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夫精者,生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演化成今日熟知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对于此,吴鞠通认为:“不藏精三字须活看, 不专主房劳说, 一切人事之能摇动其精者皆是, 即冬日天气应寒而阳不潜藏, 如春日之发泄, 甚至桃李反花之类亦是。” 冬不藏精,阳气虚衰,脏腑机能失调,则易生水湿,阻滞气机,郁而化热,痰热互结,甚或兼瘀,易出现“吐粉红色血水者,死不治”的危侯。 冬藏之时,肾气丸为常用方。该方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又称金匮肾气丸、八味肾气丸。
组成: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四两,薯蓣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桂枝一两,牡丹皮三两,附子(炮)一两 主治:在《金匮要略》中有4处提及肾气丸,治疗的病证包括虚劳腰痛、痰饮、消渴、妇人转胞,附方中崔氏八味丸与金匮肾气丸组成相同。即1.《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云:“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2.《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言:“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3.《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4.《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十九》载:“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溺,而反倚息不得卧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5.《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曰:“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加减:肾虚水肿,腰重脚重,小便不利者加牛膝、车前子,即为济生肾气丸,空心、米饮下。陈老认为此方加牛膝活血行瘀,通其血络,改善肾功;车前子利尿行水,治疗水肿,较原方效果更佳。 若视乳头水肿,视物模糊则加牛膝、车前子、地龙、补骨脂、白术,并改用熟地黄。是故肾阳虚损,气化不行,水液内停,上泛眼窍而致。 应用: 此方应用范围颇广,上述诸证但见一证即可使用,不必悉具。 后世医家亦用本方治老人小便失禁、小儿遗尿、水肿、淋家,证见小便昼夜数十行、便后微痛、居常便意不断或欲如厕而便已遗; 阳事不举; 白浊,小腹不仁,腰酸无力,小便困难; 妇女白带多等证。 但应兼见舌体淡胖有齿痕,脉沉细而弱,始可投此。 研究此方应该注意: 首先所治证候都是肾阳虚损,气化失司,水液失调。另此方结构反映了滋阴与补阳同用、补虚与泻实同施、利水与活血兼顾的配伍形式,体现了补中寓通之法。减去滋阴药物即与真武汤、五苓散二方结构相似,减去利水药即与右归丸结构相同。如果减去滋补肾阴之品,就非补阳之方,而是温阳之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