江江豚的祖先从东海进入长江,溯流而上,之后便长期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成为“长江女神”和“微笑天使”。
更神奇的是中华鲟。它们平时生活在大海里,到了七八月份,为了给后代更好的孵化、成长环境,成熟的中华鲟溯江而上,第二年秋开始产卵繁殖。之后,小鲟鱼们顺流而下进入海洋,开始新生活。
肉质鲜美、十分名贵的“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与中华鲟一样,基本也是在海中生活,但会洄游到长江里产卵。
原来,武汉的这些精灵都来自大海。
1861年汉口开埠,武汉的产品出口基本都是先运到上海,再换海轮运往海外。
1869年,位于埃及的苏伊士运河通航,从欧洲到中国的航程大大缩短。英国贺尔特公司借此首次开通了从伦敦直达汉口的远洋航线,轮船从江汉关外的码头出发,将湖北等地珍贵的茶叶快速运往欧洲市场。
从1865年到民国初年,汉口的进出口额都是仅次于上海,高于天津、广州。后来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海轮往往可达万吨以上,长江中游航道渐渐成为海轮的禁区。
2017年,武汉至安徽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正式开工,阻碍航行的浅滩被清除,一万多吨的海轮可以从上海、宁波甚至海外直达武汉港。
2019年起,武汉的集装箱船每周定期开往日本、韩国,形成了长江中上游地区唯一直达境外的水运航线。来自湖北及附近省份的家电、口罩、蜂蜜等由此出海,然后再把汽车及零部件等带回武汉。
海轮抵达武汉之后,货物换乘内河船只或者火车、汽车运往内陆其他地区,武汉再次成为“大海的终点”。
2020年,该航线又与中欧(武汉)班列成功对接,形成以武汉为核心枢纽、横跨东亚—中亚—欧洲的全新国际物流大通道,让日本到欧洲的货物运输时间,由45天缩短至22天。
也是因此,去年武汉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历史首次进入全国前二十强,超越一众海港。
武汉是大海的终点,也是大海的起点。
武汉的719所,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体研制单位。中国的航空母舰虽然都是在东部沿海建造,但研发却是武汉的701所,一艘艘海军舰艇在这里孕育,走向大洋。
之前长期停在武汉科技馆外码头的106号西安舰,是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也是由武汉701所设计。2007年退役后,西安舰入驻武汉作为海军工程大学教学、训练舰以及参观用途。
而海军工程大学也是中国航母的大功臣。最近刚下水的航母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就来源于海工大马伟明院士团队。
△福建舰,其电磁弹射技术对于充分发挥航母战斗力至关重要,此前只有美国基本掌握了这一先进技术。
不止701所,武汉造船天团还有其他人。709所、712所、722所及武船重工各有所长,它们用一艘艘巨轮把中国制造打包出海,又将全球好物带回中国。
*以上内容均据官方媒体新闻报道的公开信息
比起江宽湖阔如海、蓝天白云如洋,武汉这座城市本身或许更像大海。
武汉,九省通衢。东西南北的风物聚集于此,融合再生,塑造了这座城市包容的印象。
武汉,英雄辈出。孙权在此三分天下,岳飞在此北伐抗金,毛泽东在此“把酒酹滔滔”……他们并非武汉人,却都在武汉奠定基业。
但最生动的,还是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武汉人。他们豪爽、义气、讲味口,他们的生活总是热热闹闹、活色生香,是他们创造出一座热情、多样的海纳百川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