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瓯柑

时间:2022-04-11 14:09:09 热闻 我要投稿

瓯柑,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6年12月2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关于批准对瓯柑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6年第188号)批准)瓯柑属于宽皮柑桔类,以温州的别称“瓯”而得名。瓯柑果形端正,梨形或高扁圆形,果顶部凸出;果皮色泽橙黄色或金黄色,光滑油亮,果蒂鲜绿;果皮与果肉结合紧密,易于剥皮,果肉柔软多汁,清甜可口,初食时略带微苦。瓯柑耐贮藏性优于其他柑橘品种,果实经过贮藏,“越冬抵黄,色味犹新”。瓯柑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D和果糖、柠檬酸等,还可以祛热生津、化痰止咳。在民间素有“端午瓯柑似羚羊”的美谈。

瓯柑是中国地方传统柑橘品种,温州瓯海是瓯柑的原产地,栽培历史悠久。远在三国时就有孙权以瓯柑为礼馈赠曹操的记载。宋元明清时均被朝廷列为贡品,其栽培历史约有二千四百年。

作为瓯柑原产地,瓯海区2003年被命名为“中国瓯柑之乡”。2006年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在全域实施瓯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瓯柑》 国家标准制定发布。2009年,瓯海瓯柑以4.67亿元品牌价值,荣登“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1990年被北京“亚运会”指定为运动员专用水果。目前瓯柑种植地主要集中在瓯海的三垟、梧田、茶山、南白象,另外瑞安、乐清、平阳等地也有栽培。

产地范围

瓯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关于瓯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划定的意见》(温瓯政[2004]4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现辖行政区域。

产地环境

瓯海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东经120°19′~120°55′北纬27°55′~28°10′之间。境内山地、平原、河流、溪涧犬牙交错,山水相间,风光秀丽,以“六山、一水、三分田”着称。

气候

瓯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短夏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7.9℃,极端高温为36.7℃,极端低温为-4.6℃,大于10℃的年积温5620℃,无霜期为269.2天;年日照时数为1646.5小时,总辐射量104.3kcal/cm³,日照最充足的是七、八月,占全年日照总量的25.4%;年降水量为1792mm,七、八、九月降雨量占全年20%以上。良好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瓯柑。

土壤

瓯海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分东部水网平原区与西部丘陵山地。东部水网平原区的土壤母质是以古老的浅海沉积体为主,加上河流泛滥淤积及湖沼沉积物,母质深厚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腐殖质含量亦高,PH值适中,呈偏微酸性至中性,属水稻土类中的青紫塥田土种,最适宜种植瓯柑。

价值

瓯柑的营养价值

瓯海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过氧化氢氧化酶,与扛衰老的歧化酶,以及P、K、Ca、Fe、纤维素等人体需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瓯柑的药用价值

瓯柑,芸香料柑桔属,历史上层列为皇家贡品。《本草拾遗》、《随息居饮食谱》等有关古医书均对其药用价值有所介绍,其中清《瓯乘补》曾载:“人之珍瓯柑者,以其能辟煤毒,京御岁除,登荐乃成年例遇柑稀少,虽颗值二三百,必皆求之”,可见当时瓯柑在京津一带已闻名遐迩。在明清时代,由于瓯柑耐储藏运输,冬季可安全渡过渤海冻港,成为当时京津一带上层人士用于解除鸦片口毒的高贵食品,销路甚广。

在温州民间素有“端午瓯柑似羚羊”之说,并广泛流传瓯柑可退烧、治咽喉炎、头痛等热性疾病,每到端午佳节,家家户户以高其他水果好几倍的价格去购买瓯柑,全价老少均要吃上几个。

历史人文

温州瓯海是瓯柑的原产地,栽培历史悠久。远在三国时就有孙权以瓯柑为礼馈赠曹操的记载。

唐宋时,温州瓯柑以质优味美闻名,成为帝王元宵佳节分赐群臣的果品。《新唐书》志第三十一地理五载:“温州永嘉郡,上。高宗上元元年析阔州之永嘉、安固置。土贡:布、柑、橘、蔗、蛟革”。《宋史》卷三十一有“八月壬辰,禁百官避免轮对。甲午,罢温州市黄柑、福州贡荔枝”的记载。黄柑就是瓯柑,当时都城开封街头也有瓯柑出售。梁章矩《浪迹丛谈续谈》卷二载:“永嘉之柑,俗谓之瓯柑。其贩至京师者,则谓之春橘,自唐宋即着名。苏东坡《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诗》:‘燕南异事真堪记,三寸黄柑擘永嘉’。”梅尧臣《和正月六日沈文通学士遗温柑》诗:“禹书贡厥包,未知黄柑美。竞传洞庭熟,又莫永嘉比。”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中发出了“永嘉之柑为天下冠”的感叹!直至元明清三代,瓯柑仍列为贡品。

