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结合汽车行业发展逻辑、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职场现状等方面,给从事汽车行业的人才职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行业发展逻辑
汽车行业是技术密集型兼资金密集型产业,如果年销售额达不到800亿左右,很难盈利,而且盈利之前会连续亏损多年,亏损金额将高达几百亿元。
中国未来能够剩下的乘用车厂商预计为6-8家,目前有20余家乘用车企业,意味着2/3企业将会被淘汰。
▲行业竞争格局
2023年1-4月新能源车销量靠前的是比亚迪汽车、广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长城汽车、哪吒汽车。
再结合2022年出海数据、企业盈利能力等情况,比亚迪、吉利集团、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几家企业整体表现较好。理想汽车进步较快,新能源车企第二家盈利的企业。北汽、一汽、东风汽车、长城汽车、华晨汽车竞争能力一般,塞力斯、蔚来、小鹏、零跑、哪吒汽车等企业亏损幅度较大,短期内局势难扭转。
▲人才需求趋势
结合《2023年3月新能源7大细分行业人才紧缺指数发布》数据,新能源汽车人才目前处于供略大于求的状态,未出现人才严重过剩,智能化、电动化等方面的人才还有结构性缺失。
近两年恒大、威马、爱驰、宝能、自游家、众泰、天际、雷丁等企业负面消息不断,新增的汽车厂商仅有小米汽车和集度汽车两家,另外从汽车销量上,2021年销量2014.6万辆,2022年乘用车销量2054万辆,同比仅增长1.9%。由此可见,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存量竞争市场,人才需求会逐步减少。同时伴随着智能工厂的大面积实施,人均效能逐步提高,汽车行业需求人才也将不升反降,未来将呈现结构性短缺,整体过剩的局面。
▲行业焦虑
1、传统车没未来,新能源车亏损严重
新能源车看似光鲜,比如蔚来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哪吒汽车等,但是离赚钱的临界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传统燃油车企北汽、一汽等没有核心竞争力,碳中和背景下生存也将越来越艰难,部分央企也将有破产的可能。
2、氢能源车概念很好,锂电池车销量更好
从终结能源方面,氢能源车是一定是最好的选择,日本、韩国等国家全面研发氢能源车,中国也有百余家企业研究燃料电池产业链。氢能源车目前由于成本过高,加氢站数量不够,技术不成熟等难点,难以大规模商用化;锂电池新能源车目前性价比较高,但受限于续航里程和安全性方面的制约,东北等低温地区,新疆等地广人稀的地区实用性较差,另外后限于锂矿资源缺乏,亟待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和全球范围内获取锂资源。
3、合资车企能够赚钱,国产车自主品牌话语权提升
合资车企能够赚钱,比如一汽依赖奥迪、广汽依赖丰田、北汽依赖奔驰,华晨依赖宝马等,都赚得盆满钵满。随着中国成为汽车第一大出口国,自主品牌市占率开始逐步上升,但自主品牌车企除了比亚迪、理想汽车、吉利汽车,基本都还是处于亏损状态。
▲人才职业选择及规划原则
1、跳槽:职业安全放到第一位
“活下来”一定是第一位的,即使工资再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无论是应届生还是在职人士,如果判断企业经营有较大风险,谨慎选择。
2、调岗:突破自己继续前进
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激烈交锋中,很多燃油车人才将切换到新能源车板块,会带来很多人事上的变化和调整,很多国企的员工将面临新的挑战,一定会有很多的不习惯。建议调整好自己,拥抱变化,继续前行。
3、规划:紧跟新能源车步伐
给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首先是坚持新能源车方向不动摇,其次结合自身的优势,选择好岗位方向,最后根据自己的短板,努力学习提升。
▲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抓住先机,新能源车趋势势不可挡
现在的行业周期越来越短,半导体行业,2022年还热火朝天,跳槽工资翻三倍,但是2023年已经开始不香了,曾经的医药、互联网等行业均如此,企业刚开始赚钱,行业就进入下行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方式已经不可取,我们不仅要读懂现状,还有对未来有一定的预判性,审时度势,抓住先机,避免误入歧途。
2、常态化学习,避免知识用时方恨少
传统车企一直靠着合资车企活得很好,周期性并不明显,没有经历过裁员阶段;汽车行业头部企业均为国企,分别绑定不同的外资品牌,生存环境一直较好,竞争格局也比较清晰。之前汽车行业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状态。如果没有新能源车的崛起,比亚迪、吉利、理想等企业难有机会弯道超车。整体上来看,汽车行业人才还需要不断接受新鲜的事物,让自己的眼界更开阔,让搬砖更有内涵。
3、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做个靠谱的人
无论在哪家企业,领导永远喜欢重用“靠谱”的人,比如工作勤奋、做事不拖拉、及时反馈的员工更容易得到领导青睐。即使是央国企,未来也可能是能上能下、竞争上岗的机制,职场不再“安稳”。汽车行业的求职者也需要不断地修炼自己,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