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甘肃省中部的渭源县,因渭河源头所在地而得名,县内融汇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三大古代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沉积,不但为渭源带来多处令人沉醉的绮丽山水景观,也遗留下大量极具特色的文化古迹。
在渭源,游客不仅能拜谒治水先师大禹,寻找古老渭河的源头,在原始森林呼吸澄澈的空气,沐浴鸟语花香,一些农耕文明的遗存及特色的民俗也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由于地处游牧民族与农耕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最前沿,形成了渭源地域特色鲜明的民族民俗风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旅游的优质资源。位于渭源县城地标旅游景点老君山下的渭源县非遗展陈馆,作为传播渭源非遗的重要渠道,集展演、展陈、教学、交易于一体,现已成为渭源人文化休闲的新去处和当地著名的网红打卡地。
整个展馆以“渭河农耕文化”为主线,结合远古文明与现代展馆科技,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展示、历史影像、场景还原、视听播放、手工体验等多元表现方式,唤醒人们的非遗记忆,将渭源非遗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在这里一定能让你度过一段丰富的文化旅程。
当你走进渭源非遗展陈馆的那一刻,就会被浓郁的氛围所感染,馆内大量藏品构成了一幅琳琅满目、璀璨绵长的非遗画卷,给观者带来沉浸式的渭河农耕文化体验。静下心来慢慢体会,你能从一丝一缕间看见文化传承延续的脉络。
“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两根竹竿表尽喜怒哀乐。”渭源皮影戏又叫“影子戏”、“灯影戏”,分布在渭源县东北部的清源、路园、大安、秦祁、北寨、新寨等乡镇。当地的皮影戏班一般由三至五人组成,他们挑上两个戏箱就能走乡串村,进行演出。由于搭台简单,演出方便,深受群众的喜爱。
渭源皮影戏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唱腔与韵律吸收了周边民间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的精华,其演出的剧目也以宣扬精忠报国、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主,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2011年5月,渭源皮影戏被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泥塑是我国一种古老而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多以人物、动物为题材。由于渭源县气候湿润,季节多雨,使得泥土质地细腻、色泽鲜艳、粘性好,是进行泥塑创作的理想原料,当地的泥塑艺术因而也有着漫长的历史。
此外,渭源自古至今就是藏、羌、汉多民族杂居之地,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渭源泥塑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当亲眼看到这些艺术作品时,你会震惊于泥土变化的百般形态,也一定会钦佩泥塑手艺人的技艺与匠心。
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艺术,甘肃渭源作为渭河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剪纸艺术的历史也源远流长。渭源剪纸的风格古朴典雅,线条秀丽,作品意趣丰富,充分展现了渭水源头的风土人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民俗价值和继承创新价值。
渭源县非遗展陈馆收藏的这些藏品,以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为主题,展现了渭源当地浓厚的生活气息,堪称是了解渭源非遗文化的好去处,现在展陈馆免费对外开放,假如有机会的话,你也不妨来这里走走吧。