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大儿子、永嘉太守韩彦直编着了《橘录》(又名《永嘉橘录》)三卷,详细记载了温州柑桔的品种及其性状,总结了当时柑桔的种治、始载、培植、去病、浇灌、采摘、收藏、制治、入药等经验,对温州柑桔品质之优,赞誉备至。《橘录》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柑桔学术专着,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国际植物学界认为是一部“极有价值的桔类园艺学的着作”。

宋代瓯柑主要种植在温州市郊西山、水心、吴桥、南塘一代,尔后逐渐扩散到三垟、梧田、南白象、茶山等地。明姜准《岐海琐谈》载:“永嘉之土最宜树橘。宋韩守彦直之谱足证。宋世产于西山。叶正则诗云:‘对面吴桥巷,西山第一家。有林皆橘树,无水不荷花。’此其证也。厥后盛于隔江之河田,而上刚,而南仙,渐延至于十一都之吴田。”

明初,温州每年额定进贡的项目,水产品有石首鱼等11种,树果品有柑桔和茶叶等,“地方被累百有余年,莫可谁何!”及嘉靖六年(1527年),张璁(温州永强人)为相,“知所贡之物俱非荐朝之用,因上与密议革镇守内臣,并力请除,帝悉从之。”于是包括瓯柑在内的这些进贡方被取消。

清《瓯乘补》卷之三《物产》载:“人之珍瓯柑者,以其能辟煤毒,京御岁除,登荐乃成年例遇柑稀少,虽颗值二三百,必皆求之”。《永嘉县志》卷之六物产也有“永嘉县岁贡瓯柑五桶,咸丰十年因军务奏请停贡”的记载。

有关诗文

1.“禹贡书厥包,未知黄柑美。竞传洞庭熟,又莫永嘉比。”

——梅尧臣《和沈文通学士贻温柑桔诗》

2.苏轼应该是宋朝的瓯柑形象大使了。

“侍史传柑御座旁,人间草木尽无浆”。

——《答晋卿传柑》

“燕南异事真堪记,三寸黄柑擘永嘉。”

——《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诗》

3.“霜后园丁剪摘鲜,《桔枝》才唱己装船。谁知包贡宣和日,一颗真柑值二千。”

——清代张綦毋的《船屯渔唱》

注:开封离温州有千里之遥,物以稀为贵,身价很高,每颗价值二三千钱。有诗为证:“谁知包贡宣和日,一颗真柑值二千。”可见当时瓯柑的奢侈之风。

4.楚山黄桔弹丸小,未识洞庭三寸柑。不有风流吴越客,谁令千里送江南。

——苏辙《毛君惠温柑诗》

注:诗中苏辙品尝到被称为吴越风流客的温柑后,才知楚山黄桔洞庭柑远不如温柑。

5.温州异果,惟有泥山贵。驿送江南数千里国。半停驶霜,轻嗔雾,曾情吴姬,亲赠我,绿桔黄柑怎比。

——宋晁补之《洞仙歌》

6.黄柑绿桔未分珍,琐碎登盘辄献新。正呆呼为木奴子,不知谁是铸金人。

——王十朋《黄柑》

7.后皇富佳树,柑实掩群众。磊落骊珠园,参差金壶重。剖丹琼瑶碎,蓄润霜雪冻。

——刘敞《温柑》

8.人生原是甘苦掺半的,这味又岂不隽永?

——琦君《瓯柑》

品牌建设

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于2009年12月在北京举办,首次就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进行权威发布,揭晓“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名单。有温州千年名果之称的瓯海瓯柑以4.67亿元品牌价值上榜。

瓯海是温州千年名果瓯柑的原产地,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瓯柑之乡”,现在瓯柑主要种植在三垟、梧田、茶山、泽雅等地,现有种植面积2万余亩,产量达3.1万吨。

质量技术要求

(一)立地条件。

海拔300m以下,土壤类型为水稻土或红壤土,土层厚度≥70cm,地下水位80cm以下,pH值5.5至7.0,土壤有机质含量≥1.5%。

(二)育苗与建园。

1. 种苗:从瓯柑优株母树上采取接穗,选择枳壳、朱栾为砧木嫁接繁殖。

2. 建园:平地栽植应筑墩定植,栽植密度≤1600株/公顷;山地栽植应筑水准梯地,梯面宽应在3m以上,栽植密度≤1900株/公顷。

3. 栽植时间:春植或秋植。

(三)栽培管理技术。

1. 施肥管理:以有机肥为主,辅加无机肥,每年施用优质有机肥不少于30吨/公顷。

2. 整形修剪:树形采用自然开心形,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相结合,平衡树冠,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 花果管理:蕾期疏花,定果后叶果比≥60。

(四)采收贮存。

1. 采收时期与方法:每年11月下旬小雪前后及时采果,用专用剪果刀两剪法采摘。

2. 贮存:采收后须经预贮40天以上方可上市销售。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果形端正,果径≥50mm,果皮色泽橙黄色或金黄色,果皮与果肉结合紧密,易于剥离,果肉柔软化渣,略带微苦。

2. 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11%,总酸≤1.0%,可食率≥65%。

专用标志使用

瓯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瓯海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