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征税不重复 企业卸“包袱”

时间:2022-05-23 12:18:57 热评 我要投稿

明年1月1日起,我国将在上海交通运输行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作为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和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营改增”能在多大程度上给企业减负?

记者从财税部门了解到,我国1979年引入增值税,最初仅在部分城市试行。1984年,国务院发布增值税条例(草案),在全国范围内对机器机械、汽车、钢材等12类货物征收增值税。1994年税制改革,将增值税征税范围扩大到所有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对其他劳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征收营业税。

然而,受当时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所限,增值税改革并不彻底,留下了两条“尾巴”:一个是增值税虽然扩大到所有货物,但机器设备没有纳入抵扣范围;另一个是增值税基本上没有覆盖到服务业,造成货物和劳务领域税收政策不统一。

2009年,在地区试点的基础上,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全国全面实施,将机器设备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历史遗留的第一条“尾巴”终于被割掉了。据测算,增值税转型的全面实施,每年可为企业减轻税负约1300亿元。

实际上,对营业税和增值税的改革与调整,不断有新政策出台。从今年11月1日起,大幅提高小微企业的营业税和增值税起征点:销售货物和销售应税劳务的增值税起征点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营业税的起征点为月营业额5000—20000元。调整后,八成以上小微企业受惠。新疆将“两税”起征点调至最高限额2万元,每年为小微企业减税负3.5亿元。

而此次在上海部分行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则是为进一步完善税制、彻底解决增值税遗留问题迈出的关键一步。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指出,国际经验表明,目前世界上有170多个国家实行增值税,大多覆盖了所有货物与劳务。因此,逐步将增值税征税范围扩大至全部的商品和服务,以增值税取代营业税,符合国际惯例,也是深化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全面推开,每年可减税负上千亿元

贾康说,在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税种,二者分立并行。其中,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覆盖了除建筑业之外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则课征营业税。从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将我国大部分第三产业排除在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之外,对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对于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造成的重复征税,不少企业都感受很深。河北一家快递企业的负责人说,他们跟客户签订的是一揽子物流合同,也就是把货物从产地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但在运输过程中要倒好几道手:收货、打包、转运、分拣,然后再送到客户手中。

“我们公司小,在一些地方没有自己的仓储和运输业网络,这部分业务只能外包出去。这样一来,不仅我们公司要缴3%的营业税,接受我们外包的仓储和运输企业也要分别缴纳3%的营业税。如果我们给的价太低,人家肯定不接手;把价格抬上去吧,等于我们自己要少挣。一单货本来利润就不高,加上几个环节的重复征税,一般物流企业很难承受。”这位企业老板说。

不仅流转环节存在重复征税,即使是在同一企业,由于增值税与营业税之间无法进行抵扣也加大了企业的税负。比如,运输企业在购置汽车等运输工具时,支付了汽车的增值税;但在进行运输服务时缴纳的营业税,与先前支付的汽车增值税无法抵扣。企业既交增值税又交营业税,负担自然加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认为,现实中,行业间界限的区分难度也越来越大。不仅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界限在逐步模糊,就连同一企业也可能大量涉足制造业和服务业。这样,仅靠原先的增值税和营业税征收管理办法已很难保证同一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税负公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不仅仅是服务行业本身受惠,那些已经实行增值税的纳税企业也同样受惠,因为这些企业购买的服务业劳务,也可作为进项税额得到抵扣。

杨志勇说,实际上,为了保证试点行业税负不增加这一基本目标,新增两档低税率的选择也颇有讲究。税率选择基于试点行业营业税实际税负的测算。交通运输业的营业税负担换算成增值税的税率水平基本上在11%—15%之间,改革选择了11%的税率,是和其中的最低税负相对应的。试点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换算过来的增值税税率水平基本上在6%—10%之间,改革选择了最低税负对应的税率6%.由此可见,改征试点从总体上看是降低税负。

据有关部门测算,“营改增”试点在上海实行到位,包括交通运输行业在内的部分现代服务行业的综合税率,将大体降低一半,每年为企业减轻税负逾百亿元。如果这一改革在全国全行业推开的话,每年为企业减轻的税负将达到上千亿元。

财税部门表示,我国正处于转方式的攻坚期,“营改增”减少产业分工细化存在的重复征税因素,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减税的实惠,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综合国力提高。下一步,财税部门将密切跟踪试点行业的改革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为“营改增”尽快在各地全方位推开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